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8 章 嫉妒(1 / 2)

加入书签

陈青妤给小佳小圆都买了车。

凤凰牌新款自行车,没有横梁,但是一看就是精细的好东西。

两个小家伙儿根本不用陈青妤帮忙,一人推着一辆车,咋咋呼呼的咕呱,可开心了。

小佳是蓝色,小圆是深粉色,两个小孩儿都十分满意。现在可不是流行黑白灰的时候,相反的,这些鲜艳的色彩才是大家最喜欢的风格。

几个人一起回家,赵大妈念叨:“你们这可捞着了,这是咱们巷子里独一份儿啊,别说巷子里,就说这一片儿,就没见谁家孩子有车的。那可真是太体面了。”

小圆嘴巴甜甜的,软乎乎的说:“妈妈最疼我们了。”

陈青妤:“是啊,妈妈疼你们,你们也要疼我啊。”

“好!”

两个小家伙儿齐刷刷的。

陈青妤:“那今天你们洗碗。”

“好!”

陈青妤领着孩子回来,一路喜气洋洋,家里添置了大件儿,赵大妈走路都带风,她跟别人可是不一样的。她家是有三辆车的人。这叫啥,叫富裕!

赵大妈昂首挺胸,小佳小圆也喜气洋洋,倒是陈青妤还挺能绷得住,淡定的很。

一家子进了院子,午后那会儿吵起来似乎根本没影响大家的生活,老百姓过日子就是这样,争吵不算什么的。林三杏坐在院子里摘菜,一抬头,看到小佳小圆一人推着一辆车,她惊讶的说:“你们这是哪儿来的?”

她眼珠子都要黏在车子上了,语气带着急促:“这是谁的车?这车咋是小佳小圆推着的?这孩子要是给人家的车子弄坏了可不好。”

这话说的,陈青妤都想翻白眼了。

她说:“这是我家新买的,小佳小圆一人一辆。”

“什么!”林三杏吼了出来,不可置信的看着陈青妤,抖得像是得了帕金森。

“一人一辆?你疯了吗?他们这么小,怎么能用这么贵的东西,你昏了头了?”

陈青妤这下子终于忍不住了,翻了白眼。

赵大妈不客气的抢先一步,骂道:“林三杏你有病啊!你才昏头了,你全家都昏头了,你有病啊,我家买不买自行车关你什么事儿,你真是管天管地管人拉屎放屁,你有那功夫管一管你家闺女,这还管我们,真是不知所谓。”

赵大妈是个大嗓门,她可着嗓子骂人,立刻有人探头探脑出来看热闹,只不过吧,这看热闹倒是一眼就黏在车子上了。

“这车子也太好看了吧?没见过有人骑啊!”

“哎这车是不是比一般自行车小一点?”

“还少一个横梁呢,哎,赵大妈,这是你家买的啊?”

赵大妈:“对,我自家买的,不错吧?”

“那可太不错了。”

“就是啊,这不糙儿,这是个好东西,不便宜吧?”

赵大妈点头:“还是你识货,你别看这款小,但是可是凤凰的最新款,跟那

大的一个价儿呢,可不是小就便宜。而且这款可是要特殊标注凤凰的自行车票才能买呢。那种没标注的,买不了这款。”

赵大妈叉腰,洋洋得意。

看吧,他家就是这么体面。

“我看看,让我摸摸……这自行车真好,凤凰就是比别的好。”

“那谁说不是呢。”

“我就觉得永久好。”

“凤凰好。”

“还是永久……”

“你们别争了,赵大妈你哪儿来的自行车票啊?你没有吧?”史珍香试探的问。

赵大妈:“我跟人换的,咋,不行?”

“行,我也没说啥啊。”

现在票贩子可多了,一些自发行成的小市场,你就盯着瞅,那溜达来溜达去,贼眉鼠眼,瞄着这个人那个人的,不是小偷儿就是票贩子。

别看他们普通老百姓买点东西费劲,缺这个票也缺那个票,但是总归有人不缺的,有些做领导的或者有关系的,人家手里的票那可完全用不完,基本上也都倒腾出来了。

以前大家还藏着掖着,但是这两年政策都不一样了。

如今改开,大家其实也不太懂这些,但是就知道现在各种小贩子都落在台面上了,根本不怕人。也没人管那些交易了。就连黑市儿都摆在台面上,那其他更是不用担心。

史珍香嫉妒的看着赵大妈,又看看自行车。

“这车是给孩子买的?”

