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章 徐达的大手笔(1 / 2)

加入书签

杨少峰想到的好东西是豆饼。

《管子》中说,“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

其中的“粟”指的是小米,“末生”指的是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被视之为奇技淫巧的工商业等行业,而“菽”则是豆类的总称。

由此可知,大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重要的农作物和主粮,直至汉代,稻麦等禾谷类作物才替代了大豆的主粮地位,大豆也开始向着应用更广泛的副食和调味方向发展。

比如说榨油,比如说做成豆腐,比如说酿成酱油。

其中榨油之後残留下来的豆渣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继续利用豆渣做豆腐,另外一种就是把豆渣挤压成豆饼然後晒乾储存,等需要的时候敲下一块用水泡开就能当饲料,喂猪喂鸡均可。

但是想要用豆饼来当鸡饲料也同样有一大堆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豆子的种植和收割时间。

按照宁阳县目前的情况来看,起码也要在收割完去年种下的麦子之後才能开始种豆,而大豆的生长周期又在三四个月左右,如果芒种后种下大豆,那麽收割时间就是秋後。

第二个问题就是大明时期的大豆属於笨黄豆,虽然产量并不会太高,但是豆饼残留的营养价值高,无论是鸡还是猪都不能喂太多,必须要掺着其他的东西一块喂才行。

第三个问题则是大豆本身是一种耐旱却又喜水的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开花丶结荚丶鼓粒期需要较多的水分,如果在结荚期缺水就有可能出现空荚现象而影响产量,偏偏宁阳县又很有可能会迎来一场大旱。

除了豆饼之外,杨少峰还想到了另外一种好东西。

蚯蚓。

在後世那些喜欢野钓的钓鱼佬眼中,蚯蚓是万能的野钓神饵,在百姓的眼里,蚯蚓是帮着翻地丶肥地的耕种小帮手。

想办法去地里挖上一批蚯蚓,然後养起来,让蚯蚓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数量大起来之後是不是就能给鸡鸭当做自助餐了?

当然,现在去挖蚯蚓同样不太容易,因为很长时间没下雨的原因,蚯蚓都在往潮湿的地方跑,找不到潮湿地方的蚯蚓很有可能被旱死,就算挖出来也没什麽鸟用。

一想到很久没下雨,杨少峰杨大知县就联想到了人工湖。

然後杨大知县就开始暗暗犯愁。

经过三百个青壮的奋力劳作,刘庙村的人工湖现在已经挖的颇具规模,最靠近中心的位置已经被青壮们挖到差不多有一丈深,从中心位置到最靠近边缘的位置被挖成了阶梯状,为的是方便运出中心位置的土方。

长约五十丈,换算一下大概就是一百六十五米左右,宽约三十丈,换算下来大概就是一百米左右,要是整个人工湖都挖到一丈深,就是三米三分,整体的蓄水量大概就是五万多吨。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