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6 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6(2 / 2)

加入书签

他杀人之前百般忍耐逆来顺受,杀人之后反倒变得暴躁,开始不讲理了,可见这个人物身上也有暗色,被压抑得太狠,爆发出来才会那么猛烈。

而这种暗色的描写在其他梁山好汉的身上也有所体现,它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并不吻合,且书中的很多观念甚至还有局限性,但恰恰增添了人物的真实性,还原了那个年代真实的作品。】

金圣叹频频点头,若非这样,他怎会觉得林冲这个人物写得太狠呢?

许多达官贵人也第一次对水镜里的观点表示认同:“没错,什么官逼民反,这就是局限性!官有好坏,岂能一概而论?

() ”

“好汉好汉,连杀几人的林冲后却如此沉着冷静,可见其根底上也是个十足的恶人!”

对于这些叫嚣,不少百姓却是不屑一顾,林冲的恶都是被他们这些达官贵人逼出来的,林冲恶,他们的行为更恶!

兴化,白驹场。

施耐庵欣慰之余不禁思考:楚姑娘说的局限性是什么,要不也...展开讲讲呗?

毕竟连秦皇汉武都被批评过,他受得住。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为前面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作者以“风雪”和“火”立骨,借林冲由忍到狠这一形象的转变,反映了官逼民反的主题。而像林冲这样的禁军教头尚且被逼得走投无路,广大民众的生存现状又是如何?

小说也以这样一个侧面,展现了北宋末世王朝的黑暗与腐败。因小见大,或许,这就是经典作品永恒的价值。】

【想想也很感慨,当年,面对唐诗这样一座高峰,无数宋人嗟叹不已,叹息前贤不可追攀。后来,宋诗仍旧无法与唐诗并峙,但宋词却另辟蹊径,开出艳绝一朵。

其后,元曲独领风骚,明清小说亦冠绝今古。从文学形式上来说,诗词曲小说,形式一路趋近于俗,可从立意上来说,它们们都无一例外不去追求雅正的题旨。何谓文学?诚于心,诚于人。】

【《水浒传》乃至三国、西游、红楼,同样都是正心诚意的作品。】

画面一转,只见水镜上又出现四个大字:三·水·西·红。

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猛然抬头:!!!!

竟然全都有!

短短四个字激起千层波涛,正主严阵以待,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有不在状况的人茫然发问:“这是......何意?”

下一秒,水镜里传出的声音与这声询问重叠——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本还有所疑惑地杜甫豁地一声站起来,又惊又喜:“这是《出师表》!”

三国。

刘备帐中一片安静,他们再三端详着水镜里人物旁边标注的“诸葛亮”三个字,又使劲看了看旁边的诸葛亮本人,神情恍惚道:“上面的人是,后人扮演的丞相?”

怎么感觉又不像又像的?

但很快他们就无暇去比对演员比正主的长相了,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荀彧、郭嘉、孙策、孙权、周瑜......一个个人物走马灯一般出现在水镜上;

白帝城托孤、桃园三结义、献刀讨董卓、煮酒论英雄、火烧赤壁......一幕幕经典场景如同长卷展现在众人眼前。家国、君臣、忠义、权谋,耳熟能详的戏码被重新演绎。

忽而视野拉开,铺向喧嚣市井,有大汉救护弱女,拳打奸人;有英豪风雪提枪,怒杀仇敌;有壮士身姿凛凛,悍然搏虎......绿林豪杰逞英雄,聚义梁山行天道。

却闻佛号一声,震天作响,石猴出世三界惊

。金甲云靴闹天宫,玄藏领命志西行。天蓬误投猪胎去,卷帘失贬流沙河。师徒四人终聚首,只将大乘佛法求。降妖伏魔真本领,念念回首是灵山。

英雄的故事、豪杰的故事、神妖魔怪的故事竞相上演,令人如梦似幻,众人心中也如雷霆作响,又似海浪翻涌。

顷刻间琴音一脉,抚静海潮,镜中的场景又变幻成十丈软红,有女子含情凝睇一抬首,弱柳扶风,娇花照水。

众人眼前一亮,只待细看美人风流,却不想画面一转,万花入眼,或扑蝶,或眠芍,或折梅,或吟诗,直让人应接不暇。

“真是钟灵毓秀的女子啊!()”

