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8 章(1 / 2)

加入书签

办法确实是沈聿想出来的,他看待问题的角度与赵淳不同。

短期来看,禁止田产买卖可能会饿死人,从长远角度来看,严重的土地兼并会饿死更多人。对朝廷来说,勋戚权贵、士绅大族拥有特权,所占土地皆不纳税,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少,却要承担繁重的赋税,承担不起就卖田卖地,流离失所,变为流民,朝廷也会被这些蠹虫毒瘤一点一点的掏空。

粮船到来之前只有硬撑,因为这世上大部分解决困难的方法,是在坏与更坏之间做选择。

至于大户预付给百姓的钱,赵知县有一百种办法让它打水漂。损是损了点,有些黑吃黑的嫌疑,不过大户们一心发国难财,囤积居奇、侵占良田,也怪不得官府下黑手。

……

说句好听的,赵盼不像怀安那样机灵会变通,说句不好听的,赵盼不如怀安脸皮厚。

一直到月底,两个小伙伴都没有再见面。

因为赵盼同学很忙,天天忙着跟赵知县掰扯买卖田产的事。

他觉得老爹这种行为对富人很不公平,富人和穷人都是您治下的百姓,应该一视同仁,不该区别对待,县衙的粮仓里明明还有粮食,为什么不开仓放粮?反而将矛头指向合法买地的富人?

赵淳只当小孩子黑白、一时义愤,没往心里去。

赵盼却不肯善罢甘休。

《礼记》说:父母有过,要柔声以谏。所以他每天柔声细语的在老爹耳边念道:穷人卖田,富人买田,是你情我愿的事,您作为一县父母,不能为了不让穷人失去土地就去剥夺富人的利益。这么明显的偏私,有损您的官威,长此以往,谁还愿意信任您,拥戴您,叫您一声青天大老爷呀~~~

赵淳忍啊忍啊,一直忍到霜降之后,忍到荷花荷叶都渐渐谢了,忍到莲藕成熟。

终于到了采藕的季节。赵知县带着儿子来到城外,撑起一支小船,亲自下塘挖藕。

寒风吹面,被亲爹扔到泥潭里的赵盼冷的瑟瑟发抖,早就打起了退堂鼓,可看到四下不少百姓家的孩子都挽着裤脚站在淤泥里劳作,又不敢吭声。

赵淳指着远处的一群孩子,对儿子说:“三斤藕只能换一文钱,平民百姓却要以此为生计,因为士绅大户侵占土地严重,留给百姓的田地早已寥寥无几,苛捐重税之下,这些活计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喘息之机。”

“你说我偏向穷人,说的没错。我比你更恨官员偏私,可有什么办法呢?天上掉下一粒灰,落到大户身上不过脏了衣裳,落到小民百姓身上,却是灭顶之灾。”

“你说为什么不开仓放粮?因为粮库的粮食杯水车薪,冒然放粮会引起哄抢斗殴,那不是在救人,是在杀人。”

赵盼呆立在泥潭里。

赵淳到底还是亲爹,伸手将儿子拉上船,擦干他的手脚,脱下自己身上的棉衣,将他团团裹起来御寒。

语重心长道:“世人皆以考取功名为登天之阶,转身就会忘

记自己从何而来。儿啊,不论你日后走到哪一步,都要时刻记得,你和我,与这些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赵盼讷讷点头。

赵淳让他呆在船上,自己挽起裤脚衣袖下水采藕,不消半个时辰,一段段莲藕被他扔在船头,堆成一个流着淤泥的小山。赵盼扳过一根,在冰凉的湖水中洗净,那莲藕像小孩儿胳膊一样,又白又胖,瞧着喜人。

一轮红日慢慢的西坠,夕阳散发出万道光芒,光芒洒落在平静的湖面上,湖面也闪耀着熠熠的光辉。

水声潺潺,赵盼盘坐在小船中央,听见父亲撑着船篙低低吟唱,凑近前去仔细一听,原来是屈原的《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

