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1(2 / 2)

加入书签

姜竹:“你弟弟用?”

江宏明笑盈盈点头:“是呀。”

今年村里条件好了, 一入秋都想进补, 去年孙大夫教给宏亮那个做调料的方子村里人都挺喜欢, 有人问宏亮还会不会配, 他给弟弟买了个药铺用的小秤, 买齐了香料和草药, 今年他们家一直在卖料包。

一包能赚一文钱, 入秋来一天能卖个两三包,最近卖得更好了,还有外村的人来买, 赚的钱都足够给宏亮买读书的纸笔了。

最近他还自己琢磨了一个新方子,是治风寒的,不知道能不能用,写了信托马五爷给孙大夫看看,还没收到回信呢。

姜竹答应了,顺便也买了几包调料拿回家,那个炖料包味道不错,冬天下雪不好下山的时候,他们在山上也能做肉吃。

第二天姜竹、沈青越叫上姜家俊先装了五十张竹帘,八盏走马灯,和他画的“海报”到码头布置。

几天过去,展馆又更新了模样。

外面卖瓷器的摊子摆得更整齐了,一个个小摊子像草市似的如格摆开,还夹杂了一些卖旧衣、卖杂粮、卖鱼、卖柴的小摊子,像个固定集市了。

不过可能因为天气冷,江边风还大,人不是很多。

有生意的还好,没生意的摊主都缩着膀子团成一团,还有绕着自己家摊子又走又蹦来取暖的。

展馆内温度也不比外面高多少,但好歹有墙能挡风,体感比外面要舒服多了。

面朝江面的一侧摊位也都关着窗户,只有餐食铺子到了中午、傍晚才开窗,饭菜的香气飘出去,都自带广告效果。

饿肚子的船夫、乘客看着旗幡飘飘的展馆本就新鲜,再闻见饭菜的香味儿,看见热腾腾的炊烟,不赶时间的都扛不住要靠岸看看。

上次来展馆内卖吃食的铺子开张的不多,这会儿全都开张了,进门先是免费的茶水摊,旁边紧挨着可以点菜的中档到高档餐馆,靠江一排都是吃的,还有宝峰县特产的小吃摊,一眼扫过去有已经做好了买了马上就能吃的小吃,也有现点现做的,不输县城内的大餐馆,鸡鸭鱼肉,汤水点心,样样齐全。

再一看价钱,也不贵,甚至因为县衙为了招揽这些吃食铺子来头两年不收租子,加之附近村子的菜价、肉价都比县城低,有些菜卖得比县城还便宜点儿。

家俊一路走一路看,都看馋了。

这可比他们村卖的吃的丰富多了呀!

各种香味一个接着一个地往人脸上扑,这哪儿顶得住。

看,沈先生就顶不住。

进门没找到自己家摊子呢,先跑去买了份儿鱼糕,又买了份儿水煎包,走了没几步,又看上人家正在炸的小鱼了。

家俊腹诽,等找到地方,沈先生就吃饱了。

吃食铺子对面是面积更大的各类铺子。

先前地上摆的都是瓷器,快正式开张营业了,这会儿瓷器都已经归拢到了各家的摊子内,不再满大厅乱摆。

除了瓷器铺子,还有卖玉石的,卖纸的,卖药材的,卖茶的,卖布的等等。

而占位最好,摊位最大,也最讲究的几家还在布置着。

最中间的是县衙的展位,里面已经摆上了博古架,错落有致地布置上了宝峰最名贵的茶、茶器、玉雕、药材、皮毛,还挂了几张宝峰县的画轴。

摊位的分布应该是安排过的,除了中间这几大家的摊位,其他的卖什么品类的铺子都集中在一起,像他们家摊子附近都是卖纸、笔之类的。

卖瓷器的一边都是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