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62 章(1 / 2)

加入书签

既然是特色,宋老三现在也不缺这点饭钱,出来走一趟,全当是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了。

他道:“那就给我来一份吧,再上两个招牌菜,加两个馒头。”

宋老三不会说官话,一口外地方言,店小二便知道他是从外地来的,一看对方好说话,又热情的给他推荐了两个招牌菜,看对方都应了,高兴的下去传菜。

一顿饭吃完,已经过去半个多时辰了。宋老三吃的顶饱,还别说,人家这客栈里做的小鸡儿炖粉条就是好吃。粉条吃着滑滑的,配上炖的浓郁的鸡汤,把软乎的白面馒头泡到这汤里面就着粉条吃格外的香。

没想到这偏僻的地方竟然还有如此美食!等他到了地方一定要跟儿子说一说这道菜。

吃完饭,他在房间休息了一会儿,就出来赶路了。

到城门处问了城门口的士兵去府城的路,他又驾着骡车一路朝着肃昌府城赶去。

宋老三迟迟未到府城,这边陆清和宋声心里都有些担心,怕他在路上出了什么意外,每天一大早就让韩青他们到城门口盯着点。

又过了两天,宋老三终于到了肃昌府的城门口。

一看这城门处的城墙有些破败,不知多久没有翻修过了,整个透着一股荒凉。宋老三叹了口气,儿子在这里当官肯定也捞不着什么油水,日子估计过得也清贫。

进了城门就好找了,直接去问守城的士兵府衙怎么走就行了。

而在城门口一直盯着的郑昀眼尖的瞧见进来一个驾着骡车的人,虽然蓬头垢面胡子拉茬的,但看着就像是宋三叔。

他快步走上前,仔细一看还真是他。

郑昀十分高兴,赶紧迎了上去,热情的喊道:“三叔,你可算到了!”

宋老三一进城门正准备向士兵打听府衙怎么走呢,就被郑昀叫住了。

“小昀,是你啊!看见你那就方便多了,我还寻思着问一下府衙怎么走呢?”宋老三前面去过京城,也算是出过远门的人了,这次出远门他倒不害怕了,嘴长在自己身上会问路就行。

不过这会儿看到郑昀,他心里更有底了。有他在,直接就能去见儿子了,还问啥路呀!

郑昀接过他的骡车,帮忙赶车,宋老三则是坐到车橼的另一边,顺利的赶到这里,这会儿总算松了口气。

郑昀一边驾着车一边道:“老爷前几天收到了家里寄来的信,说是您过来了,算算时间,应该也到了,迟迟没见您人,免不了有几分担心,这两日就让我和春生几个人一直在几个城门口守着呢!”

“也是巧了,您从这个城门进来的,刚好碰见您。”

宋老三笑了笑,说道:“这有啥可担心的,咱们大景这两年治安好了不少,我都是走的官道,出不了事儿。就是这板车不顶跑,走到半路还坏了一次,耽误了点时间。”

“好在您是平安赶到这里了,姥爷和夫人这下能放心了。”

宋老三心态好,一般不往心

里放事儿,这会儿沿路走来,看到府城里这般荒芜的景象,眉头微微皱起,悄悄打听道:“小昀呐,这是府城吗?咱们会不会走错了?这地儿咋还不如咱们宛平府呢?”

郑昀笑了笑,“三叔,这里就是肃昌府城,我们刚来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这地方偏僻,土地有一些贫瘠,听老爷说每年的税收都达不到最低标准。不过老爷很厉害,您都不知道他才来几个月,干了多少事情!”

尤其是在平安县做的事情,还有前一阵子把原来的梁知府赶下台的事情,郑昀恨不得竹筒倒豆子似的把这些全都讲给宋老三听,一边说还一边带着十分骄傲的语气。

“三叔,您别看这地方贫瘠,但老爷说了,地方越偏越贫,越容易发展,也就越容易做出政绩来。您还不知道吧,前段时间老爷弄出了一种叫做粉条的东西,口感特别好,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都快成咱们当地的特色了。”

一说起粉条,宋老三听着有些耳熟,这不就是他在安阳县的时候吃的那个粉条吗?他还以为这就是当地的土特产呢,原来是自家儿子弄出来的。

宋老三与有荣焉,夸道:“我儿就是聪明,这脑袋瓜子随我。”

郑昀尴尬的点了点头:“……”

从城门直接去了宋府,一路上大概走了半个多时辰才到府门前。

陆清这两日在家里没出门,就怕宋爹啥时候过来了,他得把人安顿好。

等到下午晚饭前,宋老三终于到了。郑昀敲开门,宋老三打量着这座宅子,笑呵呵的说道:“不错不错,这宅子看着敞亮。”

陆清一听说宋老三到了,赶紧出来迎接。看到人进了院子,他拉着宋老三的手关心道:“爹,您可算是到了。这两天急死我跟相公了,这一路上没出什么事儿吧?身体可还好?”