次日,湖广的粮船靠近安江码头,怕百姓哄抢不敢靠岸,赵淳带着三班衙役亲自到码头卸船,在夹道百姓的欢呼声中,一车车粮食被押往县衙。

粮价当日来了个大跳水,从六两一石直接跌到了一两八钱。缺粮的百姓踩烂了各大粮行的门槛,终于买回活命的口粮。

赵知县命三班衙役轮番看守粮仓,不许有任何差错。

结果在当天夜里,巡视的衙役抓到几个蟊贼,身上都带着火镰和煤油,威逼利诱之下也未能供出幕后主使。

赵淳并未动刑,而是下令将他们穿成一串,在脖子上挂上一道牌子,牌子上写着“我是纵火贼”的字样,拉到衙门外的八字墙下一字排开,站枷示众三日。

附近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谁家有臭鸡蛋、烂菜叶子,一股脑的往这些人的脑袋上砸。

派这些人来捣乱的大户也受到震慑,龟缩在家,不敢再来县衙索要田契,连提前预付的定金都不敢讨要。

赵知县是做给他们看的,意思很明显:你们的把柄攥在我手里,都给我夹着尾巴做人,谁再不知好歹,站在衙门外墙的就不是几个小贼了。

赵淳也因此心情大好,命仆妇去市场上买二斤肉,挽起袖子扎起围裙,让赵盼去叫怀安来,他要炖肉。

一年难得吃这么几回肉,赵婶婶看着院里一筐新鲜的藕说:“不如炸耦合。”

于是怀安一来,便吃上了金黄酥脆的炸耦合。

……

几乎与怀安前后脚,两个衣衫褴褛的小少年来到沈宅门口。

门房细问之下,才知道是家里太太娘家的堂侄孙,叫陈甍,另一个是他的书童。

门房一刻也不敢耽搁,忙去禀告李环,李环又往内宅传话。

陈家的亲戚,甭管远近,自然没人敢怠慢,因此少年等了不到半盏茶工夫,就被人引着直接进了内宅。

沈聿正陪着太太说话,听说有位小表侄来了,自然也要见一见。

陈氏对沈聿道:“夢儿是你堂舅的独孙,你还有印象吗?”

沈聿似乎有些印象,只是堂舅一家早已分支出去,定居邻县,他又一直在外考试做官,很少与亲

戚走动,因此记不太清了。

“这孩子据说很有出息,他……()”陈氏话音未落,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少年进来,顿时呆住了。这是她的侄儿?怎么像个乞儿?

陈甍浑浑噩噩的朝陈氏和沈聿行礼:“姑祖母,表叔。⒊[()]⒊『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陈氏错愕的站起身来,沈聿也跟着站起来。

陈氏上前拉着少年的手:“孩子,跟祖母说,出什么事啦?”

陈甍双目呆滞,好半晌,才挤出一句话:“倭寇……好多好多的倭寇,我爹娘,还有祖父,还有……”

说到这里,他已泣不成声:“他们都……都被倭寇……”

四下骇然。

……

县衙内宅,仍是笑语晏晏。

“婶婶的手艺可真好,比宴德楼的大厨还好。”怀安从不吝啬赞美,尤其是在吃的方面。

吴氏露出腼腆的笑意。

“好吃就多吃几个,今年的藕汁水足,还是赵盼跟着你赵伯伯去挖回来的呢。”赵老太太道。

“挖藕,”怀安的眼睛亮晶晶的,“这么有趣的事你不叫我?!”

赵盼很正经的摇头,表示这并不有趣,还是现成的吃起来更香。

仆妇到堂屋里来禀一声事,说魏县丞在二堂,有急事求见堂尊。赵淳请母亲慢用,自己去了二堂。

怀安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仍围着老太太和赵婶婶叽叽喳喳的讲笑话。

他先是一本正经的说:“挖藕是很让人惊讶的一件事。”

“为什么呢?”老太太反问。

“因为——”怀安表情夸张:“哇哦!”

这个笑话简直比初冬的天气还冷,可怀安的表情可爱滑稽,反倒逗乐了桌上的人,连妞妞都忍不住咯咯咯的笑。

饭后,仆妇又端上一盆新鲜的菱角。

怀安从随身的挎包里翻出两盒药丸,对赵婶婶说:“婶婶,这是我们家常备的跌打丸,您把它用酒化开敷在手上,就能治好您的伤筋病。”

沈家世代从军,这跌打丸确实是祖传配方,沈聿那天调制的药酒就是用它化开的,怀安亲测有效,出门前特意讨了两盒带来。

“安哥儿真是有心了。”老太太道。

吴氏刚要道谢,忽听院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竟是赵淳带着沈聿进来了。

沈聿素色的衣衫外裹了一袭深青色的毳衣斗篷,面目凝重,带进一室冷气,只在门口停住了脚步。

见外男入内,吴氏慌忙起身,打算避进内室。

“你等一等。”赵淳叫住了她。

怀安也错愕的站起来,老爹怎么来了?

