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9 章(1 / 2)

加入书签

【鉴于后来的‘独尊儒术’,我们重点说一下‘儒’与‘法’。】

【儒与法的碰撞,早在秦时、乃至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

就像先前所说的那样,汉律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以秦律做基。秦律法家化明显,但是在百家争鸣的浪潮里,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儒家等其他各派思想的影响。秦律中包含这些成分。不多,但是确实存在。出土简牍包含着被后世视为儒家思想的内容,这反映儒家思想对立法的影响在战国秦汉已经开始。[1]

而汉律,继承了秦律大部分法制的汉律,接过了这个接力棒的同时,自然而然也包含了原本夹杂在秦律里的这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

秦。

议事殿内。

那‘独尊儒术’一出,诸子百家的各位弟子们脸色纷纷一变。有人欢喜有人愁。

与灰败脸色的其他弟子们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然要数儒家弟子了。

这一回,他们可真真真的扬眉吐气了一回。

来这里的无不是各学派里的佼佼者,谁都知道这代表什么。

什么是独尊?同法家被秦采纳一般作为国之根本一般,后世之人将儒家作为治世之本!

虽说开始没几个人乐意过来,可这不妨碍他们争论。而他们在这里争来争去,说到底不就是为了争嬴政以后以后到底用谁?!

这既是为了他们各个学派里争个高下,也是为他们自己争个前程,还是为自己争那一口气。

得到帝王的肯定,有了帝王的信任,那在大秦就是一个通行证。

李斯就是一个例子。

眼看李斯不行了。人心顿时浮动。

另一方面,嬴政召集他们就是想用他们。利益的推动下,谁不想当第一个李斯?谁不想当第一个做大的法家?

但是谁也没想到一直以来,不得上位者所喜欢的儒家,居然会有这样一天!

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不容易啊。有生之年他们儒家也有这么一天!

怎么不叫他们激动!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回去就去拜拜祖师爷,把这好消息跟祖师爷说说。

他们勉强按捺住快要控制不住的兴奋。

另一头天幕此刻就‘儒’展开了:

他们只好收敛心思,一边惊叹着奋笔疾书,脑海里一边又刮起了思想风暴来。

【“儒”的思想来源很早,最早于尧舜与西周的《尚书》《诗经》。在孔子时代已经成为包括孔子在内的人们所依凭的文化经典。

他们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为历代儒客推崇,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那个时候周朝的封建统治开始衰落,皇族子弟的教师,以及有些皇室成员本人,都散落在民间,以教授经书为生,有的因谙习礼仪而成为人家婚丧嫁娶、祭祀或其他礼仪的襄礼(司仪)。这些

人被称为“儒”。[1]】()

【可惜在礼崩乐坏的那时,它们为当世统治者不认同,在战乱的年代儒学注定无法受到重用。】

?本作者岁岁如初提醒您最全的《扒一扒想长生却惨遭被骗的冤种们[历史直播]》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周游列国,观点无法受到重用,始终不得志。临去之前,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子贡流下了眼泪: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

不久遗憾而终。】

【被后人称作‘亚圣’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也曾像孔子一般带领学生游历等国,还曾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但是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不久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

第三位代表人,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他主张“礼法并施”,也遗憾的不为当世所认定。甚至因为自己两个跑去学法的学生在之后千百年里一直被抨击。】[2]

天幕上出现了铁马兵戈的战场。伴随着武器盔甲的金属碰撞声,战场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将士们大喊着冲锋时,镜头陡然升空,看上去拍摄者像是在天上的云层里俯视人间。

古怪的字便是这样浮现在战场上空的。

在战场之上说学术,说思想,

众人惊叹之余,手上却一直在忙碌。可饶是如此,有时候写着写着,还是不由自主顿了顿,停了下来。

后辈所说的,不光是外行人惊讶,其他学派的弟子们惊讶,就连儒家自己的学子们也惊讶。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先人孟子和荀卿,在后人眼中居然有这样高的地位。孟子他们承认,荀卿也确实了得,但是……天幕说得对,一想到荀卿他那两个学生,他们就心情复杂。