“那可不!有个车孩子不管是上学还是出去玩儿,都方便很多。”赵大妈骄傲啊。

这样的场合,陈青妤都抢不上话了。

这是赵大妈的主场。

“我家小佳小圆又懂事又学习好,别说买车,干啥我这做奶的都支持。”

“这车多少钱啊?”

赵大妈:“一百九十八,凤凰的车票。”

嗞!

好几个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天爷哎,这不是疯了?

这什么家庭啊,就敢买这么贵的车子,还是给孩子买,小佳小圆才九岁,九岁的小孩儿懂什么啊。大家嫉妒的看着车子,娜娜盯着小圆的车子看,随即又回头看向了她爸妈。

王建国王美兰倒是没说什么,王建国有些走神儿,若有所思。王美兰倒是挺稀罕的看着自行车。

赵大妈又显摆了一会儿,叭叭够了,这才大手一挥:“行了,散了吧散了吧,我们也得回家了。你们喜欢就去供销社看看,还有白色呢,可是干净清爽。再喜欢就去给自家买一辆,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这买车哪里是说一说这么简单的?

大家一个个都神情各异,赵大妈倒是像只大公鸡。

趾高气扬。

小佳小圆也骄傲的很,小佳:“妈妈,我们能去巷子练会儿车吗?”

陈青妤:“去吧。”

小佳小圆立刻掉头。

两个小兄妹一出去立刻就被巷

子里的小伙伴围上,大家一个个都很稀罕的看着自行车,感叹:“你妈妈对你们真好,这么好的车子都舍得给你们买。”

“就是啊,真好,这车子能借给我骑一骑吗?”

这自来熟的小孩儿哎。

这可是新车,小佳小圆哪里舍得哎。

不过两个小孩儿也丝毫不担心,直接问:“你猜我奶知道你们借车,能不能去你家砸玻璃。”

小孩子们面面相觑,一个个都呃了一声,果断地说:“不借不借了。”

就是这么识时务。

赵大妈,堪称虎姑婆,她明明也没干啥,但是有着迎风臭十里的名声。

别说小孩儿了,大人都打怵,果真是不好随便招惹她的。

“你妈妈怎么舍得给你们买车了啊?车子好贵的。”

“就是啊,这么贵,你家有钱吗?”

小佳:“我妈妈最疼我们了,所以乐意给我们买啊。”

小圆:“哥,走,骑一圈。”

“好。”

两个小家伙儿立刻上了车。他们家有自行车,两个小孩儿自然也会骑车,但是以前的自行车是有横梁的,他们只能扭着屁股,歪着身子把腿从中间叉过去骑车,小孩儿骑车都这样,看着不咋好看。

但是他们够不到横梁啊,只能这样。

现在好了,现在没有横梁,车子又是秀气的小款,两个小孩儿虽然才九岁,但是长得比同龄人高,倒是能够很顺利的骑上呢。两个人立刻上车,瞬间快活起来。

“啊,好棒!”

“还是这个车子好。”

“就是就是!”

小圆淘气的按着车铃,发出脆生生的铃声……

外头热闹的紧,小佳小圆骑车,其他孩子看热闹,但是娜娜倒是没有出门,她不是小孩子了,跟他们可不一样。她抿着嘴,期期艾艾的进了屋,犹豫着开口:“妈,我也想要一辆车。”

王美兰正在和面打算晚上烙玉米饼子,一听这话,惊讶的看向了大女儿。

不过很快的,她说:“你要车干什么。学校又不远。”

这话不假,机械厂是大厂,周围有育红班小学中学,也就高中稍微有点距离。其他都很近,娜娜还在读初中,步行根本不远。那买车就很没有必要了。

虽说他们家是双职工,但是家里三个孩子都读书呢,还有一个老人要赡养。

过日子总归不能大手大脚。

王美兰:“你作业写完了就看会儿书,咱们大院儿还没有考上大学的,你好好学,考个好高中,也考个好大学,这就比所有人都强了。咱也不用攀比什么吃穿用,你还小,还用不着攀比这个。”

家长么,自然最乐意说这些了,但是一般孩子就没有乐意听的。特别是青春期的少女,总是有些叛逆的。

娜娜不高兴的说:“学学学,整天就知道说学习。距离考大学还早着呢,着什么急啊。再说什么叫我小就不用攀比这个啊!那小佳

小圆不是更小?他们都有车了,我还没有呢。妈,我也想要,我想要一辆跟小圆一样的。没道理他家都能买得起,我家买不起吧?咱家可是双职工!”

