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7(1 / 2)
之争,不以大局为重,嬴政略有不快,“此次是听神迹教导,不是儒法之争!”
【秦朝,或者说秦国,继承制度有大问题。如果当时扶苏是名正言顺的太子,那么赵高李斯谋逆的时候根本不会那么容易成功。因为一旦拥有完善的继承制度,就算皇帝在位,要废太子,另立幼君的阻力也相当大。】
【如果扶苏顺利即位,就算秦朝二世而亡,也不可能短短三年的时间灭亡。更何况从有限的史料来看,扶苏应当是个守成之君,开明仁厚,在位期间极有可能选择与民休息的战略方向。若是这样发展下去,秦朝延续个百年也有可能。】
这么多儿子,扶苏的确是最优秀的那一个,可他本性仁弱,又被淳于越教导以儒为重,朝堂上的法家支持者不会愿意看到一个偏向儒家的君王,以法立国的大秦也难容下被儒学教养的皇帝。嬴政看着堂下跪了一地的子女,“他们尚且年轻,可朕也老了。”
嬴政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老去,他一直在和死亡作斗争。如果没有神迹,他相信自己可以长生,可立了太子就有人威胁自己的权势,所以还是不立的好。
可就算忽略扶苏的性格和执政偏向,还有他的血统,不合适。
【嬴政没有立太子,同样也没有立皇后,如果要究其根源,那便要从秦穆公开始,牵扯出一件长达三百年的旧事。】
第46章 第 46 章
【世人皆知秦晋之好, 却忽略了秦楚‘袍泽之亲’。从秦穆公和楚成王开始联姻以来,到秦惠文王与楚怀王,直到嬴政的时代, 二十一代秦楚联姻!】
【秦穆公晚年, 秦晋两国关系恶化,秦楚两国在利益和国家心理方面的一致性让秦楚开始了长达三百年的结盟。而结盟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联姻。】
【秦哀公时代, 秦楚的亲密关系到达了顶点。著名的‘申包胥哭秦庭’, 为楚国哭来了复国。由于史料残缺, 我们只能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窥探真相。】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秦国朝堂的人对这首《无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这是秦哀公感怀秦楚之亲所作的诗歌, 是个百年吟唱起来,依然震耳欲聋。
嬴政清楚, 六国反秦势力中,齐国藏得最深,而楚国则是光明正大。“秦灭六国, 楚最无辜”“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类的反秦言乱他也听过。楚地, 可以是秦国的郡县,但不能是楚国!
他感念华阳夫人的庇佑和教导, 但秦楚本质上就是政治联盟!是利益的结合!申包胥哭秦庭能成功, 那也是因为秦国不能坐视晋国一家独大, 而楚国的作用是牵制晋国。
秦楚“袍泽之亲”就如同秦晋之好一样, 利益破灭, 姻亲联盟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