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5章 母后与妹妹的安排(1 / 2)

加入书签

第265章 母后与妹妹的安排

李世民沉默片刻没有言语。

而后看这个儿子还在吃着石榴,问道:「还以为你会将棉花送到杜荷手里,让杜荷给你赚取银钱。」

「舅爷教过儿臣,不要将目光放在眼前的蝇头小利,这都是微不足道的,儿臣是储君是太子,就要做大事业,父皇以为呢?」

「朕知道,杜荷一直都是东宫的钱袋子。」

「金钱在权力面前不值一提,金钱只不过是雕栏玉砌,随时会倒塌,但只有皇帝的位置是屹立不倒的,换言之,皇帝可以造就一个人的大富大贵,可大富大贵的人不见得能够当皇帝。」

「因此只盯着一些细枝末节,或者对自己并没有影响的事,总会自缚手脚,儿臣要让大唐做大且做强的,不在乎这些。」

李世民问道:「这都是你舅爷教的?」

李承乾将石榴籽放入一个盆中,道:「儿臣从舅爷身上学到的还有很多。」

李渊打量着眼前的父子,还以为这父子间这麽多年了,谈话能够收敛一些,没想到会是这般地露骨。

父子之间能够敞开心扉也是好事,但听着总觉得有些太过分了,承乾就差开口问他父皇什麽时候退位了。

在经济方面,父皇甚至想到了将关中制成的棉衣棉被卖给西域人,用西域人的棉花,赚西域人的钱。

李承乾苦恼地扶着额头道;「老天真是眷顾大唐的。」

李世民板着脸道:「此话何意?」

「没什麽。」

饭食送到了眼前,弟弟妹妹在东宫内与母后一起用饭,三人就在崇文殿前用饭。

「明日一早,伱母后要在曲江池主持游园,你需与朕一同。」

李承乾蹙眉道:「会有我们李家的亲眷吗?」

「都是当朝的功臣家眷。」

「儿臣明白了。」

李世民手拿着碗筷,道:「这些天朝中已有了传言,有人觉得东宫太子的支教之策没有成效,反而是支教夫子在各县惹出了一些麻烦事。」

「他们开始反对支教了吗?」

「有些事迟迟看不到成效,自然会有人动摇,哪怕是当初依照崇文馆安排前去支教的夫子。」

李承乾搁下碗筷,道:「父皇,儿臣还是坚持己见。」

「朝中的那些言官劝谏支教之事,朕不得不管。」

「父皇将这些劝谏奏章送到东宫来,明日儿臣见一见许敬宗。」

「好。」

李渊低声道:「难怪观音婢不喜与你们父子用饭。」

李承乾用了饭便在一旁看着书。

李世民朝着咀嚼饭食的动作稍有停顿。

翌日,皇帝休朝一天,并且邀请了许多勋贵游园,李承乾得到了父皇让人送来劝谏奏章之后,在中书省单独召见了许敬宗。

「你看看你做的好事!」

褚遂良看着太子殿下将一顿的劝谏奏章都砸在了许敬宗的头上,颇为同情。

「臣办事不力,还请太子殿下责罚。」

李承乾指着他道:「去年才将人手送出去,这才过去一年就快办不下去了?」

许敬宗连忙道:「下官这就去查问。」

李承乾指着散落一地的奏章骂道:「你看看这些劝谏的奏章,他们要将支教方略毁了!」

许敬宗脸色一黑,沉声道:「支教困难乃是京兆府办事不利,与太子方略何干,臣不服!」

「孤让你因地制宜,让你下查民情,你这两年将这些话丢到哪里去了,现在就告诉你,要解决不了这些事,你也去西域,给孤去挖坎儿井。」

「喏!」

许敬宗慌忙行礼,卷起地上的一大堆劝谏奏章,快步离开。

刚发了火的太子整了整衣襟,深呼吸几口气,回头看向这里的一众官吏。

众人纷纷低下头躲避着太子的目光,默不作声地忙着各自手头上的事。

今天长孙皇后主持游园,邀请了不少勋贵功臣,李世民与皇后坐在车驾上。

秋收已过去,就要入冬了,皇帝坐在曲江池的一处楼阁中,身边是一个太监的禀报。

「陛下,那许敬宗被太子殿下骂了一顿之后,他许敬宗按照劝谏奏章上的名字,挨家挨户去各家问话。」

「怎麽?他许敬宗要与各家打架吗?」李世民饶有兴致地问话。

「倒也不是,此事有点古怪。」老太监回禀道:「说是去收集意见,那些对支教有不满的人挨个询问,想问问他们对支教有何不满之处京兆府与崇文馆可以改进。」

「哦?」

「还有,倒是有几家蛮横不讲理,与许少尹打了一架,许少尹身手了得,连续去各家打架都不落下风。」

李世民错愕地笑了笑,看向面前的舅父。

高士廉本不想来这一次游园的,本着事关孙儿的大事,这才不情愿地来看看。

「之后许敬宗又让京兆府做了一件事,将各路劝谏支教的言官的意见,统统记录下来,他们对支教的不满之处都张贴在了京兆府门前,让他人看,让他人评论。」

「这些人对支教有意见,想要反驳支教之策,许敬宗自是不能应付这麽多人,与其这样,不如将他们自以为支教应该如何如何的想法,都贴了出去,反倒是又有人对这些言官提出来的劝谏不满了。」

老太监说完,李世民问道:「舅父以为此举如何?」

高士廉咳了咳嗓子道:「支教方略是好的,许敬宗此举让各家劝谏的言官进退两难,如此一来往后谁也不敢再议论支教之策了,只要有人敢劝谏,京兆府就会再拿出来,让更多的人品评。」

「各县是各县的问题,朝中有朝中的问题,若承乾只顾按照朝臣的方式行事,反倒是落了下乘。」

李世民冷哼道:「这小子若能听话,就不是他的行事作风了。」

高士廉目光看了看四下道:「老朽的外孙儿怎还不来?」

「陛下,许国公,太子殿下到了。」宫女指着曲江池边。

高士廉抬眼看去,见到了身形修长的年轻人站在曲江边,这是自家的大外孙,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来。

他笑呵呵道:「承乾与陛下长得越来越像了。」

李世民道:「他可不像朕能够听得进去朝臣的劝谏,朕也不会用这些手段来对付朝臣。」

秋风吹入楼阁内,高士廉的须发飘动着,他道:「一个有手段的储君比一个只会听之任之的孩子更好,他有自己主见并且能够践行,而不是被他人左右。」

「陛下若想将来的皇帝是一个守成且不需要成就的皇帝,也就不需要让房玄龄做太子的老师,更不需要让于志宁来辅佐太子,更不用将大权给他,寻一个德高望重的儒生来教导太子便足矣。」

「可陛下恰恰没有这麽做不是吗?当下的朝堂,东宫门下的势力早已站稳了脚跟。」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