娜娜嫉妒的眼睛都要滴血了,她不嫉妒小圆,但是嫉妒有车啊!

“妈,你给我也买一辆吧,到时候我载着妹妹上学放学,你看多体面啊。”

王美兰:“胡说什么,你这个年纪该比的是学习,怎么总是想着这些。等你长大了,有的是好衣服好用的,到时候你读书出来有个好工作,什么买不得?你现在正是学习最重要的时候,不要玩物丧志。”

“怎么就玩物丧志了,人家都有,凭啥我不能有?我们家条件不是很好嘛?他们家连个顶梁柱都没有,他们都能买得起,我们凭什么不行?我看你就是不想给我买。你就是自私。”

娜娜嚷嚷起来。

王美兰气的脸通红:“你胡说什么,你怎么跟我说话呢,怎么这么不懂事!”

“我就是不懂事,你想要找懂事的,你去找别人家的孩子啊!别人家妈妈也没有像你这样,就是抠门就是自私。你当我不知道?你就是想攒钱生儿子,你就是不关心我们。”

王美兰没想到闺女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气的抬手就打:“你个妮子,你干什么,你到底干什么这么不懂事!这样的话也能说得出口。你真是要让我伤心死,你个不懂事的!妈平时对你们怎么样,但凡是有心就能看得出来。你怎么能这样说话让我伤心。”

“你自私。你就是自私!”

娜娜挨了打,不服气对着干。

王美兰气的哆嗦。

王建国也听不下去,从屋里出来,呵斥:“娜娜你说什么胡话,你看看你给你妈气的。我平时就这么教你的?赶紧给你妈道歉。”

娜娜红着眼眶,倔强的不言语。

“你妈哪里是不疼你们的?但是你看看咱家,咱家一家六口,三个都在上学呢,负担也不轻。那自行车是说买就能买的?不吃不喝了?吃穿亮家底,咱不能为了一点点虚荣心就紧吧过日子。你也不是小孩子了,怎么能说这样的话让你妈伤心。”

娜娜对王建国倒是不那么顶嘴,她咬着唇,哭着说:“可是,可是小佳小圆他们家条件还不如咱们家啊,一下子买了两辆自行车。”

王建国沉默下来,不过很快说:“他们家是有钱就花,不考虑以后的,咱家如果学他们,以后怎么办?”

王美兰:“就是,他家挣多少花多少,现在还好,等孩子大了处处都要用钱的时候,就知道苦楚了。现在一时的好又算什么。过日子长长久久,总归不能今天生活明天不过了吧?那自行车买了就是没用,他家是臭显摆呢。你就是太虚荣,才想要。你好好读书,等你考上高中,家里还能不给你买?”

娜娜咬着唇。

“你好好读书,就比什么都强。”

娜娜心里不服气,但是她是害怕爸爸的,别看她敢跟妈妈犟嘴,那是有奶奶做后盾的。但是却不敢跟爸爸犟嘴,如

果真是让爸爸不高兴,可没人会护着她。

她心里特别不舒坦。很想现在就要自行车,但是也知道爸爸在家里做主,他不同意,就买不了。娜娜心里难受的不行,说:“算了算了算了,不买就不买!我就知道你们根本不在乎我。”

说完,咚咚咚的跑出去,进了王大妈的屋儿。

王大妈这边置换的房间不大。但是却间隔成了两间房,三姐妹都住在这边的。

他们以前的房间现在是空着放东西,这要说起来,他家算是大院儿住房最不紧张的了。

娜娜跑回屋子,王美兰叹息一声说:“这孩子是越发的不懂事了。”

“慢慢教,都是打这个时候过来的。”王建国安慰了一句。

王美兰一听这个,啪嗒一下子给手里的破抹布摔下来,说:“还不是你妈,整天纵着孩子,说些有的没的,你看看,你看看娜娜都被她教成啥样了,我好好的女儿,现在就不懂事。除了攀比吃穿就要这个要那个,也不想想到底需不需要,拿钱不当钱啊!家里哪一样不用钱?人家买车她就要买车,那人家买电视机他是不是也得要电视机?”

王美兰也是憋着火的,她真是烦死自家的婆婆了,那就是一个搅屎棍。

遇事儿不能往前冲,就会在家折腾,那就是个窝里横。

“你说我妈干什么,你也不是不知道,她这种旧社会长大的老太太,现在就算是过了好日子,但是想法也比较守旧,你还指望她能多明事理?咱们做儿女的,只能多担待,不然咋样?你还能跟人打一顿给扔乡下?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咱们稍微容忍她几分吧。我也再劝劝她。”

他语重心长:“我妈也不容易,我爸那个人是个啥都不管的,我家一直都是我妈操持,是我妈给我带大,她也不容易。你就多帮衬帮衬,别跟她闹别扭,好不好?”

