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9(1 / 2)
“那就一直让他们在那里写东西骂大王吗?就这样不管了?”
邓勇干巴巴地问了起来,他原本是觉得这群人该死的,可是听了大王的说法,他又觉得摸不着头脑了。
“毅行,你要明白,有时候杀人确实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有时候杀人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致使矛盾激化。
何时该杀,何时不该杀,吾心中自有定数。这群人即便每日都辱骂于我,难道你认为这会对我的生活产生影响吗?
切不可将他们看得太过重要。待今年关中之地丰收之后,关中之人自会彻底降服于昭国。
至于这群所谓的名士,他们的想法对于千千万万的百姓而言根本无足轻重,你需清楚关中之地最为重要的人是谁……”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士族在当地已经存在了上百年,关系盘根错节各有联姻,这种时候不适合大动干戈。
杨秋不想有人在今年的农耕事情上惹事儿,影响今年的秋收。
毕竟一旦有动乱,人群之中的败类就会踏坏各种禾苗,就为了让昭国的统治不稳定。
因此长安处在一片稳定的环境当中,杨秋到达长安,并没有实行什么大改革,反而是在督促各种农耕之事,
于是关中之地的豪强士族也回过味儿来了,这昭王似乎暂时不想在关中大兴改革,反而现在是以安抚为主。
于是这些人在私底下开始进行串联商讨了。
毕竟都已经被昭国占据了,现在是梗着脖子不低头,还是想办法尽快加入到昭国的官吏体系当中,为自己分一杯羹。
“杜兄,你观之这位昭王如何?”
说话的人是韦端,京兆韦氏,可谓是士族名门出身。
在昭国没有占据长安之时,韦端早就在灵帝的时候就已经举孝廉,后来更是征辟为郡吏,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
然而长安沦陷,韦端之前担任的官职已经被罢免,昭国在一些关键位置上都换上了并州一系出身的人。
所以韦端现在无官无职。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至少昭国的军队后来没有大开杀戒,众人也都松了一口气。
而被韦端询问的人则是杜畿,他是京兆杜氏出身,其祖宗是杜周杜延年父子,在史记当中还留下了大名。
然而在杜畿这一辈的时候,杜家已经没落。
杜畿年少的时候父亲去世,由后娘一个人照顾,日子非常艰苦,不过也因此获得了孝顺的名声,所以年纪轻轻也被征辟为郡吏,走上了仕途之路。
然而他和韦端的结局一样,因为两个人之前都颇有政治才能,占据了一些重要的官职,所以现在两个人都被罢免了。
面对这种情况,最开始他们是小心翼翼保住自己的性命,然后观望昭国接下来要做啥。
过去这半年多时间里面,长安逐渐安稳下来,昭国让自己的人替代了长安重要的官职,然后改革了官吏制度,开始带着上上下下的人忙碌于春耕之事。
这期间,昭国介绍着新的粮食种子,推广新的农具,以及所谓的肥地之物……
到目前,夏天已经来临,田地里面的粮食都已经长出来了。
再加上昭国带着许多人兴修水利,所以关中之地的粮食看着竟然长势不错,让人觉得今年会是一个丰收之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