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4(1 / 2)

加入书签

夷安任光禄勋,以掌三千卫。

一事为私。

书曰:当年二王夺嫡,皎皎被卷其中,陈唐拉扯间,累受其害。虽无有证据,然皎皎多有感知。虽人死如灯灭,然如今母后尚握凤印在手,前朝又有其父陈卫尉,皎皎终惧之。念君父之故,总愿行孝举。唯望师父谅解尔。

谅解她的恐惧,不得已而谋算。

谅解她为自保,调走范霆以护手足之名,行监督之实。

苏彦抚摸竹简笔迹。

又想齐若明的回话,道小姑娘看见蜜饯两眼放光,又阻阿灿斥他、道其不懂他之所为。而小姑娘自始至终心情朗月,半点不恼丞相。

不仅不恼,还在为自己出宫作解释,还在思政事。

“好好睡吧!”苏彦依旧摩梭字迹,欣慰她的成长,虚白面庞生出温柔浅笑,低声道,“过两日朝会,师父来提案便是。”

*

八月初五,未央宫前殿里,江见月坐在御座上,一如她所料,除了几位格外迂腐的老臣,一口一个此任甚重,一口一个女郎不堪此任,世家和雍凉处对于夷安担任光禄勋皆无有多少异议。

而这日,群臣讨论激烈的是第二项事宜:更改朝会,将五日朝会改为隔日朝会。

这让她真正见识到了世家一派原有多么不遵她。而雍凉旧臣中不少亦是为权罢了。

她登基大半年来,一来养病二来心系凤印,莫说亲自提案,便是上朝都很少。朝会都是由四大辅臣轮流主持。

今日,是她头一回提出议案。待她话落,下头臣子之话便接连而来。

太常赵光道,“陛下,臣觉此举并无裨益。隔日朝会,实在过于频繁,费于往来途中的时辰,用于各府衙办公,可以处理更多事宜。”

“臣附议。”大司农李安亦道,“如今五日一朝会,九卿将五日内所理事宜逐条分析汇总,于朝会时只需稍作商讨,陛下便可决策,如此也不会让陛下多费心力。”

“此言臣亦赞同。”右扶风温敏出列,“臣私以为,如今之际,一切当以陛下龙体为重。臣闻陛下前几日,日暮尚传太医,如今观圣颜,亦是清减许多。故而臣斗胆,望陛下三思之。”

“臣附议,陛下当以龙体为重。”又一官员出列。

“臣附议!”

……

江见月无声望着出列的十数官员,皆是世家门阀的官员,甚至都未许她说一说如此更改的缘由,便直接否决了她。

隔日朝会,原也不是什么大事,亦损害不到谁的利益。

江见月读前郢史册,先郢第三代帝王,便是隔日朝会,然他的后裔即第四代帝王起,更是每日临朝,十分勤政。不过是数十年来先郢帝王陆续贪图享乐,临近的几代帝王有的甚至长达数年不上朝。直到五十年前,方定了逢五举行朝会的制度。

是故,如今从五至二,这些浸淫在先郢醉生梦死中的高门权贵们,自然不甚乐意。

江见月明白,若从“勤政”二字着口,不过三两言的事。这点事她还是有权力的,她根本无需与群臣相商,直接下旨便可。

苏彦同为站北朝南,一时并未说话。

在诸臣反对的这段时辰里,他想明白了小姑娘的用意。她不是非要行此举,若是一定要行,她早已反驳。或者提前与他私下商量,与前头夷安的一样,即便是她自己已经安排好的,但是以防万一,便还是让他提前知晓,亦做帮衬。

这会,她行的是试探之举!

果然,闻她作软的话响起,“既这般,此事容后再议。”

中贵人正要唱喏“散朝”,却见雍凉武官处,亦有臣子出列提话。

提的是月前已经起奏的女帝立皇夫一事。

显然是瞧着今日世家皆反对女帝提议,然苏彦亦一声不发,并未行维护女帝之举,遂借此发挥。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