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1章 陈星耀的处事态度(1 / 2)

加入书签

庆幸的是,长安还有一个陈星耀。

陈星耀再一次深得体会,那就是当你接手一件麻烦事时,先别急着处理,等一等。

麻烦事自己就会变顺遂。

这是他一惯秉持的处事态度,虽然早些时候被父亲责骂为‘偷懒’,但他也不想解释,并且他也解释不清楚。

他对部下说过最多的话就是‘先别急’,’急什么‘,‘缓缓再说’。

就像这回,从皇上那里领了一个迁都的重任,刚回到长安时,只觉好麻烦啊!

长安的权贵几乎都能扯上亲戚,也不知道他们咋看出来的,竟然说他是帝后身边的红人。

红人?打红的吧?

我在帝后面前,何时说得上话?让我干啥就干啥,还捞不到好处。

那两口子,就没把我当过人!

反正权贵们认定了,陈大人独具慧眼,跟那姜家一样,早先就攀上陛下,如今还被赋予迁都重任。

可是陈星耀刚回到长安时,大部份权贵是不想迁都的,关于这一点皇上说了,不想迁就留在长安。

陈星耀理解的是,这些老废物不去幽州更好。

毕竟幽州的户籍那么珍贵,连他都挣了很久的工分,才挣到户籍的好嘛?皇上现在要给你们,你们竟然还不要!

得,那就将待办事项中,催促权贵迁都这一条划下。

再看下一条,嗯,陈星耀明白自己的重任是什么了,实施幽州律,从权贵手中回收先帝赏赐的土地河山。

嘶,陈星耀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就难了啊!

虽然有甲四帮忙,能打能抢,可还是太难了。别说旁人,就连从他爹手中打回祖辈传来的领地,他都没信心,更别说找别人要。

事情不好办,那就缓一缓。

但不能让旁人发现自己在偷懒,特别是皇后娘娘,她若知道自己办事不利,后果会很严重的。

所以陈星耀每天风雨无阻地去皇宫,看着宫人打包东西,整装待发。

再隔几天找一回甲四,表达一下任务艰难,再请甲四几个幽州官喝喝小酒,骂骂权贵,嗯,差事还是能混过去的。

然后这一混就是半年,等官员都迁到了幽州,皇宫也快搬空了,幽州那边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长安。

然后他就发现,之前不愿意搬迁的权贵,开始找上门主动提出要迁往幽州。

之前一幅宁死也不交出祖上传下的领土的,开始有人主动上交,虽然也提出各种要求,但陈星耀觉得这是个好开端,能接受。

而一直执行不下去的幽州律,已经在百姓之间流传开,虽然权贵们依旧反对,可也不敢真犯禁。

等接到皇上的圣旨,夸他差事办的事错,迁都大业很顺利,在长安推行幽州律他功不可没。

再听到一直看不上他的父亲,竟然拍拍他的肩膀说,以后陈家就交给他了。

更别提留在长安的权贵和官员,是如何讨好他,拍他马屁的。

陈星耀面上表现的信心满满,没错!本官确实是帝后身边的红人,不论多么难的差事,交到我手上,都能完成!

不信请往前看,幽州的海军权是谁要到的?我要到的!

再往前看,在废帝和废太子斗的你死我活的时候,谁敢担任往幽州付旨的钦差?

就是本官!

只在无人知晓的深夜,陈星耀睡一半,突然从床上蹦起来,拍一巴掌自己脑门。

不是,我还没正式开始办差事呢,怎么就顺利完成了?

果然,任何麻烦烫手的差事,先别急,缓一缓。

春天的时候分不清种子有什么关系?反正种到地里,到秋天会开花结果就行了。

若沈冬素知道陈星耀是这样的心得,一定会翻个大大的白眼。

你当什么任务都能用这一招啊?怪不得之前让你办点事,都给本宫一拖再拖。

但不得不说,这也算是傻人有傻福。

莫修谨曾问沈冬素,把陈星耀放长安,放心吗?

毕竟陈家还是很有实力的,若当初不是肃国公造反,而是陈国公,便是甲四也不可能那么快平安长安乱。

沈冬素笑道:“再给陈星耀一个胆子,他也不敢造反。那家伙年纪不大,却是职场老油条,只想摸鱼打诨。”

“经过长安乱一事,杀伐过重,长安的权贵和百姓心中都有惧意。让陈星耀去主持迁都之事,正好安抚一下。”

七月初,凌墨萧正式发诏文,再次远征高丽,由皇后监国。

这次虽然依旧有反对的声音,但声音不大,甚至百官还希望皇上赶紧走,实在是这半年太累人了!

皇上一走,大家都轻松啊!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