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3(1 / 2)
会,我观察到两处细节。一处是女帝要求宵禁,路人对她评议并不好。苏彦有些失神,脸色不太好看。这处自然可作他是为女帝不平,闻那些话而愠怒。但是后来他送我回北阙甲第,撩帘观处,乃未央宫方向。虽然他掩饰得很好,神色容在夜色中,但是我还是留意到了,他笑中自嘲,多有失意。”
“自嘲?”
桓越颔首,起身至窗前看那轮满月,“他当初反赵,自是前朝帝主实在昏庸,又有江怀懋大军压城,效忠江氏也没什么。然谁能想到,后续江氏竟是女子上位,他自也扶上去了。可是阿兄,您说他就没半点动摇过吗?女帝离京遇刺,他被御史台弹劾受责,好不容易护住她名声,她自个又爆出来遭人非议,如此接二连三生事,他就半点没有怨言?他那点自嘲,便是信念的动摇。前头闻话生愠,大抵也不是为了维护女帝,多来是为自己不值!”
“你一贯细心。”桓越敲点桌案,“若真是如此,我们行事胜算更大些。”
“不是胜算更大!而是事成之后,我无需担心会因为举事逼他就范而与他离心,不过是带他重新走回世家的道路,而不是女帝的歧途。”桓越一瞬不瞬盯着那轮满月,想象她不久后的残缺模样,“毕竟按照贵人的计划,需在婚礼动手。大好的华堂,要染她的血,想想就晦气!”
“且不论事后事,我们还需稳扎稳打,如今苏氏只是请媒人来纳彩,待我将今日事问过贵人,看是否直接应了,还是再验验苏彦态度。索性明日尚书台关于廷尉的任职即将公告,赵谨没有机会了,会由你堂哥桓赴顶上。”桓起起身笑道。
“这是为何?”桓越转过身来。
桓起笑意愈发欢畅,“今个喝酒,京兆府尹无意露出的消息,赵谨不仅掌不了廷尉职,或许连自身都难保了。你且待明日!”
明月皎皎,苏彦亦归来府中。
他下马车后,提着一盏后来拐去买的兔儿灯,独自走了段路。另一只手中还拎着一碗汤圆,见路边乞丐,便送给了他。
*
翌日早朝,新春伊始,满朝文武来得很是齐全。包括楚王章继在十三那日,已经接领银钱抵京,同大司农顺利交接入库。
这日皆聚汇未央宫前殿。
要议论的事一共两桩,一件是渭河刺杀案的进度,一件是尚书台对赵谨的任命。这两桩事原可以合并为一。
因为天子要求廷尉,执金吾,京兆尹共查,内史和右扶风协助。而前头执金吾楚王章继未归,廷尉处赵谨的任命没有下来,所以由京兆尹主查,其余都是副手担任。而尚书台则在对赵谨进行政绩审核。原本尚书台需要先向苏彦汇报,然苏彦病着,知晓这事后为保进度,遂发令无需经过他,他的一票为赞成,一旦通过直接上达天听即可。
这会是尚书令出列回话,道尚书台已经审核完毕,以予通过赵谨为廷尉的任命。
“如此,还望卿尽心竭力,为国分忧。”殿上女帝开口,眼中全是期待。
“臣,定不负圣意。”
赵谨跪谢,心中欢喜。
自父亲去世,他虽承袭爵位,但薛氏族中事,包括两万薛家军,都染不上半分。从前朝赵郢被世人当作一介爱好机关的纨绔,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到今日江氏皇朝中的臣子,近十年的时间,他终于靠自己上了九卿位。
终于有了同叔父分庭抗礼的能力。
后乃京兆尹出列,回禀调查事宜,然眼风却全在赵谨身上,不免生出两分怜惜。
京兆尹道,“已寻到一些相关疑似证据,尚在审核中,最迟这日晚间便可结论,逮捕疑犯。”
“这般快?”莫说女帝,便是百官都讶异,“那朕且待你的消息。”
如此散朝。
群臣三五成群同赵谨道贺,亦有要他请酒的。他一一回谢,道一定一定。江见月更是退了御辇,在拐入宣室殿的长廊下目送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