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5章 军校!一切为了活着(1 / 2)

加入书签

“哎...罢了。”

“你们决定就好。”

和珅见诸葛亮直接拍了板。

虽有些无奈,但也只能点头同意。

毕竟是东家的想法,他再有意见也得憋着。

“嗯..”

“既然之前的商贸是和珅在负责,那这改革的事情就不好让他出面了。”

“得留个白脸。”

“这样,这件事是交给你商鞅去做。”

“但凡有不配合的你可自行处理。”

“总之一句话,给你两个月时间将整个政策推行到川蜀云贵还有广西。”

瞧着和珅也没再多说。

诸葛亮这才朝着商鞅喊道。

这家伙之前军改已经出了名。

让他去负责这次民改想来也会轻松很多。

“行,我去。”

商鞅点点头很是干脆。

这都小事。

“好,那我再说说下面的事情。”

“主公传令,除了这次民改还需大力发展工业。”

“尤其是炼铁厂以及制作特产的工坊。”

“我们的军队实在是太缺甲胄了,这是目前为止最大的问题。”

“川蜀一地矿脉众多。”

“主公要求我们务必将铁矿的产量拉起来,形成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

“组织百姓以高额的粮食奖赏作为驱动,尽快将甲胄给生产出来。”

“这件事就交给你和珅去做。”

“后续的商贸由我来负责,你就专心组织生产。”

除去民改,还有就是这产能了。

就算主公不说,他这次回来也是要一口气解决甲胄问题。

正好,有了主公的书信,推行起来更轻松了。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

“无非就是需要人手,地皮,还有资源。”

“地皮好说,缺的其实还是人手。”

“之前由于那些蛮夷的祸害,整个川蜀地界的铁匠数量并不算多。”

“早在几个月前我就已经把那些铁匠给集中了起来,但产能依旧不够。”

提高生产吗?

和珅摸摸下巴有些犯难。

川蜀地界的百姓人口看似很多但实际上真不够用。

光每年种田就得耗去总人口的六成。

外加现在到处都在修路,实在是没多少人力了。

“我知道。”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主公打算推行【学徒工制度】。”

“所有家庭中年满8岁以上的孩童都可送到铁匠工坊学习锻造。”

“按照工作量可以获得等额的粮食。”

“虽然这些小孩气力不够,经验不足,但若是加以培养过个一年定能让产量暴涨。”

“还有就是,军中不是有许多受伤的士兵?”

“这些人很难在田间劳作,那就按照伤残等级将其分到各个工坊里面。”

“很多都还是青壮,不能因为断了条手就成了废人。”

缺人这事诸葛亮是知道的。

照顾田地需要人,参军这块又占了一批青壮,剩下的大部分又以劳工的方式分摊在各地。

川蜀能用的青壮基本都动起来了。

想要在这个上面继续扣人手肯定是不行的,只能是把眼光往那些小孩以及伤残人士上看。

“不光是他们。”

“老弱妇孺都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老人可以编筐,妇女可以养蚕或者打扫街边卫生。”

“反正一句话,除去那种还在地上爬的幼童,亦或者是老的动弹不了的老者,只要是能动弹的的都给我动起来!”

诸葛亮这话说的是斩钉截铁。

想要爆发生产力,这就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