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1 / 2)
,让徐运墨回答慢了两秒钟。窗外的滴水声突然变得异常清晰,与他加快的心跳混合到一起。
他点头,随后闭上眼,抱住夏天梁说睡吧,先别想那么多了。
怀中人不再言语。那个晚上,两个失眠的人假装入睡,只有水管的声音一直没停过。滴答,滴答。
他们都在听。
五月,第三个礼拜,一纸征询通告终于到访。
定了,辛爱路和遇缘邨被划为“两旧一村”项目,将对公房和沿街商户进行成套改造。
第74章 刀鱼大馄饨
辛爱路建筑是上世纪产物,采用的是小梁薄板结构,闯过大几十年,也埋下不少安全隐患,根据综合评估,不再符合现代房屋的居住条件,理应进行改善。
项目打出的口号是“原拆原还”,针对每户落实具体方案。政府对于市区改造一向抱以积极态度,因此由瑞金街道牵头的工作专班随之建立,负责推进辛爱社区的改造征询工作。
不是拆迁拿赔款,部分居民显然有些失望,不过很快转换心情,宽慰自己,有的换新,总比什么都没有来得强。
60天的书面征询启动之后,遇缘邨门口竖起一块牌子,写明倒计时。
遇缘邨体量袖珍,拢共加起来不过七十多户。按照过往经验,协调沟通应该不算困难,可惜倒计时经过一段时间,工作专班的进度并不理想。
原拆原还,要求的是将所有住户迁出安置,等待项目改造完之后,再按需迁回。那么如何让住户拆得安心,回得放心,就是此类项目的重中之重。
对此,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居民们的诉求各不相同:有些是担心回搬之后的户型不理想,对实际套面提出诸多质疑;有些则是家庭户口混乱,一本牵连好几个人,内部事宜难以协调。
然而其中最棘手的,当属高龄老人的去留。这群人本身就行动困难,拆除期间,如何说服他们迁出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之后又该去往何地,生活如何料理,全部都是难题。
工作专班的成员有类似经验,温和解释:所有住户迁出期间,在外租房都会有一定补贴。至于独身老人,他们会找专业的养老院进行对接,以保证每一位的生活质量。
话是这么讲,听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孤寡群体对于这个说法将信将疑,大部分比较固执,表示自己都没几年好活了,哪里受得了这种一来一回的折腾,纷纷充耳不闻,当征询通告是空气。
尤其倪阿婆,一听到要她搬走,哭天喊地,说死也不离开。小谢不得已,每天去做她的思想工作,一讲就是大半天,成果往往是今天可以,明天却反悔了,搞得大家也是无可奈何。
倒计时减一圈,初轮征询的签约率堪堪超过百分之五十。工作专班搜集完意见,开始进行针对性调整,设计户型要调整、安置方式要细化……等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