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0 章 防盗章(2 / 2)
郑元照一篇《民生艰》横空出世,竟在皇都,再现了当年左思《三都赋》一出,所造就的“洛阳纸贵”。
《民生艰》开局大胆地运用用于祭文中,表示哀痛的四字——
“呜呼哀哉!”
仅“呜呼哀哉”四字,开篇就给《民生艰》的全文奠定了悲凉痛苦、绝望凄哀的情感基调,渲染出人间疾苦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困苦的同情和关怀,以及无可奈何的悲哀的感情。
“呜呼哀哉”一叹已是极为大胆的、前所未见的长诗开篇之举,更妙的是,郑元照紧随其后地化用了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原句。
此一句“呜呼哀哉!哀民生之多艰!”,为下文百姓为权贵所蹂/躏之惨烈做下了铺垫。
郑元照在后文一层层如浪打浪一般,一声高过一声、一句烈过一句的诘问,这将人的情绪逐步推上最高峰而后顷刻点燃引线的做法,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民生艰》全诗一百零八句,共计六百八十字,字字血,句句泪,郑元照的悲愤几乎要破纸而出!令读此诗者,如
亲眼所见受害人泣血,无有不伤心落泪者。
当这篇《民生艰》被呈在湛兮的面前时,他就知道,河朔十姓十三家,注定要被钉死在了耻辱柱上了。
毕竟,以湛兮的眼力,他能判断,这一篇感情深刻饱满的,具有史诗级的恢弘气度,与人生难以逃脱的悲剧主题的,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民生艰》,注定要在这个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光芒万丈,永恒不灭。
但是……
湛兮笑着合上了这篇精妙绝伦的长诗,这依然不是结束。
******
湛兮点燃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舆论战后,无数文人雅士,迁客骚人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各显神通地用自己的拿手绝活,对河朔三镇明目张胆包庇穷凶极恶之罪犯团伙的行为口诛笔伐。
此一役,以棋道天骄谢姼的“绝境”棋局为始,诗中仙人郑元照的《民生艰》紧随其后,谢瑛一曲《悲愤曲》更是令听者纷纷落泪、恨不能拔剑而起,后又有被广平侯都大肆称赞其画工的皇家书院学子崔恪的《采生折割图》更令所有见此画者,无不为其血腥与恐怖而惊恐万状的同时,又生出决绝而彻底的毁灭之心……
诚如湛兮所言,手中掌握了笔杆子的文人们,应当成为天下良心所在,因为他们手中的笔,可化作指令天下风云之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文人群体绝不是完美的存在,但很多时候,在大雍朝这般的封建王朝,他们确确实实是最头铁的一个群体。
因为“舍生取义”的传统价值观导向,他们从不畏惧个人的生死,哪怕对方再如何权势滔天、再如何身份贵重,他们也照样敢骑脸一顿凶猛的输出!
人生除了死生之外,再无大事。
只要不畏惧死亡,你将会是无敌的!
王侯又如何?笔杆子挥舞得好,帝王都能拉下马!
在湛兮的暗中操纵之下,文人集团在各显神通之后,带领着大雍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的人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没有硝烟的旷世之战。
终于,在舆情汹涌、群情激奋之下,身为格外仁慈的皇帝,永明帝终于及时站了出来,表示愿意给河朔三镇一个月的时间清理门户,给天下所有老百姓,交出一个满意的答复,并将大理寺少卿鱼知乐完完整整地送回来。
此一举,堪称是民心所向,天下同归。
可是……湛兮还是觉得有点慢。
一个月的时间?呵,那是姐夫太过宽容,在湛兮看来,这群人……他们不配。
于是,一条消息悄无声息地流传了开来。
有豪商巨贾也深感自己应当尽自己所能,为百姓们做点什么,于是他们表示要集资给受害人攒路费,送受害人到河朔三镇去,亲自去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消息成功流传开来后,幕后黑手湛兮但笑不语……
古有城门叫阵,今有城门喊冤。
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战争。
这才叫,真正的,骑脸输出!
******
紫微城,武德殿。
太子无奈地看着原本好端端坐在棋局前的弟弟,如今已经如坐针毡地又是跪又是爬,扭曲着乱七八糟的姿势,又像是猴儿似的在抓耳挠腮。
“想不出来就不要想了。”太子劝道。
“不行,”二皇子头也没抬,“那什么,小舅舅说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怎么能轻易言弃?”
太子看着弟弟直叹气:“於菟啊,你这也不算是轻易言弃了。”
这都好几日了,怎么能算是轻易言弃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