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7 章 定祖制(2 / 2)

加入书签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三十六岁。自长孙皇后生病以来,李世民是费尽心思想让长孙皇后好转,为此下诏修复天下名胜古寺三百九十二座为皇后祈福,著名的善寂寺,修定寺便在此列。】

【但就像长孙皇后早年病时和太子李承乾说过的那样,生死有命,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对于李世民为她建寺甚至不惜大赦天下的事,长孙皇后是不认同的。一代贤后就这样香销玉殒,李世民自是痛不欲生。临终之前,长孙皇后依然为李世民着想,请以山为岭,不须起坟,无用棺椁,一切皆以薄葬。一向爱重妻子的太/宗不仅听从,更下诏将其作为祖制,以传后世。从此开创了唐朝以山为陵的先河。其后太/宗命令阎立德营建昭陵。就我们现在所知,那些个帝王陵墓已知位置没有被挖的,都是依山河而葬。】

所有激动的气氛随着沈悠最后这句话,无端让人如鲠在喉,没有一个皇帝希望自己的陵被人挖了,沈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让他们往后都依山陵而建?

【长孙皇后不仅以自身之死改变唐朝的帝葬制,在最后,她依然为大唐江山着想,彼时的房玄龄被李世民免职回家,长孙皇后为房玄龄求情,请李世民勿弃之。更再三恳请李世民不要重任长孙家。长孙皇后对外戚之事一直以前代为鉴,临终前仍然不忘嘱托丈夫不要给予她的家族太多。】

【在长孙皇后看来,自己的家族有幸结为皇室姻亲已经是很大的荣幸了,但他们并非都是才德出众之人却身居高位,所以很容易遇到危险,想要长久无忧,就不能让他们担任要职,只需要以外戚的身份觐见,就已经是极大的幸事了。可惜这一点李世民没有做到,长孙无忌也确实如长孙皇后所料的那样,

最终葬送长孙家。】()

?本作者行而不辍提醒您《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这个说辞让李世民那已经夺眶而出的眼泪都戛然而止,太爱了?为什么太爱了会让他的观音婢早逝。

【之前已经说过了,女子过早生育伤身,生产本来就是鬼门关里转的事实,长孙皇后生了多少个孩子?七个,三子四女,几l乎从有载的孩子出生时间可以看出,几l乎是一年一个,长孙皇后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生孩子的路上。身体亏损都尚未补上,再育再生,还得为李世民操劳?孩子的孕育都是母亲的心血,长孙皇后这么一直猛生猛生,身体能撑得住才有鬼。】

李世民!!!他,他,他,他不知道,他不知道。

一时之间,李世民慌了,慌得赶紧捉住长孙皇后的手,长孙皇后连忙握紧他的手道:“陛下,无事。”

她的安抚让李世民在这一刻稍安,但想到长孙皇后的身体竟然是因为生育而有损,李世民能好吗?

能好才有鬼。

【多子多孙是为福,谁人不是那么想的。可是对于女子来说,每一次生育都是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更别说在那样一个普遍认为女子生孩子痛苦是正常的时代,女子不能拒绝生孩子,更要承受着外面的各种各样的压力,男人更是天经地义的并不觉得女人为了生下孩子丧命而有什么了不起的。有甚之或许更认为是女人无用。】

【唉,世间的种种恶意不愿意再多说了。长孙皇后死得太早,早得让人惋惜。但凡她要是活着,或许李承乾和李泰这么一对一母同胞的兄弟就不会斗得你死我活。】

长孙皇后的心一紧,她的孩子,她的孩子,终是走上相争的路。是她的不是。

于隋文帝时的窦氏来说,听到有些命运依然朝着同样的轨迹而行,心下是沉甸甸的。她的孩子,终是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成为了敌人,而且是不死不休的敌人。

一眼扫过躺着昏迷不醒的李渊,窦氏微拧了眉头,果然男人永远只想着利于自己,从来不在乎儿女吗?毕竟没有了这个儿子,他依然还有别的儿子,李渊并不缺儿子。

窦氏的心未必不冷,但她也明白,天幕所说的那个李渊,和如今这个李渊并不一样。那时候的她已然死去,无能阻止李渊做任何事。而如今,一切也都变了。他们一家人如果不能团结一心,李家的难关他们过不去,也就用不着再说什么以后了。

也罢,有些账,往后再跟他算。

窦氏心中下定决心,非要揍上李渊一顿不可,若非他这个当爹的无能,能让他们的孩子兄弟相残?

同样无能的李世民......好想跟亲娘说一句,这真不是无不无能的问题。

【但历史没有如果。长孙皇后去后,长孙皇后出殡,李世民“亲临宵载,义追深远”,更亲自为长孙皇后撰写碑文。之后太/宗又做了件前所未有之事。他认为仅是在寝宫陵殿安奉皇后并不够,于是命人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宅舍,令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入葬元宫,唐高宗李治希望继续保留栈道起舍,却被大臣谏止,理由是,按照旧例,只有寝宫安养供奉之法,而无陵上侍卫之仪。可见这种在寝宫陵殿之外再修宅舍对已逝之人供养如生方式,为李世民首创。在李世民心里,长孙皇后永远是活着的。】!

()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