文人墨客由衷赞叹,诗思泉涌,欲待吟咏佳人,却见好景不长,一朝春尽,美人零落,家业散尽,人事分离,茫茫雪色埋葬十丈软红,只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楚棠播放的视频素材均取自13站中经典影视剧剪辑,即使因为四部混剪的篇幅原因,只能放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片段,但演员精湛的演技和剧作考究的台词仍能轻而易举感染众人。

三国。

被开幕秋风五丈原暴击的刘备忍不住悲从中来,那句“悠悠苍天,曷薄于我⒌[()]⒌『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的长叹和着演员憔悴的面容,与五丈原萧瑟苍凉的景象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

同样深受“白帝城托孤”场景震动的诸葛亮既痛心眼前的明主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又遗憾自己到底无法完成兴复汉室之愿。

看了一场三国纷争的曹操又因为一闪而过的兄弟相残的画面怄气不已,再想着他们三方争了一辈子最后尽为他人做嫁衣裳,顿时奇异地觉出几分荒诞虚幻之感。

江东诸人虽然满意自己在后世的形象,但是正看到兴头上视频就切到《水浒传》了的孙权深刻觉得江东的戏份实在太少了!想江东朗朗英豪的风采竟然不能传诸戏文供后人得见,看来作一部《江东演义》刻不容缓。

唐朝。

李世民从让人眼花缭乱的视频里回过神来也深觉有趣:“三国旧事还能这样写,朕今日算是大开眼界。”

后世的生活,挺精彩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英雄之事,谁人不愿传颂?”长孙无忌悠悠然念起先前提到的《临江仙》。

“辅机所言有理。”李世民点点,忽然道,“魏蜀吴三国相争固然精彩,隋末豪杰并起也称得上波澜壮阔啊!”

长孙无忌魏征孔颖达:?

连房玄龄和杜如晦都睁开眼,微露诧异。

李世民在众臣子的注视下含蓄一笑:“众卿以为,《大唐演义》这个名字如何?”

元朝。

杨显之啧啧惊叹地向关汉卿打趣:“人家的三国戏,可写得比你好!”

关汉卿哈哈一笑:“本便写得好!篇篇写得好!”

他们兴奋极了,因着先前已经看过《水浒》的些许片段,这次反倒是另外三部作品更吸引众人目光,人人都有自己醉心的作品人物。

() 水镜之下,杜甫为着诸葛亮的结局伤怀不已;李白觉得水浒英雄义薄云天,多有任侠之气,其中又尤以鲁智深和武松最得他心。

颇通佛理的王维细品着“悟空()”“八戒?()『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悟净”之名,只觉其中俱是禅意;白居易和元稹约定比赛作诗记录眼前奇景,顺便勉励白行简精研传奇,争取也被排成百戏。

北宋。

苏轼百般取舍也选不出心中偏爱,李清照则唯爱那红楼之中或娴静或端庄或娇俏的女子,家国天下、神佛妖怪的男人戏里突然多了这么一部闺阁之书,一闪而过的诗词文句也意蕴深沉,让人读之唇齿留香,她断定这部《红楼梦》比前三个都要好。

“可惜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写得太凄惨了些,曹雪芹真是个狠心之人。”

另一边,晏几道将《红楼》中的婉丽词句记下,偏对那个似痴似傻的贾宝玉印象深刻:

“看起来也是个贵公子类人物,后来却落魄至此,‘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岂不成一句谶言乎?”

明朝。

冯梦龙运笔如飞,将水镜上出现的名字记了一页又一页,也不知是着急还是激动,额上竟渗出汗来。

“《三国》悲壮,《水浒》苍凉,《西游》修心,那《红楼》又是另一种风流!”

他越说眼睛越亮:“先前不觉得,从水镜上的短戏来看,四部之间分明同气连枝,实为一种故事!”

“先生的意思是......?”恰好入府求购文稿的书商迟疑地问。

冯梦龙笑得隐秘,故作深沉:“或许能将这四大名著,都为一部呢?”

书商:......

“写成后请务必将此书稿售与小店!”

清朝。

曹雪芹的表情从惊喜到心满意足再到目瞪口呆,其变脸之速直让一旁的家人瞠目结舌。

“先……先生,您觉得排的,不好吗?”

“没有。”

曹雪芹从牙缝里挤出两个硬邦邦的字。

排得很好,但……

水镜上飘过去的那句“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又是什么意思?!!

()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