宋老三拍了拍他的胳膊道:“没出啥事儿,我好着呢,你们不用担心我。这不是赶的板车在路上坏了吗,那个轮子陷在泥地里出不来了,当时路上又没啥人,好不容易来了几个人帮忙把车子给推了出来,我又花了一番力气才把它修好。”

“要不是收到家书,我跟相公都不知道您过来了。没事就好,您饿了吧,我让人打盆水你先洗洗脸休息会儿,我这就让刘姑姑做饭。”

也快到做饭的点儿了,刘姑姑十分有眼色,一听这是大人的亲爹来了,不等陆清发话,她就自觉的去了灶房准备做晚饭了。

宋老三前两天是在客栈梳洗过的,只不过又赶了两天路,这胡茬又长出来了,头发也乱了,是得好好梳洗一下。

不过这先不着急,他这一趟来拉了个板车,上面放了不少东西,都是走之前张杏花还有大嫂二嫂给准备的,全都是让他帮忙带给宋声和陆清的。一路上走了两个多月,他愣是把这些东西看的好好的,顺利拉到了地方。

他走到板车前,从上面搬了一个麻袋下来,说道:“这是你奶奶呀,给你们专门准备的炭,全都是上好的银骨炭,天冷了,怕你们冻着。”

说完又搬了另外一个袋

子下来,“这个里面装的都是新鲜的棉花,全都是今年咱们家自个儿种的,今年种的多,是你大嫂帮忙给装的。”

“还有这个,这是你大伯母弄的腊肉,这一路过来天气也冷,腊肉能放,应该没坏,等会儿你让人拿出来瞅瞅。”

“这个是你奶奶他们估摸着团团和圆圆的个头,给他们做的小衣服。都是新的,买的布料也都是好布,上面还绣了花样,我瞅着挺好看的。”

陆清接过这个装衣服的包袱,打开一看,里面各种小孩子的衣服都有,有蓝色的,青色的,还有几身红色的,衣服的针脚细密,上面还有漂亮的绣花,一看就是用心做的。

宋老三这小小的板车上塞了不少东西,接下来他又从上面拿了好几样东西下来,都是从宋家村那边带过来的。

陆清看着看着鼻子就酸了,离家这么远,难为家里人都还惦记着他们。

宋老三把板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后这才去洗了把脸简单收拾了一下。

他没着急去休息,而是跟着进了屋里,其他事情不着急,得先赶紧让他见见两个宝贝孙子。

怕自己的胡茬扎到他们俩,他还特地让郑昀嗯给找了个刮胡刀来,简单刮了一下胡子。

一进屋,看到正坐在小方桌前规规矩矩拿着笔写字的团团和圆圆,宋老三快步走上前,咧开了嘴:“阿爷的两个小宝贝哟,还认不认得阿爷啦?”

团团和圆圆已经三岁多了,自然认得这个阿爷。宋老三一过来,两个孩子就放下了手里的笔下了小凳子,朝他扑了过来,嘴里甜甜的喊着阿爷。

宋老三一边搂着一个,顿时心花怒放。这一瞬间对他来说什么儿子啥的都不重要了,他的两个孙子才是他最珍贵的。

特别是圆圆还是个嘴甜的,一声声阿爷叫的宋老三浑身舒畅,高兴的合不拢嘴。

圆圆在旁边奶声奶气的说:“阿爷我好想你!阿爷累不累?阿爷有没有给圆圆带好东西?”

宋老三一听他说这话,嘴角的笑容咧的更大了,这小机灵鬼还知道问他要东西,但他一点都不觉得不好,反而很喜欢这股子机灵劲儿。

他从怀里掏出了两个绣着小虎头的荷包,里面塞了几个金豆子。

金豆子可不得了,那可是比银子还要值钱的东西。还是用精致的虎头和包装着,一看就是提前准备好的。

“这是阿爷给你们攒的小金豆,看看喜不喜欢?”宋老三笑呵呵的说道。

“(⊙o⊙)哇!团团好喜欢!好喜欢阿爷!阿爷棒棒!”圆圆毫不吝啬的夸道,各种好听话不停的往外蹦,宋老三被他哄的嘴角都没下来过。

团团刚端了一杯茶水过来,他嘴巴不滑,但知道端茶倒水,十分懂事。

看着弟弟从阿爷这里哄过来的小荷包,他小小年纪在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弟弟这张嘴也不知道还要骗多少人。

接过宋老三给的荷包,团团奶声奶气的说了声谢谢阿爷。

宋老三看着老大年纪小小的就这

么稳重,还这么懂事,更欣慰了。把两个孩子抱在怀里,一边一个腿上坐着,旁的啥都不管了,就在那儿跟两个孩子聊天,他自己也开心的像个孩子。

陆寻在旁边看着也露出了笑容,他从屋里出来了,让他们爷孙三个人好好说说话。

他出来之后则是帮着陆清清点宋老三带过来的东西,这一看东西还真不少,直到这一路上路途遥远,宋家的人往车上装的东西全都是低温下容易储存的,所以即便是拉到这里也不会坏掉。

这会儿是十一月,天气已经冷了下来,屋里开始烧炭了。这边最好的炭也没有他们家烧的银骨炭好,宋老三带过来的这一批炭刚好派上用场。

棉花就更不用说了,肃昌的土地不适合种棉花,不过这里有卖棉花的,但价格非常高,一般只有城里的富户才有钱买得起。

宋老三带过来的这一麻袋棉花装得十分瓷实,套两床被子都足够了。

他们在这边收拾着东西,刘姑姑在灶房做着饭。今天晚上的饭菜得做丰盛一些,大人的亲爹来了,肯定得整一桌好的,最好再配一些当地的特色菜,她心里一琢磨就有数了,把需要的食材准备好,就开始烧火做饭。

郑昀回来之后又出去了一趟,先是去了一趟衙门,告知宋声他已经接到宋老三了,然后去了另外一个城门口,跟春生和韩青他们说一声人接到了,不用在那等着了,把人都叫回来。

宋声一听人接到了,这一路上没出什么事,他心里这才松了口气。在衙门忙了一天,下午他提前回来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