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1 / 2)
9
闻言很想在床上躺一天,把这一天熬过去。
但是不行,今天也是沈魄转系的头一天,他要是还不去,晚上沈老爹回来估计就要揍人了,闻言不确定到时候挨揍的是自己还是沈魄本人,为免皮肉之苦,他还是认命从床上爬起来,老老实实洗漱吃饭,坐上司机小吴的车,在沈太太期待目送下,生无可恋走向学校之路。
在这个时代,崇洋媚外不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大部分知识分子是真的相信只有西方文明能够拯救积弱积贫的国家,甚至有人提出过废除汉字,还得到不少赞同。
有条件的家庭都会优先考虑送子女出国留学,因为只要留洋回来就等于镀金,能得到更好的待遇,只有不舍得子女远渡重洋,或条件没那么好的,才会选择国内上学。
沈魄明显是属于后者,他不求上进,家里可能也不想再出第二个沈大哥,就由着他去。
在车上,闻言问了小吴不少关于学校的事情。
他不怕露馅,因为沈魄本尊对自己学校也一无所知。
连小吴知道的都要比沈魄多。
“少爷,转系手续老爷都找人给你办好了,今天第一节课就是中文课,是系主任秦山先生的课,课本就在你旁边,你可以先翻翻,据说这秦先生很严厉,你可别第一天就撞人家枪口上了。”小吴一边开车,头也不回叮咛道。
闻言:……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当了一个学期的老师,闻言对老师的心理也有些心得。
像沈魄这种不学无术的转学生,最适合拿来当第一个提问教育的工具人了。
他二话不说,赶紧先拿出课本。
一翻开,闻言沉默了。
全是竖版繁体字。
虽然他也不是看不懂,但阅读习惯不同导致阅读时间加倍,等抵达目的地时,闻言根本没翻几页,整个人还是晕乎乎的。
算了,破罐破摔吧,沈魄丢脸关他闻言什么事?
虽然佣人已经提前叫醒闻言,但等他赶到学校,发现自己还是来晚了一点——因为秦主任有个习惯,就是提前到达教室开始点名,学生们都知道他这个习惯,每逢秦主任的课,大家会提前一点到——而沈魄并不知道,于是倒霉的就变成闻言。
学生们看见闻言出现在门口,目光纷纷投过去,想看看是哪个不开眼的敢公然挑衅秦主任。
闻言硬着头皮:“老师好。”
秦主任头也不回,好像压根没看见他。
“今日我要讲的一篇,是创作于十三年前的小说,想必你们都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正是在那样的背景下,这篇小说应运而生,给当时社会带来了震动。一些喜欢阅读的同学,应该已经读过,希望你们能够回答得出我的问题。”
秦主任自顾说话,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字。
药。
闻言站在门口,仿佛重回小学时代调皮捣蛋被老师罚站。
他催眠自己,这是沈魄的身体,于是也不觉得尴尬,甚至开始想神游物外。
然后,闻言就被点名了。
“这位新同学,你来说说,鲁迅先生当年写下这篇小说时,是想表达什么?”
秦主任捏着手里的粉笔,精准无误指向闻言。
教室里的目光再一次齐刷刷望过来。
闻言:……
他怀疑自己要是回答不出,下一刻那粉笔就要扔在他脑壳上了。
“呃,表达普通人对革命的麻木?”
幸好对方提问的不是什么冷僻文章,好歹这篇小说也是在闻言九年义务教育里的内容,他又是教语文的,猝不及防也能回忆起一些。
他见秦主任不置可否,以为是自己说得太肤浅,想了想又接着说。
“革命者被杀头,围观群众却只是看个热闹,甚至争先恐后拿着沾血的馒头回家治病,这一方面看是他们的麻木不仁,另一方面其实也可以看作革命者与普通人的隔阂,普通人不知道革命者为谁革命,也不知道革命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依旧看不到希望,那就是个跟自己无关的人,他们肯定只关心自己的血馒头能不能治病,这才是眼前的切身利益。”
闻言心说这次字数够多了吧。
谁知道秦主任还是没放过他,反倒继续提问:“这么说你觉得革命者死了也是白死?”
闻言:“他的出发点肯定是高尚的,也能让一部分人震动,起码作者鲁迅先生就为之震动了,但光一小部分识字的人被触动还不够,他想革命成功,就得千千万万的人也能理解革命的意义和目的。”
秦主任:“但现在中国四万万人里,还有很多不识字,他们只关心自己手里的血馒头,怎么可能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闻言想也不想就道:“所以要深入基层,告诉群众革命的意义是什么,美好的生活听上去虚无缥缈,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但如果告诉他们,如果革命成功,他们就可以分到田地,不用再被地主剥削,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劳动得到应有的报酬,而不是在工厂里没日没夜地干,却只能拿到很少工钱……”
他越说越溜,却在撞上秦主任古怪表情时心头咯噔一下,声音不觉小了下来。
秦主任好像在说:你一个资本家的少爷在说地主剥削,就好像老虎在怒斥豺狼吃人。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闻言。
闻言:“我是沈魄,今天刚刚转系过来的学生,对不住,教授,下次我不会迟到了。”
秦主任:“去坐下吧。”
闻言如获大赦,一溜烟跑进去,随便挑了个不靠前排的空位坐下。
旁边还有人,是个年轻男生。
见他在看自己,闻言冲他点点头,然后翻开书,认真去听秦主任讲到第几页了。
对方见闻言反应轻描淡写,反倒忍不住主动搭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