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5章 让外乡人震惊的幽州城(1 / 2)

加入书签

沈冬素疑惑:“有轨马车只拉货不拉人啊,这些人跑去干什么?”

李念鱼嘿嘿干笑道:“哪个,这不是造船,太费银子,之前王妃总教我自己想法子赚经费。”

沈冬素眉梢一颤:“你就想到用拉煤车载客的活?”

李念鱼得意地道:“他们可喜欢了!您放心,我没有把终点设在基地,而是中途建了一个滑雪场。”

“他们觉得那有轨马车,一次能载十几人,还能观赏风景,速度又快。非常希望能全境推广,多建几条这样的有轨车道。”

沈冬素摆手道:“想都别想!目前全北境的铁都给我用在造船上面,这条有轨车道也是为了往基地送煤方便。”

见李念鱼一脸失望,看来那些贵公子确实很喜欢这种新鲜刺激的玩意,她便给出主意:

“不就是找刺激嘛!滑索、滑雪、爬犁、冰钓,对了密林中有一支部落擅驯鹿,弄一批鹿来拉爬犁,那些贵公子肯定喜欢。”

“还嫌不够,把热气球弄上,飞天总有吸引力了吧!”

李念鱼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多谢王妃,这个冬季我们最少能挣一艘战船的经费。”

沈冬素本来话到嘴边,想说一说降落伞,可一看李念鱼这幅,只把那有些有钱公子哥当钱袋子,完全不当人命的态度。

到时候真有胆大跳伞的,摔死几个还挺麻烦。算了,以后再慢慢研究吧!

这次来幽州城的士族、富商,目标都很明确,贵妇贵女是逛街享受,贵公子们是花钱找刺激。

真正打探幽州实况的,反而是家里的幕僚、清客之流,他们三五成群地相约,从内城逛到外城。

先到万书阁看横渠碑,骤然发现,在长安只是小有名气的万书阁,其藏书和占地面积,比长安的太学都不差。

以前听人说起万书阁有多了不起,觉得是幽州官员在吹牛,现在才知,明明是他们低调,故意不张扬。

再去看墨门的学院,从开始抱着‘且看那些低贱工匠能玩出个什么花来’,到最后只余惊叹和佩服。???..Com

怪不得凌王不在,凭凌王妃一个女子,也能守住幽州城!这些新式武器,守城太有用了。

他们还没看到火药和战车呢!否则定会吓的脚软。

还有那些农具、工具,原来我们从幽州买的,已经是人家淘汰了的。而最新款,永远都是幽州先用。

如此一来,我们拿什么跟幽州比?连朝廷都不重视的农科、医科、算学、格物,在幽州居然跟万书阁平起平坐。

等看到那十丈高的钟楼,全是三层、五层鳞次栉比的居民区,高耸入云的烟囱。

虽然幽州人说,那里是熬粥场,造的房子那么大的锅,所以才需要那么高的烟囱。

但有脑子的人一想就知道是哄人的,那一片是禁区,有士族严守,外人不可能闯进去。

什么时候一个粥场都能成为禁区?

若非早就从往来幽州的人口中听说过,幽州城的变化,他们只心中暗暗称奇,强忍着没做出丢人现眼的表情来。

但一路还是向路人问了很多遍:“这是何物?”

“路灯啊!烧的鱼油,可亮堂了,天一黑就点上,我们幽州可是不夜之城!怎么,你们那没有吗?”

“……”

“这又是何物?竟然如此巨大!”

“起重机!建房子吊重物的。我们幽州三层、五层的房子多,还都是砖瓦房,用起重省人力。怎么,你们那没有吗?”

“……”

“这是什么地方?竟然这么多青年男女一起进进出出,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提什么桶?这是医护学院,男女学生都收,里面分男学院和女学院,可难考了!”

“我大舅的邻居的二姨家的闺女考进去,学了两年,如今在伤兵营做护士,工钱又高,还有职称,这一辈子都衣食无忧了。”

“怎么?你们那难道不让女娃学点啥??”

“……”

“竟然敢当街杀活牛!胆大包天啊!按夏律私杀活牛下狱三年!”

“呵,你们是外乡来的吧?外乡人就是少见多怪。瞧清楚了,我这杀的是不能耕地的长毛牛。”

“从异族人那里买来的,官府特准杀的!不会吧不会吧?难道你们的州城,吃口牛肉都要蹲大狱?”

“……”

“当、当、当……”

“这是什么东西?竟然如此之响?那是瞭望塔吧?难道是敌袭?快,快回去保护家主!”

“哈哈,瞧把外乡人吓的,这是钟楼,报时的。”

“我们说你们这些外乡人,头回来幽州,最好找个向导陪游,像你们这样走到哪都大惊小怪,吃不好玩不好还吓到了。”

一辆奇怪的半敞篷车,没套驴、牛,而是两根长长的车柄,一个强壮的青年拉着,到几人面前停下:

“客人要不要坐人力车游城?价格便宜,全城哪都能跑。”

“人力车?”

“没坐过吧?我们幽州的路修得又宽又平,便是人来拉车也省力气。”

“牛车、驴车容易堵塞道路,人力车又快捷又方便,还不会把城里弄得到处都是粪臭味。”

“这可是我们幽州专有的人力车哦,外面坐不到,别的州城路修得不行,没法跑。”

……

诸如此类的对话,这三天在幽州城的各个角落发生,那些跟随家主来幽州的幕僚,只觉得自己成了乡巴佬。

相视一望,都从对方眼中看出惊叹,现在的幽州城,用翻天覆地来形象也不为过。

幽州城的变化之大让人惊讶,但更让人惊叹的是,发展的太快了!

这才几年,从凌王来幽州满打满算不过五个年头,期间得不到朝廷的大力支持,还要靠凌王妃写信哭诉,皇上才给军资。

更得不到北境士族的支持,靠凌王连杀带吓,士族才没敢添乱。就这,幽州城还能发展成如今规模。

凌王和凌王妃,比我们想像中还要强大啊!

之前对幽州律不屑一顾的士族家主们,全都开始抱着幽州律熟读。

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聪明的人都知道,大势所趋之下,不顺应潮流便是螳臂当车。

最起码目前来看,跟凌王妃的合作,是双赢的。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