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0章 吴王殺君(2 / 2)

加入书签

皇帝的诏书是传位凌王的!

吴王大惊,一边查找流言的源头,一边找莫修谨,必须要毁了那道圣旨。

结果他发现,莫宅已经人去楼空,那里竟然还有另一条秘道,不是通往吴王府,而是通往混乱的北城区。

吴王当即下令,全面追捕莫修谨,一定要将他灭口!

同时派人去光州,暗中将凌王妃的家人囚禁起来。

与此同时,莫修谨猜到吴王的打算,一边派人往光州送信,一边带着圣旨赶往幽州。新笔趣阁

虽然有凌王府亲卫护送,但吴王派来的追兵实在太多,这一路可谓九死一生。

若非莫修谨计划周全,提前找好了几条路,又有姜家暗中协助,可能都无法活着逃回幽州。

九月底,沈冬素终于接到凌墨萧的信,他已经打到高丽王庭,但新罗和倭国都加派了兵力。

还要苦战数月,才能彻底结束战事。

凌墨萧全然未提庞先生送到的消息,沈冬素也没多问。

可能凌墨萧也觉得,皇上太过随性,哪有打仗打一半,非将主帅召回的?

比起回长安,当然是赶紧灭了高丽更重要。

可在庞先生看来,他实在想不通,王爷为什么这么心急灭高丽?

当然是赶紧回长安啊!皇上明显是要立王爷为储,只要王爷一回长安,就能入主东宫。

他再三规劝,事有重轻,虽然灭高丽很重要,但哪怕再给高丽几年时间喘息,我海军强盛起来,一样能灭。

可那大宝之位,出一点错,就错过了!

但凌墨萧完全不听他的规劝,表示此战不光要灭了高丽,还要灭了倭国和新罗。

三个倭国不灭,他是不会班师回朝的。

庞先生觉得自己越来越不理解王爷的行事了,王爷怎么会在娶妻生子之后,变得更好战了?

他哪知道,凌墨萧内心深处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比起皇上的秘信,比起东宫之位。

他最害怕的是,冬素泄露天机,若不能尽早灭倭,她遭到天遣怎么办?

呃,没错,那时沈冬素一句戏言,给他看世界地图,笑说自己确实背负着上天下达的任务,就是灭倭。

就连沈冬素自己,想的也是她若做不到,就交给孩子来做,孩子做不到,就交给孙子来做。

反正要将灭倭定为家族的一等大事,不能因为倭国示弱,伏低做小,或是觉得灭倭成本太高,弹丸小国不值一战,就放弃这件大事。

她没想到凌墨萧竟然那么重视她的一句戏言,不光要尽快灭倭,还担心晚一步,她就会遭遇什么不测。

看完凌墨萧的信,见他丝毫没提皇上秘信的事,沈冬素正打算再上书一封,将高丽的战事告知皇帝。

然后就接到一个晴天霹雳,皇上竟然死了!

跟当初太子之死一样,就是那么突然,实难让人相信。

可消息来源是小盼哥,不可能有误。

甲四亲自带兵去接应莫修谨,斩杀了吴王派的追兵,将瘦的像竹竿一样,且全身伤痕累累的小盼哥带回幽州城。

小盼哥从怀里掏出染血的圣旨,笑着说自己不辱使命,随即晕了过去。

阿沅姐哭成泪人,沈冬素也一样。她知道小盼哥长安一行,非常危险,但看到他本人,才知道比她料想的还要危险千万倍。

好不容易小盼哥才和阿沅姐成了亲,两人历经那么多磨难,才拨云见月。

差一点,小盼哥就死在长安了!

沈冬素非常愤怒,即愤怒于吴王对小盼哥的追杀,又愤怒于吴王殺君。

并且都不用想,吴王下一步,一定是杀凌墨萧。为了斩草除根,她和孩子们,也别想活命!

还是到了这一步,她一直祈祷着,长安的混乱不要波及幽州,再多给她一点时间来发展。

可就像高丽突然偷袭一样,敌人是不可能按你的想法来的。

她派人给凌墨萧送信之后,忙召集留守幽州的官员商议,应该怎么应对吴王接下来的行动。

莫修谨全身绑了绷带来参加这次会议,他给出的建议是,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趁皇帝还在停灵,吴王还未正式登基,发起清君侧的缴文,率先出击。

若等吴王登基之后,我们再行动,不管是什么理由,都有造反的嫌疑。

但在这之前,那就是替皇上报仇,坐实吴王殺父的罪名。

所有人的目光投向凌王妃,还管是等王爷回来,甚至等王爷传回消息,都需要时间。

而现在耽误一天,长安的变数就越大,若依莫修谨之计,就得立即给出应对之策,耽误不得。

沈冬素静静地看着那份染血的圣旨,看着还不到两岁的龙凤胎,再看看凌墨萧才送回来的信。

几息之后,她下定决心。

发清君侧的缴文,将吴王殺君之事宣告天下。

甲四带军,出兵长安,以吴王之血,祭奠皇帝之灵!

消息传开,整个幽州城都沸腾起来。

沈冬素拿着圣旨到军中,向全军展示,帝位是传给凌王的。

吴王就是为此才殺君夺位,我们要为皇上报仇,还大夏朝廷一个朗朗乾坤。

不管是吴王还是天下人,都没想到凌王都不在幽州,凌王妃竟然这么果决地率先出兵。

吴王当然不承认自己殺君,他甚至将殺君的罪名嫁祸到莫修谨头上。

咬死自己手上的诏书才是真的,幽州的那道圣旨是假的。

同时他催促派往光州的人,赶紧把凌王妃的家人活捉,他就不信,凌王妃能不顾自己父母的性命!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人以最快的速度到了光州,那时皇帝死去的消息还未传开。

但还是晚了一步,沈家人全部消失,村民都说是出远门走亲戚了,好像是去扬州。

等吴王的人追到扬州,却得知,沈家在扬州的亲戚余大鱼,也行踪不明。

光州只有凌王留在封地的一些下人,而这些人根本威胁不到凌王妃。

吴王怎么也想不通,凌王妃的家人是怎么提前得到消息逃走的?

但很快,他想到莫修谨那张清冷的脸,暗恨不已,自己是从一开始就被这个人牵着鼻子走!

光州的事,自然是他早有准备,将凌王妃的家人转移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