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4 章(2 / 2)

加入书签

最近一两年,邓绥明显感到身体越来越不如以前。之前,通宵完处理奏章,她次日仍能继续干活。

但现在呢,通宵达旦带给她的是疲劳、精力分散以及头晕眼花。

每次起身,邓绥都能听到骨骼在咔咔作响。换季时,她都要咳上一两日。

入了冬,日子如流水一般在指尖淌过。

突然一声惊雷,炸开了王娥饱经担忧的心脏,里面的喜悦几乎溢满了崇德殿。

伯姚回来了!

伯姚不仅回来了,还带着南蛮和西南夷的部落渠帅来雒阳朝贡了。

原来,伯姚和上林苑的农人工匠领了教导百姓种植柘以及熬煮石蜜的任务,和少府的官员同行,一直往南走。

一行人走到武陵郡,正巧遇见有人卖柘,伯姚便现场教导百姓如何熬制石蜜。

武陵蛮首领听说汉人官员会将柘变成石蜜,就盛情邀请伯姚去部落中传授手艺。伯姚就带着农人工匠进了武陵蛮的寨子,耐心地教这些人手艺。

伯姚的语言学习很强,没过一个月就能与武陵蛮进行基本的交流。双方熟悉后,伯姚就建议武陵蛮首领在高仰之地多种植柘,吃不完的石蜜就往中原贩卖。

武陵蛮首领觉得有道理,问了伯姚的归期,约定明年,请伯姚回程带他们去雒阳。

伯姚教会武陵蛮后,继续南下,遇见生长柘的地方就教他们制造工具,熬制石蜜,最终在合浦郡停下。

少府派来的官员不理解伯姚的行为,质问伯姚,你教这些人都会熬了石蜜,东西一多,少府的石蜜就卖不上价钱。

伯姚强硬地回道:“天子无私,圣上和陛下会同意我这么做的。”

少府官员气闷,伯姚再三保证圣上不会怪罪他,即便圣上怪罪,她会一力承担责任。

少府官员知道伯姚的底细,再者他的任务是推广新农具和寻找新作物,与伯姚所做之事干系不大,见伯姚态度强硬就作罢了。

翻年柘丰收,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独自熬制出石蜜。伯姚完成任务,启程回雒阳。

真吃到石蜜甜头的西南夷诸位渠帅心中一动,决定跟着大汉官员去雒阳见识见识,正好把多出的石蜜卖掉。

伯姚将这些一一说给皇太后,然后跪下请罪。她本来的任务是在几州指导柘种植熬制石蜜,然而她擅自将这些技术传给蛮夷,又擅自带蛮夷来朝贡。

邓绥一面听,一面沉思,待伯姚说完,就问她这样做的原因。

伯姚回道:“奴婢之前听闻圣上和陛下说,视夷狄如华夏,颇有感触。在南行的路上,奴婢遇到一蛮人向汉人买布,交易间两人说笑如友人。”

“于是奴婢心里想,蛮人住在深山老林,不与华夏交通

(),故多误解∞()∞『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生出隔阂。若蛮人与华夏交流频繁,以后两族就会像奴婢遇到的那两人一样,亲如友人。”

邓绥闻言,脸上露出笑容,颇感兴趣地看着伯姚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伯姚恭敬地回答:“奴婢叫伯姚,在上林苑做工。”

邓绥听到名字,觉得十分熟悉,陆离低声提醒道:“陛下,她是圣上身边王阿姆的大女儿赵伯姚。”

邓绥让伯姚抬起头,仔细端详了她的相貌神态,皮肤黝黑,修眉星目,身量高挑,英姿飒爽,与她性格温吞的母亲决然不同,忍不住啧啧生叹。

“读过什么书?”邓绥问伯姚。

伯姚回道:“奴婢愚笨,跟着宫里的师傅粗粗学过五经,尚不能细研。”

邓绥颔首,道:“宫中难得见像你这样胆气过人又见识长远的女娘,以后就留在朕身边。”

伯姚听到这话,瞬间眼睛睁得圆溜溜的,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半天没回神。

邓绥见她这幅惊讶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出来,陆离含笑提醒伯姚:“还不赶快谢谢陛下。”

“奴婢多谢陛下,以后奴婢定当忠心陛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伯姚的声音比之刚才多了几分清亮和喜悦。

邓绥颔首道:“不用你肝脑涂地,只要用心做事即可。你说你懂蛮夷语言,接见蛮夷渠帅时,你就在我身边担任翻译。”

“奴婢遵命。”伯姚忙道。

邓绥吩咐陆离将伯姚带下去安置,心中也为发觉到这样的人才感到兴奋。

至于伯姚的身份,邓绥压根没放在心上,只要人品才能上佳,她都敢任用。她素来不在意这些,比如郑众。

郑众原先是阴皇后的大长秋,邓绥当皇后后继续让他担任大长秋,这其中固然有郑众资历老又得圣心的缘故,但更重要的是郑众有能力弹压下宫中一众人,并且为人机敏谦逊,做事兢兢业业,从不居功自傲。

