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1(2 / 2)
*
武周
李旦听唐代宗李豫讨好节度使到如此地步,小心翼翼的安抚他们,他愈发的心疼唐代宗李豫,看着身边李隆基便更加恼火。
“如此局面,你又当如何?!”李旦问李隆基。
李隆基不语,他在认真的思考自己到底该如何,之前的李隆基特别的自信,觉的自己有本事掌控大唐。
但听到自己晚年对朝堂竟失控如此,以至于发生了安史之乱,让大唐国运折腰,从这一刻起,李隆基便开始反省,到底自己有没有能力掌控朝堂。
“可是觉的李豫安抚之策无能。”武则天开口问李隆基。
李隆基果断摇头,他知道唐代宗李豫如此不是无能,而是无奈之举。
【再例如,平卢淄青节度使侯希逸拥兵自重,同样不听朝唐调令。
公元765年,平卢发生政变,侯希逸被他的亲弟弟夺权,无奈之下只能逃到长安。
李豫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加封他为司空。等着他病死后又追赠他为太保。
唐代宗李豫处处显示对节度使的宽容。】
天幕中出现唐代宗李豫的卡通形象,只见他对面前众位节度使笑脸相迎。
作为帝王,他脸上的笑容看起来尤为刺眼。
【可以说唐代宗李豫持续不断地安抚节度使,以至于让节度使成为了唐朝后期的毒瘤。
也正因为如此,唐代宗李豫再次被后人诟病。
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影响唐代宗李豫政策的外部因素,是什么导致他对节度使节节退让。
公元763年,吐蕃进攻长安,结果大家都知道,唐代宗李豫手下无人,唐军大败。
公元765年,灵台之战,吐蕃十万大军再次进军大唐,此战大唐险胜。
公元773年,吐蕃再次大举攻唐,大唐胜。
公元776年,吐蕃联手吐谷浑、氐人等外族共二十万大军远征唐朝,大唐胜。
公元777年,吐蕃再次率十万大军攻打唐朝,大唐胜。
公元779年,蜀之战,吐蕃南诏联军十万,再次攻打大唐,大唐再次打赢。】
*
宋
听着这一场场战役,赵匡美不由惊愕,他知道唐后期动荡但不知如此动荡。
“唐朝还是厉害,经过安史之乱后竟然还能打败吐蕃,咱大宋当真比不了。”赵匡美叹了一声气。
“哥,你说咱大宋怎么就这么弱?”赵匡美看向赵匡胤。
赵匡胤……
*
唐代宗,唐殿
听着大唐一次次击退了外族,唐代宗李豫紧皱的眉头终于舒缓开来。
他的妥协是有用的,起码唐朝有能力面对外族,不至于灭国。
唐代宗李豫最害怕的便是吐蕃等外资趁着大唐内乱趁虚而入。
若大唐并外族所灭,那自己则成了大唐的罪人,无言面对李唐的列祖列宗。
*
武周
听着唐代宗李豫当政期间一次次胜利,李旦跟着叫了一声好。
而一旁的李隆基的眉头却没舒展开,听着外族一次次的攻击,他更加理解为何李豫会放任节度使。
同时李隆基在思考节度使产生的必然性,大唐如此扩大版图,而周围的外族又虎视眈眈,两种因素叠加,是不是才是节度使做大做强的根本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