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不慈悲的人(1 / 2)
第392章 不慈悲的人
那条鱼还在竹篓中不断扑腾着,玄奘目光从鱼篓离开,抬眼看去,那里是渭河对岸。
「这里的景色如何?」
闻言,玄奘回道:「贫僧离开长安时,这里不是这样的。」
李承乾重新放下鱼竿,揣着手坐在椅子上,又道:「你知道为了建设关中,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吗?付出了多少时间,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玄奘双手合掌念了一声佛号。
李承乾抬眼看向对面的河滩,又道:「以前那里是一片荒地,现在已恢复了绿色。」
「朕又听闻如今长安的僧人想要追随你。」
玄奘道:「他们是为了编写经书,对佛门来说这是莫大的功绩。」
「玄奘,你相信天意吗?」
玄奘低下头道:「陛下以为天意是什麽样的。」
「比如说天要亡你,你不得不死?」
「就如陛下钓鱼,若一日都没有收获,又何必去怀疑这条河中是否还有鱼。」
与他说话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头疼的是一句句都充满了玄机?
李承乾依旧揣着手,看着平静的河面,道:「玄奘啊,你错了。」
「敢问陛下,是错在了何处?」
李承乾又道:「这世间的苦难太多了,可史书上的教训一次次告诉人们,哪怕大禹还在人世间,他应该也会说,人不应该信命。」
「你能够意志坚定地一路前往天竺,并且能够拒绝天竺王与松赞干布的荣华富贵,足以见得在你心里一直有抗争,其实你也不信命。」
玄奘又念了一声佛号。
「朕是一个活在人间的人,现在这个活在人世间的皇帝,想与你说几点要求。」
玄奘道:「陛下请讲。」
李承乾道:「当年朕还是太子,那时候的波颇请求朕,让朕只当你是一个普通的僧人,那麽现在朕就不让你还俗了,以你现在的完成的壮举,让你还俗的确是浪费。」
「你说朕眼中只有利益也罢,朕不让你还俗,是因当年与波颇的约定,虽说朕也不知你是否将波颇当作老师,但朕向来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其次,自魏以后的两朝以来,僧人的扩张一度产生了大量的隐户,甚至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兼并土地,这与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理念相悖。」
「在家国社稷面前,对朕来说无非就是少死一些人,或是多死一些人的区别,你也别将朕想得太过圣明,有些人若必须死,他就一定会死……」
渭水河边的谈话进行了很久,陛下与玄奘在河边说了很多话。
直到当今陛下在黄昏下离开了这里。
玄奘还一直坐在河边枯坐着钓鱼,但这一天了,还没有鱼去咬玄奘的鱼钩。
直到深夜,这个和尚还坐在这里。
马蹄声从远处传来,骑在马背上的上官庭芝看着还静坐在河边的和尚,将一张饼递去,「别饿死了。」
玄奘点头接过对方递来的饼。
上官庭芝颔首道:「钓鱼要不舍昼夜,陛下就是这样的。」
夜风吹着玄奘的僧袍,他出神地看着天上的那一轮明月。
「你与陛下都说了什麽?」
「若将陛下的话语告知你,上官少卿是否要将贫僧捉拿入狱。」
「哈哈哈!」上官庭芝笑着道:「你这僧人倒是灵醒,同样的手段,在你身上没用。」
玄奘手中拿着饼,道:「还是谢过上官少卿的饼。」
上官庭芝问道:「那之后呢,你要去做什麽?」
玄奘低声道:「去人世间看看。」
「这是你与陛下的约定吗?」
玄奘面朝东方,迈步走入了夜色中。
还坐在马背上的上官庭芝唤道:「你不编写经书了?你还回来吗?」
喊话声在夜色中回荡,穿着白色僧衣的玄奘也没有回话,只是看着他越走越远。
上官庭芝来到河岸边,他见到了鱼骨头,鱼竿还放在河边,鱼线也一直落在河中。
注目看着地上的鱼骨头良久,上官庭芝蹙眉道:「莫非玄奘爱吃鱼?」
随后,他拿出卷宗,十分武断地在卷宗上写下了一行字,玄奘爱吃鱼。
翌日,早朝之后,李承乾就来看望爷爷。
李渊近来醒来得晚,直到天光大亮,临近午时也就是早朝就要结束的时候,才会睡醒。
李承乾坐在太液池边,吃着西域送来的瓜果。
李渊拿着小木锤,锤着后背走出来,道:「你怎麽将玄奘赶走了?」
「孙儿没有将他赶走,是他自己想要去看看天下各地的。」
「你还将他的经书全部收缴了?」
「孙儿只是帮他保管。」
「你还遣散了胜光寺的所有和尚?」
「那是他自己要求的。」
李渊叹道:「郭骆驼也好,孙思邈也罢,本还以为玄奘也是如他们那样的人,怎麽就被你……」
李承乾递给爷爷一块甜瓜,道:「今年的瓜极为爽口。」
李渊将一块瓜放入口中嚼着。
「孙儿是要造福苍生的皇帝,他是个要普度众生的僧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孙儿与他立下了三年之约,三年后若是世人不再需要他的信念了,他就从此归隐。」
李渊摇头道:「治理社稷是你的事。」
「自然是孙儿的事。」
李渊低声道:「你父皇若还在皇位上,必定会善待玄奘的。」
「爷爷所言不错。」
「你不一样。」
「爷爷是说孙儿是一个吃干抹净的人?」
「你这孩子就是太不慈悲了。」
李承乾自在地吃着瓜果,看着太液池的景色笑着不言语。
李渊不自在道:「怎麽自你登基之后,朕觉得你越来越清闲了?」
「其实做一个好皇帝并不难,用对人做对选择就够了。」
李渊坐在一旁,也觉得此刻岁月静好,又不自觉地抖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