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9(2 / 2)

加入书签

赵云惜噗嗤一声笑了,温声道:“这事怪我,是我不够积极,我总觉得,年岁大些再成婚才好。”

以现代人的想法来看,最起码达到法定年龄。

而两个孩子都不到了。

如今倒是正好。

“只要他二人愿意,我自然是没有意见,我喜欢琢光这孩子。”赵云惜直接表态。

张白圭亦点头:“我从未想过自己的妻子不是顾姐姐。”

若白圭退婚,那等待顾琢光最好的结局是青灯古佛,最差的结局是嫁给旁人做续弦,她年岁已长,婚嫁一事,便是噩梦缠身。

顾璘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

*

九月初二是个黄道吉日,赵云惜带着媒人和聘礼,张白圭带着自己一众好友,往顾家去下定。

众人这才知道,他说自己已经订婚竟然是真的,还当是托词,或者乡下妻子太过粗鄙,不肯带到人前。

已经走了流程,成婚一事便顺理成章。

先给家里去信,又请了一个月的假,回乡成婚。

春日莺飞草长。

非常适合成婚的好季节。

村里办酒席,对于大家来说实在熟门熟路。东家借桌,西家添椅,锅碗瓢盆亦不能免。

而赵云惜在这一瞬间,共情了当初吃糙米的婆母。因为她现在也想吃了。

成婚真的很费钱,来来回回,竟然把她攒的家底掏空了。

不肯委屈孩子,那就只能委屈他娘了。

* 罔???????????????f?ü?w?ē?n?Ⅱ?0????5?????ò??

大婚当日,张家台热闹极了。

到处都张贴着状元亲手所书的喜字,显得红红火火。

张镇和李春容笑得见牙不见眼,乐呵呵地跟王秀兰显摆:“本来说是在京城办,但是想着我俩腿脚不方便,这才回乡来,也是忘不掉乡里乡亲的恩情,和大家才是最亲近的人。”

成婚忙乱至极。

张白圭如今是京官,又出身翰林院,深得上峰喜爱,这成婚自然极为排场。

请了府城的几个大厨,办得红红火火。

张家台的乡亲以为,自己能吃上状元郎的酒席,没想到,来的人实在太多太多,身份一个比一个重。

于是大家自发的开始准备席面,帮忙跑个腿,见席面上有位置了,见缝插针的吃上两口。

张白圭穿着状元服,坐在高头大马上,出发往江陵小院去接亲。

林子坳和叶珣跟在他两侧,满脸唏嘘:“不曾想,就连白圭都成婚了。”

几人难免看向一旁的叶珣,笑嘻嘻道:“你年近三十,再不成婚,就要老了。”

叶珣神态自若,漫不经心道:“我身患隐疾不能人道,还是不要成婚。”

他不想成婚。

成婚就要离开现有的一切。

他如何舍得。

几人连忙转换话题,不敢再提这些。

在明朝,寻常人成婚,男子被称为小登科,只要有条件,就能打扮的跟状元郎一样,而女子则凤冠霞帔,极为华贵。

张白圭记了好久的婚礼流程,其中繁文缛节太多了,他在官场上都感到震惊的程度。

他一路前行,远处也有人结亲,瞧着他们人群的繁复程度,便远远地避开了。

待到小院前,张白圭面色柔和,身旁的林子坳连忙放起了鞭炮。

鞭炮声盖过了人们议论的声音。

张白圭这才知道,原来就连江陵中,也对他的婚事如数家珍。

“你是不知,这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