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老府兵(2 / 2)
「嗯,还挺香。」
「嗯,妹妹要治病,李道长说就让妹妹多专研吃食。」
「怎麽?你们道门中人还专研厨子一道?」
小兕子嬉笑着解释道:「所谓膳食,并不是只是在于吃呀,李道长教妹妹的药膳虽说也是吃食的一种,但贵在能够调养身体。」
「那就等着你们的炖鸡出锅。」
她重重点头。
李承乾走到崇文殿,推门而入,如今的崇文殿内空空荡荡。
爷爷已很久没有来这里居住,李承乾走在昏暗的殿内,这里还存放着几坛葡萄酿,始终没有打开过。
现在想来,爷爷很久没有饮酒了,当年减少饮酒,但如今,爷爷的身体已不能饮酒。
李承乾打开崇文殿的窗户,让阳光照进来一些。
又见到一旁的酒壶与杯子凌乱摆放着,还有一两件外衣就放在了桌上。
本想着给这里通风,但眼前一看,还有不少的灰尘,便将窗户全部打开,开始收拾。
见到太子殿下一个人在这里收拾,苏婉与宁儿也带着宫女一起来收拾。
很快,众人开始了对崇文殿的大扫除。
小兕子坐在炉子边,靠着小福的肩膀都睡着了,火光照在她的脸上,温暖的火光映照下,让她的脸也红彤彤的。
等崇文殿重新收拾好,过了午时炖鸡这才出锅。
小兕子睡得有些懵,她晃晃悠悠走出厨房,敲着自己的腿,道:「麻了。」
小福从锅中捞出一整只鸡,又道:「公主殿下多走两步就好,是坐着睡,睡得太久了。」
小兕子点了点头,用力蹬了几次腿这才好了不少。
从甘露殿而来的太监端走了太液池送去的饭食,因父皇也要在太液池用饭。
现在的东宫是越来越清净了,现在宫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太液池,爷爷,父皇,母后还有一群孩子都在那里。
饭后,李承乾这才拿起父皇交代的奏章看了起来,这篇奏章是张玄弼根据那位东夷大儒的话语所写的,其中还说起了汉时,萧何,曹参,陈平等人都好黄老之学。
因此汉时民生恢复得很快,他们用汉初的情形来对比现在的大唐。
汉朝是从秦末动乱中走出来的,到了刘邦正式奠定基础,也是中原人口凋敝,一片残破的景象。
而他们觉得现在的大唐从隋末的战乱走出来,也该是如此的。
对此,张玄弼等人对此很担忧。
见妻子坐在一旁正等着水壶中的水煮沸,李承乾将手中的奏章递给她,道:「你也看看。」
宁儿有些迟疑,但看了丈夫的笑容,她还是拿起了奏章,还没看而是先言道:「母后有教导,妾身应该少过问国事。」
「无妨,只是让你看看而已。」
「那妾身看过之后可以不说任何看法吗?」
「你知道吗?母后其实也在为我扫清登基的障碍。」
宁儿强调道:「自殿下小时候,母后就是最疼爱太子殿下的。」
李承乾颔首道:「你先看看吧。」
言罢,宁儿打开了这份奏章看了起来,片刻又将其放下。
「你觉得如何?」
「殿下是觉得黄老学说不好吗?」
「也不是不好。」
宁儿见水壶中的水煮沸了,倒上一碗茶水端到殿下面前,低声道:「张玄弼不在朝中任职,他只是用儒生的眼光来看待关中,他觉得中原应该休养生息,应该让疲惫的关中乡民得以休息。」
李承乾喝着茶水点头。
宁儿又道:「妾身以为,张玄弼所言的休养是错的,文景之治虽说是好,但关中不能一直穷困,他觉得休养是乡民安居,他只是看到了表象而忽视了内在,人应该过得更幸福。」
李承乾还是点头。
劳动是创造财富的一种手段,并且关中这些年在快速地聚集财富。
若关中不自强,就会被他人左右。
一方面是安居乐业,一方面又是财富,立场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不同。
李承乾喝下一口热茶,就将这份奏章放在一旁,道:「大唐应该有更多的学说才是。」
宁儿起身去将晾晒的衣服收回来。
这个冬天繁忙又有些闲适,魏昶正在与一个老府兵交谈着。
这位老府兵须发皆白,他低声道:「某家睡醒之后,发现家里的钱财就没了。」
魏昶带着几个不良人开始询问四周的邻居。
问出了一些眉目之后,魏昶行礼道:「放心,定能寻回钱财。」
这个老府兵摆手道:「也就是几十钱,不重要的,某家的孩子都在军中任职,不用了。」
「您是大唐的老府兵了,在下绝不容许有人欺凌。」
言罢,魏昶领头带着人离开。
临近夜里,魏昶提着一个地痞摔在这个老府兵家的门口,道:「你好大的胆子!竟在长安城行偷盗!」
「我不敢了……不敢了……」
魏昶指着老府兵的家,又道:「京兆府有令,欺凌年迈府兵者罪加一等,发配西域。」
随后,魏昶拿出一个钱袋子递给老府兵,道:「老大爷,还您。」
老府兵接过钱,点着头沧桑的脸挂着笑容道:「谢这位兄弟。」
魏昶板着脸,拖着这个小贼就去了京兆府,他一边走一边道:「京兆府有令,欺凌老府兵轻则收押,重则发配!」
人越走越远,直到在街巷没了身影。
老府兵站在家门口,拄着拐杖稍稍弯下身行礼。
当年为大唐征战天下的老府兵都是京兆府在关照,哪怕他们没人赡养,也会安排人手去看望。
魏昶将小贼押到了京兆府,交给这里的狱卒看押。
京兆府除了治理,也有权缉拿贼人与治理民生,有时候大事小事,闲杂事都能过问。
先前李道宗初任京兆府,便一个头两个大。
不过自从许敬宗接手,长安城各坊都有了人手之后,如今这才好过一些。
要说好过吧,此刻的李道宗十分惆怅地看着京兆府众人。
本就是夜里,在京兆府内众人还在商议,随着众人的讨论一份份的奏章送去了中书省。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