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8 章 盗墓与考古【十六】(1 / 2)

加入书签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孙殿英第一个看上的,是康熙的陵墓。

但是康熙的景陵也不知道到底是选址有问题还是建造偷工减料,总之,自从景陵建成之后便严重渗水。

孙殿英打开陵墓大门,看到积水深深,苦于没有抽水机,最终放过了景陵,转而去抢更加有钱的乾隆和慈禧了。

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康熙:???

这样的幸运他一点都不想要好不好。

他的景陵渗水了?还积水深深?

那岂不是……他要一直被泡在水里?

这成何体统!

前面历代帝王也忍不住惊呼离谱。

那什么刘贺的墓还是因为什么又地震又倒灌,方才有很深的积水,你这帝陵怎么也水漫金山了呢?

这在他们之后的朝代怎么还比不上他们此时修建陵墓的能力啊。

【乾隆墓被抢掠一空,他自己本人有很大的责任。

毕竟自他爹选择入葬清西陵以来的四位清朝皇帝,只有他坚持跟他爷爷一起葬在清东陵,最后,祖孙四代,只有他的陵墓被盗掘一空。

我们都明白的,乾隆可是“大孝孙”呢,干什么都要提他的爷爷,一定是算到了他爷爷陵墓有此一劫,赶紧前来挡灾。

他最终如愿以偿,左拥右抱,跟四位合葬的如花美眷一起支离破碎地睡在一张棺木之中了。】

乾隆:!!!

先是七横八竖,接着还要跟所有的合葬皇后同装在一个棺木里?

你们后世之人是不是有点太过大不敬了。

怎能如此待他?

他不是世上最完美之人吗?

他的功绩难道不值得称道,不值得你们为他令寻棺木吗?

虽然雍正一开始不知道这个乾隆是谁,但是他皇阿玛的年号是康熙,其帝陵叫做景陵他还是知道的。

那这个乾隆是谁已然不言而喻。

还好他当时去命人勘测清东陵之时,敏锐地觉得此地风水不佳,你看他皇阿玛在最佳的风水宝地,结果一进去就渗水,这能是什么好地方?

再说了,最好的地盘已被父亲和祖父占去,干脆另寻了一处陵墓葬处。

还是他比较敏锐呀。

管不了这么多了,反正听天幕的意思,他的陵墓还是安然无恙的。

那,他只能为自己的父亲和儿子声援一下,但终究还是鞭长莫及,爱莫能助。

【但很可惜,他的拳拳孝心有点用,但用处不大。

因为孙殿英开了一个好头,很快,清东陵的其他陵墓也被悄悄盗掘一空,只有顺治的陵墓得以保全。

当然,这并非是因为顺治拥有得天独厚的运气,而是顺治已然率先采用火化的形式,墓中仅有骨灰盒,并无许多财宝。】

历代帝王:!!!

这个顺治是个狠人呐。

好歹是一

代帝王,缘何竟然会选择将自己的尸骨烧成一捧灰呢?

朱翊钧恨恨想道,他是被迫烧成灰就算了,结果人家的骨灰好好呆在地宫之中,他的骨灰竟然还被人给扬了。

他果然是这世上身后事最惨的皇帝吧。

【与之相反的是清西陵,埋葬在清西陵的四位皇帝之中,只有光绪的陵墓被盗。与东陵相比,可谓是运气爆表。

但这也并非仅仅是因为运气。

比之偏僻的清东陵,清西陵距离北京更近,因而稍有动静,便容易受到关注。何况在漫天战火之中,北京已然算是影响最小的城市之一了。

再加上清东陵如此浩浩荡荡的被抢掠,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某种程度上,也庇护了清西陵。

啊,今天也是清东陵的各位慈父孝子显灵的一天呢。】

刘彻不服气。

他们汉朝的帝陵明明离都城也很近呐,怎么就还是直接被盗掘一空了呢?

怎么就没有社会的普遍关注了呢?

你们不能厚此薄彼啊。

这不是你们以“汉”命名自居的时候了吗?

所以爱会消失对不对。

【纵观历代帝陵,只有明帝陵和元帝陵下场总体比较完美。

明帝陵的保存,一方面,托明成祖的光,其帝陵区选址比较好,是都城之外兵家必争之地,再加上明末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乱,很快便重归一统,清朝的统治者无论是出于统治需求还是安全需求,最终还是对明帝陵进行了保护,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

另一方面,让我们再次大声高呼:感谢万历,感谢定陵!

明朝其余帝陵的完好保存背后,都有一个万历定陵在负重前行呀。】

好一个负重前行。

朱翊钧表示他不想负重前行。

祖宗太沉了,他背不动啊。

他一定要改变自己定陵的悲惨结局。

修,他要重新修!

而朱元璋则皱了皱眉。

已知,那什么劳子清朝的国都大概是北京,那这个都城外必争之地,岂非大概率也在北京城郊?

北京,那不是燕王的封地吗?

他大明的帝陵怎么都上北京去了?所以难道是迁都了?还是迁都到了北京?

“燕王,召燕王!”

且让他老朱好好问问这鳖孙干了什么!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