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1章 汉家新政(2 / 2)

加入书签

甚至还出现了矫枉过正之检,如卢植丶崔琰等官员直接上书刘备,要把一些在朝堂权柄过重,又能名望之官职全部废除,同时还要禁止宦官为祸。

绝不能再重蹈此前汉室的覆辙。

刘备则召集诸多心腹官吏,如关羽丶张飞丶赵云丶荀彧丶荀攸丶郭嘉丶法正等人,又书信寻问了牵招丶简雍丶鲁肃丶陈登丶毛玠丶孔融丶陈珪丶满宠丶周瑜丶高柔,在详细了解大多数人的意见,刘备决定废除大司马丶大将军丶三司之职,增设其馀官职分权,处理事务。

「荀公,不知尚书台丶御史台丶中书台,究竟负责何事,可否为我等细言之?」

有官吏羞愧过后,立马改错,虚心拱手问道。

罢了罢了,三公废除便废除,在三台任职,为天子分忧,或许比三公更好听。

有人在心里暗暗嘀咕着。

荀彧见众人知错能改,眉梢里也有些欣慰,便用温和语气,复说道:「中书台,负责撰写各种议案以及诏敕,专为天子出谋献策,其主官为中书令。」

「尚书台与光武之时并无多少改变,主官为尚书令,处理六部与九卿官署事宜。」

「而御史台的官员,专负责职掌弹劾天下官吏违法乱纪之事,不管其官吏地位的高低,御史台皆一视同仁,敢横行不法,肆意妄为之徒,必将奏表天子。」

「舍此外,御史台也指出朝廷政令的误处,再呈献给天子。」

荀彧的耐心解答,让不少人眼前一亮。

仅是简单描述,就能看出御史台似乎更高于尚书台与中书台,尤其是能监督天下官吏,这就相当于行走的御史大夫啊!

各州刺史也只能监管一州之地,而御史台却能监督天下,如同郡县督邮,听着就威风凛凛。

似乎看出了众人所想,荀彧提醒道:「御史台之内,亦有官吏专门负责监督评审御史台之事,敢有弄虚作假,污蔑同僚者,审查后将祸延妻子,一律重处。」

「轻则流放边郡,重则斩首弃市。」

「除了这些更改,天下亦将增设举考制,将实行多年的州丶郡丶县丶乡四层稽考,正式纳入律法之中,将参差不齐的举孝廉逐渐废除。」

「同时在长安与雒阳各设数座官学,凡熟悉儒家典籍丶以及治国之策与儒家六艺者,无论出身怎样,皆可从乡至县丶郡丶州,一路统考而至雒阳。」

「若官学出身,则可从县级开始稽考。」

「筛选出来的士子,或可为乡吏丶或为县吏丶亦或为郡吏,通过州部丶京都各科出题复考通过,方可为官。」

「此乃大王,取左公之遗见,择天下俊才,为汉家所用,故名科举也。」

说到这里,荀彧忍不住打起精神,把将要实行四海的量才之举,连带解释一番。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