沈聿上前给老太太行了个礼:“老夫人。”

老太太也起身:“这位是……”

“这是沈学士,我给母亲提起过的。”赵淳话音虽恭敬,但语速很快。

“原来是沈翰林。”老太太道:“老身有礼了。”

“母亲,外头出了点事,已

() 下令戒严了,您待在家里不要出门。()”又转向妻子道:“怀安也留在这儿,照看好他,也照顾好母亲和孩子们。⑺()⑺『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吴氏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有唯唯应是。

沈聿蹲下身来,帮儿子抚平衣服上的褶皱,对吴氏道:“辛苦夫人和老夫人了。”

“沈翰林言重了。”吴氏忙道。

老太太也说:“怀安在我们家和盼儿是一样的,你自去办事,不用担心。”

沈聿又施一礼,才对怀安道:“要听婶婶的话,爹早早过来接你。”

怀安一头雾水的点了点头,看他们火急火燎的样子,也没来得及问老爹要去哪里,为什么不先送他回家。

待二人阔步离开,老太太使人去前面问话,才得知一个惊天的消息——倭寇大举登陆,邻县知县周恒殉难。

邻县城破,下一个就是安江。

倭寇大举登陆,在沿海县烧杀抢掠,眼看即将进犯安江。赵知县下令关闭城门,迅速召集百户所官兵、衙役杂隶、乡兵义勇登城,以备御敌。

夜幕降临,赵淳和沈聿登上城楼眺望,一大群百姓扶老携幼逃至城下,衣衫褴褛,叩门呼救。

刘百户说:“应该是沿海一些受到倭寇侵袭的村民,想进城避难。”

赵淳几乎不带一丝犹豫:“开城门,放他们进城。”

刘百户道:“县尊三思啊。卑职听说倭寇会利用受伤的百姓骗守军开城,万一中了倭寇的伎俩,整个安江县不保。”

城下人头攒动,呼救声响彻夜空,沈聿也蹙眉道:“还是小心为妙,切莫因小失大。”

赵淳思忖片刻,仍道:“开城门。”

魏县丞上前劝阻:“堂尊,来不及搭窝棚,这么多的流民城内无处安置啊。”

“无处安置,就安置到县衙去,派两个人看着,再给他们请个郎中。”赵淳说完,请沈聿一并下城。

“城内守备太弱了。”赵淳一边走一边吩咐佐贰下属:“通知里长、甲长号召城中壮丁、士绅大户每家出十名家丁登城御敌。召集城内在籍的郎中随时待命,征召之人务必要造好名册。”

“是。”下属领命而去。

城门开了,城外逃难的百姓鱼贯而入,在守门兵丁的指挥下沿甬道往城内走。

赵淳看着他们:“好在湖广的粮食到了,否则……”

他话音刚落,只听城外号角声骤响,急促的马蹄由远及近,脚下的土地都在颤抖,城楼上响起急促的锣鼓声,传令官疾声高呼:“关城门,快关城门!”

