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00. 大宋反派(121)二更 大宋反派(1……(2 / 2)

加入书签

可赵祯防着有人阻止,先一步下旨了。这些人去拦也没拦住,旨意已经下了。

废后诏书上说,郭皇后自知没有子嗣,自愿废黜后位。改封净妃,又赐道号清悟,令居长乐宫。

而后,圣旨又斥责范仲淹和孔道辅,说是‘伏阁请对,盛世无闻’。

意思是:你们跪在宫门口要面君,不见就不走,这样的行径,在盛世闻所未闻。

而后又说,此‘行径冒昧,殊失大体’,于是,范仲淹和孔道辅被贬谪出京,其他人被罚俸半年。

对桐桐来说,她这会子想的是:我得写折子回京,我得为郭皇后说话。

“自来,她待咱们还不错。虽不适合做皇后,此时我上这个折子,也不合事宜。但该说的话我还是得说。”

四爷想的不是这个,他是觉得自己这半年一直在想:闹不好范仲淹的新政要提前了!

如果提前,他还是得支持,若是能推进新政,对大宋来说,依旧是好的。将来的事并不与这次新政相矛盾。

嘿!准备了半年,从东到西的跟属下都把思想统一起来了,结果范仲淹因为废后的事蹦跶出来,被一贬再贬,啥时候能起复,谁知道呢?

“这个吕夷简呀!”四爷将密信收了,他也再想,这接下来怎么办呀?

桐桐却说她的,“我还是得上折子……”她记得郭皇后好似是被毒死的,在赵祯想起她,她说回宫必须再为后之后,她就离奇的死了,疑似被毒|死的。而今不能保她的后位,相交一场,总得保住她的命吧。

四爷拦住了桐桐,“这件事呀,赵祯办完就后悔了。”他现在处于一种刚刚触摸皇权的阶段,尚在摸索。是长期被压抑的一种释放,其中的利弊他回过头想想就明白了。

要不然,他后来为什么对郭皇后心存歉意呢?

废后的过程中,臣子、近侍、爱宠的种种挑拨,激起的是他的情绪,一时之间门失去了理智和判断。

废后这件事,对赵祯来说,是一次成长。

桐桐就说,“可代价是皇后被废了。”

四爷就道,“要想保住郭皇后,只能温言劝导赵祯,不能再横加指责他。否则,你越强硬,郭皇后越危险。那宫里不止赵祯,害怕郭皇后起复的人多了。郭皇后现在是什么也没有,真就能一不小心把命丢了。”

桐桐想了想,“我给杨太后写信吧。”

杨太妃成了杨太后,因为刘太后去世前有遗命,要求赵祯奉杨太妃为太后。这位小娘娘性子宽和,看事也通透,“我写信给杨太后,请她照佛。”

杨太后收到信的时候都已经入冬了。

她拿着信看了几遍,跟身边的人说,“桐儿甚为恼怒,对官家也颇有微词。言下之意,是说后宫之争,说到底不过是妻妾争风吃醋,男人掺和在里面干什么?若非他护着妾,何以能伤着龙体呢?若非他拿着家事问询与朝臣,事情何以闹的那般大?又说了吕相的不是!说是老道之人,怎生做出这样的事呢?本该劝谏陛下不要流连后宫的,却反倒因后宫纷争以主导废后,岂不荒诞?”

近侍如何敢应话?只说,“郡主……向来直言快语。”

“郭净妃以前待她亲厚,她便念恩。特意写了信来,一则是告诉我,后宫这些美人该防着;二则是说,官家身边的宦官又拨弄是非之嫌;三则也是说,前朝后宫一旦串起来,就能惹下天大的祸事。四则,是为郭净妃忧心,怕她再因鲁莽,丢了性命。托我照佛!也说了,郭净妃千不好万不好,对官家的心是好的。”

说着,就见信递给亲随,“去吧!送给郭净妃,叫她知道她错哪了。另外,炭火、被褥、衣饰、用具,只较之皇后次一等。从贵妃例,予以优待。”

是!

而赵祯手里也拿着雍郡来的书信,是四爷亲手写的。他没指责赵祯哪里错了,只说他在雍郡的情况,说党项告回鹘的状,女真又与雍郡的契丹人起了争执,每个人说的都可有道理了,但每个人都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想来左右他这个雍王的想法。

赵祯看着信,缓缓的放下。他懂这个意思了,雍王是说,废后的事上,被人给左右了。

是啊!废后之后,他就回过味来了。

这件事上,从尚美人、到闫文应、再到吕夷简,都存了私心。尚美人讥讽皇后,本是尚美人的不对;闫文应勾连外臣,亦不是一个宦官的本分;吕夷简一个老臣,私心占了上风。

而朕,亦是被情绪所左右,一时冲动办下了这个事。

说到底,皇权的厉害,自己是第一次这么清晰的感知到。

也第一次这么清楚的知道,原来皇帝真不是那么好做的。有时候心里稍微有一丝偏颇,就要出大事。

尤其是吕夷简,这么一个老臣……

由此可见,不管这个臣子他的功勋有多高,能力有多强,官声有多好,自己对他多偏重一分,那么,很可能对此人的判断就多一分的失误。

意识到这一点了,他就思量该怎么办。

对吕夷简这个人能马上再罢免吗?不能!朝令不能夕改。

这么想着,他就坐下回信,在信里他也坦言他的过失……:,,.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