因此先帝去后,邓绥依然让郑众担任大长秋,并且继续委以重任。

下学回来的刘隆听闻伯姚的所作所为,大为高兴,赏赐伯姚并一众工匠农人。

加强中原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最先开始的是什么?是经济交流。交流贸易,互通有无,语言交流,文化交流……最后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来的蛮夷分别是武陵蛮、合浦夷、郁林夷、苍梧夷等部落的首领渠帅。这些人来到雒阳后,被安排住进鸿胪寺。

他们所居的南方现在多是烟瘴之地,人烟稀少,丛林密布,蛇鼠虫蚁随处可见,然而雒阳之景与他们的家乡截然不同。

不必说那宽阔平坦的大道,络绎不绝的车马行人;也不必说整齐华丽的宅邸,商品琳琅满目的北市和南市。

单就是还未到雒阳城,他们看到的那对高耸入云的朱雀阙就让他们震撼无比。

金红色的夕阳下,巍峨的朱雀阙仿佛天上宫阙,让这群人忍不住叩头纳拜。

鸿胪寺中,

() 一个武陵蛮手舞足蹈地给鸿胪寺的官员说着什么,这官员脸上保持着营业性质的微笑,待他说完,官员看向译者。

说是译者也不太准确,他就是跟随伯姚去南方的上林苑匠人。因无人听懂这些蛮夷的话,鸿胪卿把这些人请来当翻译。

译者说:“当波禾精夫(渠帅)说他们祖上从海边一直往西边迁移,路过三条大河。他们祖先口耳相传,并将这件事绣到衣服上,他阿母裙上的三条宽绣带就是说的这件事。”

鸿胪寺官员是博学之人,闻言道:“史书记载武陵蛮算是高辛氏的后代。”

译者翻译了,当波禾问:“高辛氏是什么人?”

鸿胪寺官员回答:“高辛氏是古代一位帝王。”当波禾听完,又追问起高辛氏的事情来。

鸿胪寺官员和译者说得口干舌燥,但当波禾依然兴致不减,对一切事务都充满好奇,问个不听。

跟他一起来的部落老者围着羊皮裘瑟瑟发抖,弓着身子,伸手烤火,哆哆嗦嗦道:“雒阳哪都好,就是太冷了。”

不知过了多久,当波禾走过来,兴致勃勃地对老者说道:“久岛末,咱们一起去逛雒阳北市吧。我给译者说了,让他带着我们一起去。”

久岛末十分感动渠帅去哪儿都没有忘记自己,但还是拒绝了他,道:“今天是阴天,太冷,等晴了再去。”

当波禾遭到拒绝后,转而找到志趣相投但语言不通的一位合浦夷渠帅,两人带着译者一起去逛北市。

几天后,这些渠帅学会了几句汉话并拜见礼仪,上了大朝会,在大朝会上参拜皇太后和皇帝。

刘隆坐在御座上,看着下面的蛮夷生疏地说着汉话跪拜他。这些首领渠帅是打着上贡的名义过来的,贡品有犀牛、水牛、织物、石蜜、银器、珍珠、玳瑁等物。

四夷臣服是天朝上国的象征,一些朝代举行盛大典礼,比如封禅,通常会通知各族派人过来,作为太平盛世的点缀。

邓绥和刘隆问过这些人,然后赏赐他们布帛财物,并赐银印青绶。一行人谢过,晚上邓绥和刘隆又设宴招待,询问他们生老病养以及当地官吏如何。

当波禾生疏地拱手道:“启禀陛下圣上,前些年有长吏虐民暴敛,幸得朝廷派谒者将他入狱,新任长吏慈惠,给部落种子农具,待我们极好。”

邓绥颔首笑道:“官长爱民如子,百姓才人心思服。若以后再有官吏暴敛,可禀告朝廷断定是非曲直。你们是大汉的子民,朕与圣上待你们如华夏。”

刘隆接着道:“诸位爱卿的部族与华夏同根同源,因所处地域不同,天长日久风俗移易,但身为大汉子民,理应受大汉庇护,以后若受到冤屈直接告诉朝廷,朕与母后为你们做主。”

众人听了译者的翻译,纷纷高呼万岁。

宴会散去,当波禾等人兴高采烈满怀激动地回到鸿胪寺。

司徒夏勤抽空见了皇太后,进谏道:“蛮夷有禽兽之心,披发左衽,与中原不同。陛下待蛮夷太盛,恐大臣有异议。”

邓绥听完看着夏勤,缓缓道:“蛮夷为顺民,朕抚之如华夏。如果小利能让蛮夷忠心朝廷,便赐予他们小利又何妨?夏公难道忘了西羌之事吗?”

“西羌之事蔓延至今日,尚未平定。边郡残破,将士百姓死伤无数,耗费数十亿。如今的大汉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夏勤默然。

邓绥抬头望向外面,叹道:“不知明年是否风调雨顺。”!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