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诸侯觐见(1 / 2)
宗正曹恪奉皇帝之命,传讯诸王入朝觐见。
信使十月上旬从洛阳出发赶赴各地。直到十一月初,耗时一个月整,大魏诸王才慢吞吞的聚齐在了洛阳。
曹恪信中说得不急,让诸王一月之期到洛阳即可,其馀并未透漏。可这些武帝曹操的亲儿子们,出发前却都做了好大的心理建设。
毕竟,他们的监国谒者和国相也一同前往。
依照先帝曹丕时的制度,宗室分封需设官员监督。封王者配监国谒者,封侯者配防辅吏。
若得了监国谒者检举,轻则受到训斥丶重则削减封邑丶降低爵位。这谁受得了?
虽有曹植得到官职之事珠玉在前,可曹植毕竟是先帝的亲弟弟丶当今皇帝的亲叔叔。
太皇太后还在北宫里坐着呢。
我们?我们只是些庶出子罢了。
武帝尚存的八个儿子,其中七个儿子都被先帝曹丕封在了兖州。
雍丘王曹植丶襄邑王曹峻封在陈留,白马王曹彪丶濮阳王曹衮丶鄄城王曹林封在东郡,寿张王曹徽封在东平,单父王曹宇封在济阴。
究其根本,还是由于兖州是距离洛阳最近的州,需要严加防范。
惟独巨鹿王曹干封在了河北,远离洛阳。
这或许是由于曹干之养母王昭仪颇受曹操宠爱,在嫡庶之争时进言有功。因而在曹丕眼中,曹干与其他兄弟待遇并不相同。
十一月十日,这是宗正曹恪与他们约定的抵达期限。
七位县王在此前两日陆续到了洛阳,今日曹干一到,宗正曹恪便与雍丘王曹植同行,前往他们在洛阳的住处碰面。
久别重逢,自是一番唏嘘。这些许久未见,欣喜又陌生的丶同父异母的兄弟们,短暂的释放了自己的情绪后,随即步入了正题。
现年三十四岁的白马王曹彪站了出来。
曹彪的封地,就是昔日官渡战时,与延津并列的白马县。关羽关云长大展武威,策马刺颜良于万军之中,斩首而还,正是此处。
曹彪与曹植交情最好,又是七王中年龄最长的,开口向曹恪问道:「请问宗正,不知陛下此番召我等来朝,我们何时能得见天颜丶朝觐陛下呢?」
曹恪笑着回应道:「陛下此番召诸王回朝,一来是想念诸位,朝觐接见以示宗族之亲。二来是要考察诸位的才能,年轻者可入太学,年长者可以择情授官任用。」
授官?
曹恪提到皇帝想念的时候,众人只当作他说些不着边际的空话。
可当曹恪说到第二点,说要给诸王授官的时候,这些被监管了多年的宗室丶几乎在瞬间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
不但眼睛放光,身体也不自觉凑得更近了。
曹彪看了眼笑眯眯丶满脸长者风度的曹恪,又看了眼同样笑着的曹植。曹植只是微微点头示意,曹彪的几乎就要雀跃起来了。
真是『雀跃』一般!
先帝曹丕对他的这些亲兄弟们,制度不可谓不严苛。而到了太和一朝,风向竟变得如此之大。
曹植履任崇文观,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曹植善文,崇文观也算对口。可并非每个诸侯王都有这般文才。若是其他实权位子,皇帝难道会愿意吗?
都说久旱逢甘霖乃是人生一大喜。
这些曹操的儿子们,已经旱了将近十年了。东一个问题丶西一个问题,曹恪也只能耐着性子一一解释。
解释起来,宗旨几乎也都是相同的。
陛下愿意用你们,但如何用丶怎麽用,还要听陛下的意思,我这个宗正做不了主。
既然如此,那就入宫再说!
也不知是谁传扬出去的,从洛阳城西南处的诸王住宅丶到北宫南门的路上,许多士子丶百姓都在围观着。
王爵的马车礼制与寻常官吏的马车并不相同,稍微熟悉礼制之人丶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甚至有胆大的士子一一数着马车,清点了一番人数后,朝旁边围着的人群压低声音说着:「八个诸侯王,洛阳许久未有这麽多诸侯王了!」
颇为热闹。
曹睿当然不需知晓这些琐事,安坐于书房之中批阅着表文。
不多时,锺毓从外走入,拱手禀称:「陛下,宗正领着诸王一同觐见,正候在宫门之外。」
曹睿没有抬头,淡定答道:「知道了,到书房外再禀。」
「遵旨。」锺毓领命而出,不过须臾过后,便又进来禀报:「陛下,诸王已到书房之外。」
曹睿依旧没有抬头:「好,你先回值房候着,半个时辰再来找朕。」
锺毓不解其意。
诸王都到了书房外,为何要拖着不见呢?
曹睿并不打算给锺毓解释这些。
对于异姓的外臣,这些外臣们天生就明白,他们身上的权力是皇帝意志的延伸,来自于皇帝的赋予。
可与皇帝同姓的宗亲们,却总容易由于自身的天然姓氏,搞不清权力的来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