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1 / 2)
:“我是教英语的,结果咱们班连报名的都没有,多丢我面子?你是课代表,英语成绩又好,就给同学们做个表率嘛!”
杨陶璐有些不太自信。虽然她的英语成绩可以算是10班数一数二的,但她知道,参加口语比赛的多数人,都是家境优越的孩子。
好一点的,暑假去国外生活一个月,成天浸泡在说英语的环境中;差一点的,也能聘请专业口语老师或者报口语课外班。
这些条件,杨陶璐家都不具备。在她看来,自己学的是典型的哑巴英语,考试技巧有了,但实际运用起来还是一团糟。
高松然希望杨陶璐参加的真实原因,倒不是因为她英语课代表的身份。只是高松然想利用学校活动这次契机,验证一下杨陶璐的天赋“异口”,系统到底是不是按照“异口同声”——同声传译这条解析思路走的。
三中的口语大赛办得隆重,分为多个环节。预赛,每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和主题演讲。
决赛就有趣多了,不光包括情景对话、小组讨论等需要选手之间合作完成的环节,还有像运动会时一样的年度特色项目。去年,三中请到了一家澳国外企的人事经理,增加了一项比赛项目——模拟面试,考察参赛选手的临场表现与反应能力。
小道消息称,今年三中请到的嘉宾评委,是一名资深翻译家。虽然干的是笔头工作,但在口语表达方面,此人也具有极深的造诣。
早年间,他翻译了不少国外小说、工具书,近些年,则把握住了网文出海的风口,搞起了中译英,作品广受外国年轻人的喜爱。
预赛阶段,嘉宾评委并未参与。预赛只有自我介绍和主题演讲两个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口语发音以及流利程度,同时考察学生对待比赛的态度。
杨陶璐的英语发音是跟着课本磁带学的,标准但缺乏感情。作为10班的独苗,她在赛前反复联系、熟练背诵了自己要讲的内容,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念了出来。
“水平一般,态度优秀。”带着这样的评价,杨陶璐顺利进入了口语大赛决赛轮。
决赛的第一个环节是小组讨论,需要选手互动。为防选手之间实力差距过大,导致“大人打小孩”的比赛效果。挺进决赛的选手,按照预赛打分并排名,按照名词以此分了10个小组,每组四人。
杨陶璐分在了倒数第二组,前景并不乐观。
高二年级那位著名的谢麟婉学姐,并没有参加过三中的口语比赛。谢麟婉的父母都是重点大学外语学院的教授,家风熏陶,打小接受双语教学,在运夏市、林河省乃至国家级别的中小学生英语竞赛中屡屡获奖。
区区高中口语竞赛,谢麟婉都不稀得报名。她去参赛,可不是满级大佬屠戮新手村吗?
此次比赛设置了学生评委一职,便由谢学姐担任。
谢麟婉负责布置校园内的英语角,平日里,优秀学生作文便会张贴在英语角内。高一上学期段考后后,谢麟婉读到了高一10班卢浩、秦添两位同学的范文。
一个写自己打了架,一个写自己去鬼屋扮鬼,实属一大片应试八股文中的两股清流。
其中秦添的文章让她印象更加深刻。两姐一弟的家庭,弟弟上各种补习班,姐姐却要在大热天蒙进头套里打工。
秦添所遭受的不公待遇,让谢麟婉充满同情,甚至考虑过利用自己家里的关系,帮助秦添逃出生天,去首都读书。
不过秦添婉拒了谢学姐的好意。倒不是她不识时务,而是权衡利弊的结果。秦添认为,还在上高中的她,还需要在重男轻女的父母面前暂时装成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
否则,早早让父母意识到她想逃跑,反而会让父母对她心生警惕,对今后的远走高飞计划更加不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