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3 章 一合一(1 / 2)

加入书签

周璟承想的是:“如今碍于父皇的命令,兵部拖延不得,只他们到底心存不满,很难保证会不会在粮草中动手脚,我便想着,从司礼监抽调一批人过去,负责最后的检查。”

“只是北疆一事,司礼监的存在感实在太强,原本监军就是从司礼监出去的,眼下兵权又到了掌印手里,若连粮草经手的人选都从司礼监选调,只怕会叫外人生有猜疑。”

“倒不如由你出面,以为北疆将士添置吃穿的名义,得以在押送队伍中安□□自己的人,届时无论旁人怎么说,你不过是挂念北疆士兵,又心系掌印,也找不出太大的过错去。”

“只是这样一来,可能又要你破费些了。”

给阿爹的支援,又怎么能叫破费。

时归连连摇头:“没关系的,就算没有阿爹,将士们保卫大周疆土,也当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

“那依殿下看,粮草等物,我该准备多少?”

周璟承略一沉吟:“我可以从私库中添补一部分,剩下的再有你出,这样由我在前,也省得旁人说道了。”

甚至太子及未来太子妃都给北疆添了粮草,作为臣子的,岂还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便是一人捐个百两,整个京城的官员加起来,也能凑个上万两了,换作粮草,又是整个北疆将士们几日的口粮。

时归点头:“好,我都听殿下的。”

说过正事,两人的声音倏尔停了一下。

不过分寸的沉寂,可在这狭小的车厢中,时间流动也变得缓慢起来,须臾之间,让人感觉过去了好久。

时归抬头看了对面的人一眼,默了一会儿,细声问了一句:“我还有一点儿不明白的,想问问殿下……”

“阿归且说。”

“敢问殿下,册立太子妃一事,可是殿下的意思?”

此话并非怪罪,单是时归有些想不明白。

依照周璟承往日的行事,婚姻大事,总不会在一夜之间就下了决定,何况这还是连诏书都下来,几无更改可能。

时归低喃道:“……是不是,有些太着急了。”

周璟承很快反应过来,却是苦笑:“阿归多半是误会了。”

莫说时归,就是他自己,今朝接到赐婚圣旨时,都是狠狠错愕了一下子,险些忘了接旨。

思虑之间,他选择将昨日的事一一道来。

昨天晚上,在他得了时归的回应后,大喜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此事上禀帝后,且让两人有个准备,这样等掌印回来后,就能尽快商议双方婚事了。

谁知比起准备,帝后更是诧异于女方的人选,皇后更是怎么也想不出,她从小看到大的两个孩子,何时互生了情愫。

若非周璟承再三肯定,他对时归早有私情,帝后二人还当他是在戏言。

即便如此,他还是没能逃掉皇帝的训斥,更是当场呵令他去正殿外跪着,好好反思他错在了哪儿。

“孤反思了

一晚上(),实在想不出哪儿有错。”周璟承轻笑一声⒂()_[()]⒂『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转眼就将这场责罚含糊了过去。

他被传召上朝时,只当父皇是碍于朝政,不欲让他因私事给耽搁了,谁知他才到殿上,刚一跪下,就听太监宣了旨。

周璟承摊手道:“我至今不明白父皇的态度变化为何如此之大,头一天夜里还恼火着,睡一觉醒来却直接赐了婚。”

“我刚从早朝上下来,紧跟着就听说你进了宫,担心你受母后为难,便着急赶来了,故而我今日还不曾与父皇单独见过,或许只有问过父皇,才知这圣旨为何下得如此匆忙吧。”

他心里隐隐有一个猜测,只未得到证实前,不好明说。

因着时序的出身,他及整个时府,对皇室来说,比之寻常仆婢地位要高,比之满朝文武关系要亲近,更准确些,该是深受皇帝信重的内臣才对。

如果说皇后更看重时归的想法,那在皇帝眼中,显然是曾助他即位,又为他驱使了十几年的掌印更重要。

不过给时家的小姑娘赐个婚,既能满足了太子的心愿,又能给奔赴北疆的掌印添一份底气,何乐而不为呢?

又或者在皇帝看来,时家的小姑娘若是不愿意,就当为了她爹受些委屈,等日后入主东宫,总能慢慢弥补回来。

若是愿意那就更好了,岂不皆大欢喜?

一举多得,此间种种,也只有时归的心意被忽略了去。

周璟承目光微一闪动,很快将这个话题给转移了去,只嘱托她尽快将支援北疆的物资准备好,至于最后检查的人手,不妨交给时一他们去办。

“另外还有一事……”周璟承有些迟疑。

时归问:“怎么?”

“阿归觉得,诏令一事,可要先瞒一瞒掌印?”

依着时序对周璟承的戒备,若是叫他知道,他才出了京城,被捧在掌心里的女儿就被赐婚给了太子。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