守门士兵将厚重的城门奋力阖上,尾部的百姓被关在城外,紧接着,门外传来厮杀声和凄厉的惨叫声,倭寇放肆的叫嚣声与哄笑声。

二人疾步登城,只见大批倭寇密密匝匝的聚集在城下,观之令人头皮发麻。他们屠戮百姓取乐,当众□□女子,以此来要挟守军开门。

赵淳额头青筋暴起,一掌拍在城垛上。沈聿凝神四望,包含沈录在内,县里的男丁几乎全部

() 登城,只是不知道,这些平凡的城民可以支撑多久。

“需尽快派人出城,到附近的卫所求援。”沈聿道。

沈录主动请缨,他对安江县的地形比较熟悉,又擅长弓马,只带两个兵卒,抄小路即可出城。

赵淳看向沈聿,沈聿的目光直盯着弟弟,半晌才缓缓点了一下头。

……

县衙开辟出几间空房给流民遮风挡雨。

男人住在前衙的倒座房,妇孺被安排在后宅的两个厢房中。前院只有两个书吏一个老仆,后院只有赵家婆媳、仆妇和三个孩子,后来又来了一个郎中。

偌大的县衙只剩下他们几个,却要照顾近百口的老弱妇孺,忙的脚后跟打后脑勺。

怀安和赵盼这时也要被当成半个壮劳力,搬柴提水,照顾伤患,连年龄最小的妞妞都捧着个药罐子随叫随行,像个声控置物架。

县衙里的药品、炭火、衣裳、棉被全部用上,连怀安刚带来的跌打丸也派上了用场。等紧急的情况处理得当,已经到了后半夜。

妞妞在赵老太太怀里睡着了,炭火映的她小脸红扑扑的。

吴氏协助郎中包扎完最后一个伤患,缓缓直起腰,那张平素就不太保养的脸,因疲惫更显暗黄无光。

怀安递给赵盼一条热手巾,赵盼垫着脚给母亲擦汗,吴氏一愣,就要接过手巾。她是传统标准的贤妇孝媳,以往都是她在照顾丈夫、婆婆、子女,从不习惯被人照顾。

“孩子孝顺你呢。”老太太提醒道。

吴氏缩回手来,坐在杌子上,任儿子帮她擦净脸上的汗水,眼底一片温柔。

赵盼心里涩涩的难受,他从小对母亲的恭谨顺从习以为常,学堂里同窗们的母亲也大抵如此,便以为天底下的女人本应如此。

直到他见到了怀安的父母,才明白夫妻本该是并立的木棉,要相互敬爱,相互扶持。

怀安告诉他,如果无力改变全世界,就多对自己的母亲好一点,自己的娘亲自己疼。

赵盼念及此,从盒子里取出仅剩的一颗跌打丸,用酒化开搓热,拉过母亲粗糙的手,揉搓手指虎口红肿的地方,手法很生涩,但揉的很认真。

怀安露出一脸慈祥的笑:嗯,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老太太将妞妞抱到东屋里,又去西屋铺床。

厢房被逃难的百姓占满,婆媳两个只好带着妞妞住在东屋,西屋让出来给赵盼怀安两个小兄弟住。

怀安还是头一次在外面过夜,又很担心老爹,滴溜溜的睁着一双大眼睛,毫无困意。

赵老太太为两个孩子盖好被子,哼唱着老家的童谣哄他们睡觉。

怀安迷迷糊糊睡不踏实,三更时分,突然小腹一阵绞痛,一下子醒过来。糟糕,一定是菱角吃多了闹肚子。

四下一片漆黑,他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只好穿上棉衣,摸出草纸,点上一支蜡烛,端着低矮的一团光独自去了茅房。

茅厕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不

知是赵婶婶还是老太太,总之他是去不成的。可他实在太急,原地转了两圈,决定去前院的茅厕。()

冬夜很冷,月色昏暗,他一气儿跑到空无一人的县衙二堂,户房旁边就是茅厕,怀安踩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一路小跑,用草纸捂着鼻子,往一旁青石板上滴了几滴*蜡液,将蜡烛固定好。

ツ王廿七的作品《我亲爹是当朝首辅》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ツ『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冷风徐徐,门扇漏风,微弱的烛光摇来摇去,忽的灭了,只余一缕轻烟钻到鼻子里,怀安打了个喷嚏,四下黑漆漆的,不由暗生恐惧,瑟瑟缩缩的决定速战速决。

摸着黑穿好衣裳,就听见门外传来细微的脚步声。

他安慰自己:阿飘是没有脚的,所以不是阿飘。

他猜测是贺老伯或是两个书吏,刚想问一声是谁,突然听见有叽叽咕咕的说话声。

怀安惊讶的用双手捂住了嘴。

因为他们说的不是官话,更不是附近一带的方言,发音更像日语,又与他在后世听到的日语不太一样。转念一想,现代日语是明治之后创造出的新语言,与古日语或许有所差别。

心脏在胸腔里砰砰乱跳,一个可怕的念头浮上心头。

真是糟了!难道他们收留的难民中掺进了倭寇细作?

他听说真倭都是善战之辈,可以以一敌百,听声音至少有三四个人。眼下县衙里的男人多被派去守城了,百姓们大多伤残,两个书吏文弱,贺老伯年纪又大了,后宅还有一屋老小。

哦,还有自己,他低头看了看短手短脚的自己,似乎也不太像能打倭寇的样子。

不能打草惊蛇,该马上去向老爹报信才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