“不是我想跟她闹别扭,你看她干的这些事儿。”

“我懂,我知道她做的不好,但是那毕竟是长辈,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只能多劝劝了。我来跟她说。”

王建国哄着媳妇儿,王美兰态度好了起来。不过仍是嘀咕:“她那左耳听右耳冒的,你说了也没用。”

“那也总是要说的,让她知道我的态度。她总归要收敛几分的。”

王建国一贯都是站在王美兰“这边”的,所以王美兰听了这些,总算是嗯了一声,有几分满意,不过也是说:“真是歹竹出好笋,你可一点也不像你妈。”

王建国失笑:“胡说什么。”

笑够了,他眼珠子转了转,说:“要我说,也是小陈他们家的事儿,这好端端的买自行车,不是擎等着让别人家跟着糟心。也不看看自家是个什么情况就大手大脚,真是给邻居添麻烦。”

王美兰倒是个实在人,说:“人家买人家的,又没花咱的钱,说那些个干啥。”

她碎碎念:“不过我看小陈练摊儿是挣钱了,肯定挣钱了,不然他家哪有钱买这个。”

王建国:“那应该

是的,他家的家庭条件在大院儿就是个中等,能突然拿出这些钱,总归不会是大风刮来的。”

“中等?我以为他家算是大院儿下等了。”王美兰嘀咕一句。

不过王建国是做采购的,对这方面还是有数儿的,他摇头,说:“他家算是中等,绝对不算是下等,你看,赵大妈上班还包两顿饭的,这就省了多少?剩下的几个,陈青妤一个孱弱的小寡妇,她能吃多少?小佳小圆虽说饭量上来了,但是也不是一下子就这么能吃,他们还小,吃的也少,他家正八经就一顿晚饭。赵大妈有时候还带饭盒回来。陈青妤钓鱼又厉害,这几年他家就没买过鱼。不仅如此,陈青妤还钓鱼换了不少东西。他家在吃喝上,花钱很少很少的。”

王建国自以为已经看透,却不知道,大胃王家族花费最大的就是吃。

陈青妤更是能吃中的能吃。

但是他们毕竟不知道,按照自己的算法,这家子吃喝上开支小的不能再小。

“他家衣服也没咋买过新的,就是那几件一直穿着,冬天也没见他家做了新棉衣。这方面也没花太多钱了。”王建国自以为自己算的精准。

但是却根本不知道,陈青妤是一件衣服买了好几件换着穿。虽然看着就是那一件,但是其实人家可不是一件衣服穿好几年。长得一样,实际上根本不是一件衣服啊。

至于棉袄,他家是每隔一年就要重新做的,只不过棉袄是新的,棉袄外面挂的那一层外面儿不是新的罢了。

可外人哪里知道,也不能扒了衣服看。

所以在外人眼里,他们家还真是没啥特别花钱的地儿。

王美兰一琢磨,点头:“你还别说,真是哈。他家有两个暖水瓶,一个是当年林俊文结婚买的,还有另外一个是小陈钓鱼跟人换的。他家每年也都会换一批山货,核桃榛子什么的,都不少的。”

这么一看,他家花钱的地方少,小佳小圆今年夏天才能上三年级呢,小学生花钱也不多。

他家还真是大院儿的中等住户。

“怪不得有钱去南方进货。”

王建国:“你别忘了,林俊文还有赔偿金。”

“对对对。”

他们夫妻两个算人家的事儿,倒是算的细致。

“啊,那我们也是被这婆媳忽悠了啊,她们整天说有钱就花,但是也不是这么回事儿啊!他家花钱的地方那么少,其实也攒下来不少吧?这真能忽悠。”

王美兰有点不高兴,觉得自己被骗了。

王建国:“装穷呗,我就说咱们大院儿就你没有心眼儿,人家心眼都多得很。”

王美兰:“真是的,你说都是邻居这是防着谁呢,真没劲。”

“行了。你心里有数儿就行。”

他沉默一下,又说:“我原本以为这练摊儿上不得台面,就算是赚钱也不过就是混个温饱,更多是别想的,但是如今我觉得不能这么看了。”王建国语重心长:“他家是挣钱的。看来这练摊儿是挣大钱的。”

“怎么说!你咋知道挣钱??”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