荀卿的一个学生,在场当事人之一的李斯顿时便感觉到压力。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复杂目光,或而隐晦,或而光明正大地,从不同地方不同角度落在自己身上。

李斯丝毫不悚。

他目光仍停留在天幕之上,又挥墨而写,成文速度快得让旁观人瞠目结舌。

原本围观的人打量着李斯还在思考着琢磨着,可看着李斯的动作突然反应过来!他们羞愧之余顿时恍然:李斯算什么啊,还是天幕这个时候天幕透露的信息最重要啊。

儒家弟子们对此有所觉悟,甚至因为李斯早就严阵以待,还张罗着其他人一起:

“快!快!快记下来!”可不能输给李斯这家伙!

后半段话虽碍于人前未说出口,但是眼神交流间却没有一个人是不懂的。

思想飘忽着脱轨的人顿时回神,原本就投入其中的人更是精神饱满,一时间所有人都奋笔疾书。

按照时间来看,天幕里后辈所说的这些是即身后事,通俗一点就是在他们死后会发生的。也就是说他们是无法亲眼目睹的。

但是哪怕如此也无碍。能知道这个消息,知道后辈历史上会有这么一桩事,他们已经很

() 满意了,即使无法亲眼目睹,这样的遗憾也根本没有打击到他们。

高位上的嬴政一直沉默着听着他们交谈,此刻他垂眼看着这些对天幕内容越发好奇的儒家弟子。在无形交锋中胜利以后精神阵阵,那副模样看着看着一时间嬴政心里的偏见消散了些。

到现在,儒家里除却观点略有不同外也有其他分歧,就比如其中有想做实事的,也有想搞学术的。

荀子那一脉,荀子本人连同以李斯、韩非、张苍为代表的弟子们属于前者。纵使李斯韩非改换门庭,弃儒从法,可他们还是荀子教出来的学生。包括张苍在内,他们都是想做实事的人,他们不约而同想要进入官场。

现在眼前这些儒家弟子们,也是一种。他们沉迷学术研究,宣传儒家思想,力图将先人理念发扬光大。

这两种人,嬴政都不讨厌。但是讨厌有私心的儒生。

他先前在齐地接触的就差指着他鼻子骂的腐儒们就是这样的。他们是以学术之名说政治。问他们齐地的学术封禅礼仪时,却得到他们以私心之名的摆谱,着实厌烦。儒家之名都被他们败光了。

脑海里想了许多,回过神时,天幕还在介绍:

【孔子作古,\"儒分为八\",其中主要有两派,一是孟子出子思一系传道,一是荀子出子夏一系传经,这便是先秦儒学。】[3]

【可惜的是,这些绚烂的百家文化因‘焚书坑儒’和秦末汉初的多年战乱遭到巨创。】

【第一次的碰撞是在汉朝统一天下以后。经过几代掌权人的大汉,一直保持着与民休戚。此时到文帝时期,大汉已经扫清了明面上会影响稳定的政治障碍,如异姓王,如外戚这些……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帝即位之后,为实现国家强盛,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百姓小康,开启“文景之治”的发端。[3]】

【其中,支持废除肉刑的就有先前提到的张苍。】

【另外。张苍有一个得意门生,名叫贾谊。

贾谊是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他是梁怀王的太傅,后来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三十三岁。撰写史记的太史公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一人写了一篇合传,也因此后世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的政治主张相比他老师,可以说在前人乃至老师他们的基础之上继续发展。

在朝时,贾谊主张儒家治国。他在前人所提设想,但未及付诸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冲破文帝时道家、黄老之学的束缚,将儒家学说推到了政治前台,做到了前人未做到之事。

还制定了仁与礼相结合的政治蓝图,得到了汉文帝的重视。可惜碍于形势,大多不可用。】[4]

【在治国上,贾谊多次上疏陈述政事,这些后来整理成《治安策》,其中大体上围绕匈奴侵边、制度疏阔、诸侯王悟凝等三个问题。可以说是正中要害。

这一时期,匈奴强盛,常侵犯汉朝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