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洪熙新朝(1 / 2)
登基大典在众臣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大明王朝,正式进入洪熙新朝。
按照进场的顺序,大家依次离开紫禁城。
杨士奇趁这个机会,凑到了徐闻身边,小声询问道:“嗯师,您是不是打算辞去兵部尚书之职?”
“嗯?”
徐闻略微诧异的看他一眼。
自己确实有这个心思,小杨怎麽知道的?
看样子这些年,他成长不少,足以担当大任。
“你想知道些什麽?”徐闻蛋蛋询问。
杨士奇赶紧解释道:“现在恩师父子三人同朝为官,且皆为朝中重臣,徐华贤弟更是执掌京营,以恩师一贯的稳重,想来会避嫌,向朝廷请辞。”
说得和徐闻想得差不多,但他还是想听听杨士奇想表达什麽,所以点点头示意杨士奇继续说下去。
“我希望恩师暂时不要辞去兵部尚书。”
“此话怎讲?”
徐闻倒是没想到,杨士奇会提出这个要求,这个门生显然有自己的见解。
杨士奇道:“这不单单是我的意见,陛下也有类似的想法,只是和徐华,徐谦两位贤弟交流的时候,并未透露过,不想让他们两位为人子者难做,就只有把担子压在我身上。”
顿了顿,他接着道:“不管是陛下,还是太子,都希望恩师还能坐镇京师一段时间,待局势稳定后再做决定。”
稍稍一想,徐闻便明白为什麽朱高炽不亲自对自己说了。
本来是封了越王之後,就能顺理成章把自己留在京师。
可自己拒不接受,就只有启动备选方案,让杨士奇出面。
新皇想把徐闻留在京师,也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初登大宝,需要前朝重臣来撑场子,没有什麽比他更合适的。
第二层,则是很隐晦了。
朱高炽和徐闻一同成长,这位越国公有多大的威望,背後有多大的势力,天子一清二楚。
他身为一个帝王,哪怕是再信任对方,也要下意识地做好万全准备。
与其让徐闻辞官后,闲云野鹤一般不受控,还不如放在自己身边,时时刻刻都能看到,自己也安心一点。
朱高炽的这些政治智慧,除了朱棣传授的那些,不少都是自己摸索出的。
杨士奇一说这话,徐闻就大致想到原委。
“我可以答应陛下,但请陛下还是想找好人选,於理於情,我还待在兵部尚书的位置,都不太合适了,况且我想去山东走走。”
徐闻同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杨士奇也心领神会地答道:“好的,我会向陛下转告,其实恩师完全可以直接面呈圣上,不用我来当这个传话人。”
徐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了笑说道:“你再想想吧。”
这个门生是聪明,但他有时候还是没有带入徐闻的角度来看问题。
经过恩师的提醒,杨士奇稍微寻思,就惊出了一身冷汗。
自己就是个递话的工具人,多这个嘴干什麽?
不管是徐闻,还是当今圣上,都是天下一等一的聪明人。
他们都不愿意见面,就是因为二者情况有些尴尬,亦师亦友用在普通人的交往之间,是个好词。
但是用在君王和臣子之间,就显得不那麽恰当。
因为你到底算是帝师,还是天子近臣?
天子该怎麽处理和你的关系?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 已经修正了, 如果还是无法保存, 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 清除浏览器的Cookie, 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