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1 / 2)
一边回忆,当年方鸿禧最怕的好像不是小家主,是他来着,不过后来误会解除,他们两个反而走到了一起。
果然世事无常,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方鸿禧目送他离开,随后揉了揉腰继续处理公务。
帝师府,蒲听松听完秦时知的话,沉思良久,“先派探子看看情况,安抚好金花等地官民的情绪,让他们尽量组织人揭开拜神会那些装神弄鬼的把戏。”
“另外往那边加派兵力,以防被蛊惑的群众造反起义。”
秦时知很快尽数安排下去。
蒲听松想了想,没打算告诉江弃言这件事。
还有一个月就是县试,不能让他分心。
各县今年参考学子格外多,文院提前开放,让偏远之地赶来的学子在院内打地铺。
据说这也是陛下向文相提议的。
学子们凑在一处猜测今年是哪位大人出题的时候,偶尔也会谈起陛下的功德。
“哪年官兵不是只晓得赶我们走”,一人指了指自己脚底的泥巴,“看不起咱们这帮一边耕地一边苦读想改变命运的人嘞!我们不也是读书人么?”
旁边衣着稍微整洁些的学子搭话,“知道要进考,你家娘子也不晓得给你拾掇拾掇!你搁那书里头没学过么?这文院是当年江、蒲两家共同打天下时留给读不起私塾的寒门的圣地!你就这么大脚一迈用泥巴玷污它?”
“脚底不沾泥还叫庄稼汉?我脚踏实地问心无愧,太祖一定保佑我今年中童生!”
“快拉倒吧!请太祖保佑还不如请太帝师保佑!谁不知道太祖读书不行,要不太帝师也用不着专设个文相出来教习天下!”
“说到太祖,就想到了当今陛下”,另一人也插话道,“当今陛下当真是我等楷模,据说他两岁半跟着帝师大人学诗词,五岁时能吟诗作赋,十岁得大祭司称赞一举拿下诗会魁首,如今陛下不过十六便要参加科举,你见过哪朝皇帝与民同在,关注民生到这种地步甚至亲自下场为我们鼓劲的么?”
“可显着你了!是圣上有才又有德,又不是你!你那么骄傲干什么?有本事怎么没见你中举!”
“中举太难,能勉勉强强中个童生就不错了,至少按绥阳律令,从中了童生开始,性命就是受上面保护的,文相会庇护我们,就摆脱了这条贱命不一样了!”
“是啊,中了童生就是文相的门生,不能随意打杀了!”
“你们还不知道吧?”一个刚进院的人放下包袱,从怀里拿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米纸。
那纸上米糊未干,显然刚刚张贴,就被那人揭了下来,“刚刚两个大兵贴在文院门口的,我想着贴外头你们也看不着,索性拿进来了。”
“上面写的啥?”脚底泥老汉好奇道。
“说是今年考中的学子,也是天子门生呢!陛下在早朝上亲口承诺的!”
※ 如?您?访?问?的???阯?發????页?不?是?ī?f???ω?é?n???????②??????c?????则?为??????????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