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0(2 / 2)

加入书签

因此,他听说居然有人敢与太白比诗,顿时停下马来,虽没有发言权限,却还是骑在马上,气鼓鼓地仰天质问:“好大的口气!不怕闪着腰!

还有写下了十五首诗来称赞李白的杜甫(这数量比写给妻子的情诗还更多),也深深为李白的文才倾倒,但此时他却更多的是羞赧:“我之陋诗,怎能与太白相提并论?

他一年四季,有三季都在思念李白,因此写了三首春秋冬思念李白的诗,后来连梦中都梦见李白,便还写了两首《梦李白》……但是不知怎么回事,太白兄好像没有收到他寄来的诗,并没有怎么给他回诗……杜甫沮丧中又有点委屈。

而张籍却极喜好推崇杜甫的诗,听闻仙迹拿李白与杜甫相提并论,还稍稍能够接受,但心中还是认为杜甫乃大唐第一诗!

这么想着,他又将誊抄的杜甫诗烧成了灰,搅拌上蜜膏,满怀虔诚,一勺一勺吃进了肚子里。

“腹有杜诗三千,我必将也能写出名扬千古的好诗!张籍一碗蜂蜜纸灰下肚,满足地擦了擦嘴,心中想,他坚信,无人能超过杜诗!

林爷爷这话实在太拉仇恨,不亚于在娱乐圈拉踩diss各种偶像团体,林菱都被林爷爷这口气吓了一跳,佩服地竖起手指:“爷爷,你这个话要是被人放到网上,可能会被人喷死的。哈哈。

不,你听我说。林爷爷却自信地摆摆手:“我不是乱吹牛,爷爷这话是有理有据的,那这样,咱们就先来看李白的诗。

【李白有一首《上李邕》写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写得是真好啊,自由豪迈、海阔天空,又表达了他惊世骇俗的理想,简直是千古绝句。】

各朝的人不论有没有读过李白这首诗,皆在品味,对林爷爷的评价都觉中肯,点头如捣蒜:果然好!绝佳!这话倒是不虚了!

唐朝,如魏万一般千千万推崇李白的文人墨客都摇头晃脑诵读起来,只觉读之口齿生香。就连贞观年间的李世民,都拍手道:“的确好极!不仅豪迈、自负还有仙风道骨!

【那我们这头是怎么写的呢?听好了啊!“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李白是化作了大鹏鸟,飞向九万里外的仙境,而我们绕着地球飞过八万里,巡视天上银河!

这意境不差吧?这气度不输吧?】

林菱点点头:“打个平手!

【好,那就算平手!再看一首。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中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将深长的痛苦与离愁、长时间的怀才不遇与壮志难酬都用最夸张的比喻描绘出来了。】

“这句也极好啊!时光飞逝之感恍若犹在眼前!各朝古人们也纷纷夸赞。

【那我们怎么写呢,我们写:“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光飞逝又如何,何必要等?那些人像苍蝇一样嗡嗡叫就让他叫去吧!为什么要等?不如与时间赛跑,化被动为主动,去争这朝夕!】

李世民见多了吟诗作对“愁更愁的诗句,但却很少见这样大气至刚的风度,人家还在愁,后人的诗却分秒必争,为什么那么急迫?连发愁的时间都没有留给自己。

“不简单!不简单!好一个只争朝夕!这首词非常合李世民的脾气!

词起源自梁代,在唐代已然形成但要到宋朝才无比兴盛。在唐代的时候,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这一类风格豪迈的词几乎没有能够得见的,因此不仅李世民听得眼前一亮,唐宋两朝的人也都能明白这句词的价值。

“浑然天成啊,字句质朴却又叫人难忘。苏轼是最喜欢这样的词的,他连忙抄写在纸上,准备日后细细品读。

【李白自负自信,他挥笔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