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8. 科举制度的确立(1 / 2)

加入书签

明, 天顺五年。

明年就满十八岁的张任正在跟父母告别,因为他想去游学一年,等明年的时候刚好去洛京参加科举考试。

天顺三年的时候, 陛下就正式颁布了科举制度。日后天下取才,不再施行举荐制度与梁的太学入仕制度, 而是依托于科举,在大方向上,科举又分为武考跟文考。

武考不用考文、数与格物三门试卷, 但有专门的兵策试卷与体能考试。而文考则刚好需要考文、数与格物三门, 体能也需要考, 但体能要求不严格。

当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后,民间读书人就都有了相对公平与公正的一个上升制度,某些程度上也削弱了世家、豪门对权力的垄断,好处是肉眼可见的。

民间自诩有才之人自然大为欢喜,张任就是其中之一。

有优点的同时, 坏处也有。

如果全部考文,会导致民间文风大盛, 从而重文抑武。一个国家势必要文武并行, 若是没点血气自然不行。另外文考的内容绝不能卡死,否则天下文人的思想太过僵化,这点也不妥。

最终,李昀定下了文、数与格物。

如今叫李氏数字的1234早已推广,最基础的算数现在都是四方书院的必教课。至于格物,其实就是化、物跟地理, 这门格物说白了就是一个综合卷。

因为科举刚刚施行,加上天下读书人对数跟格物之前接触不多。所以目前科举,这两门科考的内容相对简单, 占比分也较低。

等以后,李昀是会将这两门的占比分不断提升。

再过个十来年,李昀想下面的人努努力,把蒸汽机给他搞出来。现在跑得慢或者容易坏都没关系,先把蒸汽机车在轨道上开起来嘛。

只是现在的天下之人没人知道李昀的打算跟设想,不过就眼前,因为李昀的科举以及有不少人的人生际遇开始发生变化。

比如此刻的张任。

“娘亲,阿爹,别送了啊。”

这会儿正是入夏的时候,张任父母都穿着短衫,俩人擦了擦,依旧殷切嘱咐着,“你自小力气大,还跟乡里的老英雄学了军队里的招式,出手容易不知轻重。所以你要切记,出门在外要与人为善,不要随意跟人动手。

就算有的人说了你,打了你,你就只管告官去。咱们大明的皇帝陛下是个圣人,如今各乡各县都是为民做主的好官,你要是不理亏,县官大老爷会给你做主的。”

老英雄就是原先入过明军的士卒,有些士卒在战场受伤残疾后只能退伍。这些伤残退伍军人除了有一笔不小的安家费外,他们的税收、子女入学四方书院等费用都会减少不少。

逢年过节,三老、县小吏、文书等,还会拿点礼品过来慰问。因此乡中村里没人看轻这些残疾退伍兵,不少还因为敬重就叫他们老英雄。

他们这村里就有一个。

因张任颇有力气,练武比较有天赋,那个老英雄索性就教了他一些把式。

这会儿,张任想着昨日告诉师父他要游学后,师父给了他一两银子,还说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出去走走。

心中感动之余,也对自己母亲说道:“我晓得,要是动手有了犯罪记录,我这武科举也考不了了,我心里有数。”

张任母亲笑着拍了拍儿子肩膀。

这儿子出生时就特别重,后面更是吃得多长得也快。

真是万幸他出生那会儿,圣皇陛下已经给他们分了田地了,要不然这小子哪里养得活。

如今还不到十八,张任母亲拍他肩膀就要踮起脚才方便。

母亲话音落下后,父亲又说道:“给你的钱你放好,出门在外,不要大手大脚,衣服穿得差一些没关系,吃的东西不够好也没关系,但一定要吃饱。还有,外面的人你也不要随意轻信,老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晓得。”张任没一点不耐烦,老老实实听着父母的嘱咐。

一直等天上的日头彻底升起,日光晒得人发烫,张任父母才示意他去吧。

这是张任第一次离家,昨晚他还十分期待未来一年的游学生涯,可此刻真走出了百来米远,张任又没由来有些发慌。

“石头,石头等等。”

张任顶着太阳走在干燥的路上,心慌时恰好听到有人不断在叫他小名。一扭头,张任就看到是他娘亲。

“娘,你怎么来了?”

他娘跑得浑身是汗水,看张任停下脚步,他娘又快跑几步,到了跟前向张任递过去了一个草帽。

“这拿着,太阳太晒了。”

张任闷闷地拿了过来。

张任娘亲又把手中提着的一个荷叶包裹的东西递过去,絮叨道:“这是早上烙的饼,我和了好几个鸡蛋,香得很。刚才就要给你,一时竟然忘记了,你拿着吃。”

沉默了会儿,张任娘亲有道:“武科举娘希望你能考好,可你师父也说了,外面的能人、强人很多...这要是一时失利,你别多想,只管回家来。现在日子好过,我跟你爹再攒攒,到时候请个专门的师父教你。”

张任鼻子一酸,差点要哭出来。

张任母亲摆摆手,“走吧,走吧,外面走走看看也好。”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