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林家川:哥,你现在开始挑食了(1 / 2)
第100章 林家川:哥,你现在开始挑食了
夜,月朗星稀
树林中,亮起多个火把,在火把的上空还有专门的探灯。
一片篝火中,摆上几个桌案,乃是汉武帝和麾下多个将领。
这段戏是河西之战前,汉武帝布置各路兵马,便带着各位将领外出打猎,然后夜间烧烤畅谈。
卫青丶李广几个扮演者,或用小刀割肉,大快朵颐,或乾脆举起羊腿大口啃肉。
唯独颜礼饰演的霍去病无动于衷,默默喝酒,汉武帝疑惑他为何不吃,霍去病答做的太糙,不爱吃。
「那你外出打仗时怎麽办?」
「简单,多带几名庖厨不就行了。」
众将大异,李广尤其不满,外出打仗,提着过脑子过日子,哪能带厨子,再说为将者不与士卒同甘共苦,谁愿意给你卖命。
卫青这个舅舅也不支持外甥,觉得同甘共苦可以振奋士气,鼓舞军心。
霍去病不以为意,朗声反驳:「慈不掌兵,带兵打仗需要的不是仁义,只要赏罚分明,让士兵们知道,仗打赢了,什麽都有,同样可以激起他们对胜利的渴望。」
「为将帅者,最关键的就是赢,仗打不赢,就是天天和士兵同甘共苦,也是个无能之将。」
「……」
《汉武大帝》的编剧江齐涛,对霍去病很青睐,从各个角度塑造突出霍去病异于其他将领的天才思想。
上面的这个剧情就是如此,另辟蹊径的反驳了主流的「爱兵如子」论调,还疑似阴阳了一把李广。
李广爱兵如子,与士卒同甘共苦,但就是打不赢仗,没有功劳,还有送命的风险。
霍去病慈不掌兵,享受特权,但跟着他活命机会大,还能立功受赏。
如果你是一个士兵,你愿意跟哪个将军?
颜礼对于两种思想哪个更正确,不置可否,毕竟各有利弊。
但颜礼觉得,历史上的霍去病,其实是一个对士兵挺爱护和大方的人。
酒泉这个地名,就是霍去病把汉武帝赏赐给他的酒水倒入泉中,与士卒共饮,所以得名。
编剧编写这个情节,可能是受《史记》的影响。
《史记》是一本好书,但或许因为司马迁经历的缘故,确实是有一些主观色彩。
尤其是汉武帝当代,司马迁私货不少,对关系较好的李广一家极为推崇,但对功绩更大但是外戚出身的卫霍,多数带着点春秋笔法,暗戳戳加几笔黑料,或者明夸实贬。
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载汉武帝赏给霍去病十车酒肉,霍把不少剩菜剩粮都扔了,但士卒饿着肚子。
与李广和士卒同衣食,形成鲜明对比,引得后来司马光也在《资治通鉴》对此痛批。
但司马迁没记载的是,跟着霍去病打仗的饿肚子的,最后多人封侯。
李广带兵,或大军迷路,贻误战机,或全军覆没,只身逃出,都是一笔带过,然后夸他人品和勇武。
最过分的是,《史记》还在【佞幸列传】提到了卫霍,这里同列多数都是那些男宠。
虽说有外戚的缘故,但感觉的也挺那啥的。
别说现代人对此极为不满,就是在古代不少学者文人也是一顿嘲讽——
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也因为司马迁喜欢「微言大义」,所以也有不少历史学者就霍去病扔肉扔粮食那一段,进行深入分析或予以翻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