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0章 不想走(霸王票+18)(1 / 2)

加入书签

如今天气日暖,秦鱼是在一处水边与齐商相见的。齐商按照规矩给秦鱼行礼。

不远处有护卫在盯梢,侍从给两人上了蔬果茶点之后,就退开两步,站在秦鱼的身后,看似是贴身伺候,实则是监视,想听齐商与秦鱼说些什么。

齐商非常不高兴,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紧紧盯着那个侍从,直到看的那个侍从给他跪地求饶还不放过,气愤道: “赵王是信不过我吗?竟然公然派遣奴隶来监视我,既如此,赵王何不自己现身,旁听我与安平君对话呢?"

那个侍从的额头都要磕破了,齐商对自己的随从道: “你去禀告赵王,就说有宫人欲偷听我与安平君的对话。"

随从快步离去,这个侍从身体抖的跟个筛子似的,满头满脸的冷汗,看着马上就要昏厥过去了。秦鱼对此视而不见,齐商也闭目养神,等到赵王的回复。

没一会,就有赵王身边的一个侍人带着两个高壮宫人前来,侍人对齐商客气道: “我王并未派遣宫人前来贴身伺候,这个宫人,定是别人派遣来的。"

齐商也不问这个宫人到底是谁派遣来的,只是缓了神色,对侍人道: “原来如此,倒是在下误会赵王了,您回去,一定要替我向赵王道歉。"

说罢,就着半跪的姿势向着赵王所在宫殿的方向行了一礼。

那两个高壮宫人像拖死狗一样将那个宫人拖走了,侍人也走远了,离开的时候,甚至将周围的侍卫都喝退了半里地,给齐商和秦鱼流出足够的说话空间。

齐商见周围终于没人了,对秦鱼叹道: "让安平君受委屈了。"

秦鱼: "恐怕是赵王怕我离开吧,除了见人言语不方便,倒也没什么。"

又开玩笑道: “赵王对齐国很礼遇。”

齐商笑道: “齐国有粮有兵,又与赵国相接,赵国想与齐国合纵交好,自然要客气一些。”

秦鱼: “那么,齐国是打算与赵国合纵了吗?”

齐商: "不,我国太后已经拒绝与赵国结盟了,之所以消息还没传回赵国,是因为虞卿还在齐国,想法子说服太后。"

秦鱼道: "那齐国,是打算隔岸观火,不打算参与列国相争了吗?"齐商笑

道: "不,齐国打算与秦国结盟。"

秦鱼笑了,齐国的这个决定,秦鱼并不意外,毕竟,秦国可没少在齐国用金子呢。秦鱼: “孤可以保证,齐国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闻弦歌而知雅意,齐商笑道: “小人自然是知晓的。”

齐商说了齐国欲代替楚国,与秦国做独家生意的意向。

做生意嘛,跟谁做不是做?别说齐国愿意与秦国站在一起,就是齐国只表示他们对谁都不会出手,只冷眼旁观,秦鱼都会答应下来与齐国的贸易往来,毕竟,之前秦王的最低预判标准,也只是齐国冷眼旁观不参与而已。

两人谈好结盟之事,又就贸易往来清单“据理力争”了一会,双方在帛书上签字画押,齐商才笑道: "小人来此,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

秦鱼: “哦?是什么任务?”

齐商: “奉我国太后之命,助安平君脱困。”

秦鱼: "条件呢?"

齐商: “来日秦欲攻齐,请安平君替齐国转圜一二,不要让秦国攻打齐国。”

秦鱼沉吟半晌,回答道: “孤只能保证,在齐太后在世的时候,秦国不会攻打齐国。”

齐商想了想,点头答应道: “可。”

诸国签订盟约,向来只约束双方签订盟约的君主,等一方君主去世之后,就代表盟约自动作废,要是还想盟约继续,就需要继任者再与之签订新的盟约了。

既然是齐太后主政,她与秦国签订的盟约,等她去世之后,自然就自动作废了,这是战国时代通行的规矩,齐商表示理解。

齐商又问: “君可有打算何时离开邯郸,需要吾等做什么吗?”

秦鱼: "你是怎么打算的?"

齐商: “我可以邀请安平君到齐国—游,有赵国想与齐国结盟的迫切意愿在,赵王很有可能会同意您与小人一起归齐。"

赵王同意放秦鱼离开邯郸去齐国,齐国也没说一定会答应与赵国结盟,属于纯赚,赵王若是不同意放秦鱼去齐国,齐国就可趁机拒绝赵国的结盟了。

无论赵王同不同意,齐国都不会吃亏的。

秦鱼笑道: "你可是给赵王出了一

个难题。"

齐商:"这位国君,难题原本就很多,也不差小人这一个。"

秦鱼道: “我的打算是,向齐国购买粮食十万石,然后分给赵国百姓三万石。以此换赵王放我离开。"

齐商倒抽口气,十万石粮食,不说秦鱼能不能拿的出这么多钱财,就是齐国,能不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粮食,还是两说呢。

齐商: "小人也会尽快将此消息扩散开来,让所有的赵人都知道您的决定。不过,给赵国百姓的太过了,这三万石,能分到真正需要的庶人手里的,能有十分之一就不错了,更多的,肯定是被人中饱私囊了。"

秦鱼笑道: "这不正好?想来,赵人应该是有自己分辨好歹的能力的吧?"

赵国的庶人们,要是知道,原本可以分到他们手里的救济粮,都被赵国的贵族们贪污了,他们会怎么做,秦鱼很期待。

齐商却是不大看好: “庶人愚钝,几乎是没有分辨能力的,君这三万石粮食,恐怕要打水漂了,不值当。”

秦鱼: “值不值当的,做了才会知道。”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