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2 章 纳采(2 / 2)

加入书签

绿漪家里,绿漪老子娘望着红布上面整整齐齐十一个小银锭并一支小花钗,不由心痛道,“瞧瞧瞧瞧,你就是出来了,娘娘也没忘了你。当初何苦来哉,便是跟着娘娘过去,岂不比现在更体面?”除过赏钱不说,光是这只烧玻璃百合花簪,便不下二十两银子了。若是现在还留在娘娘身边,肯定受赏比现在还多。

说着,绿漪她娘拾起那支小花钗啧啧称奇。在烛火的映照下,那百合花可谓绚烂多彩。绿漪几个不满十岁的妹妹瞧见,纷纷露出稀罕的神情来。绿漪她娘把小花钗塞进女儿L手里,不由道,“瞧这回错过多少富贵去……”

绿漪本来性子和顺,平素也不与人大声说话,可眼下手里却紧紧攥着那支小花钗直掉眼泪,“娘娘身边又岂能是我们做主?便是我腆着脸留下,难道还能不出门子不成?只一辈子留在娘娘身边,这好处你们也别想一直得着。便是姑娘肯,太太也不许,我也不肯!”

说着,绿漪发了狠,把手里的烧玻璃花簪径直丢了出去。

绿漪她娘大惊失色,赶忙飞扑了出去,好悬没让这支花钗摔在地上。娘娘御赐之物,要是摔坏了,那就是冒犯王妃娘娘。

小心地把花钗放在桌上,这一回绿漪她娘可不敢再放到女儿L手里。“我的祖宗,不过说上一两句,怎么就动起气来。”绿漪她爹也跟着劝,面上不敢露出什么神色来。

要知道王妃娘娘时常让院里丫鬟过来探望,压根儿L没有忘记绿漪的模样。便是赏赐下来的这些物件儿L,都是要给绿漪带出门去的。要是谁敢昧下,只怕娘娘第一个饶不过去。

再者娘娘身边的绿澜又一向和女儿L交好,万一看出点儿L什么来,再到娘娘面前说嘴,那她一辈子的体面,可不全折了。

因此绿漪她娘老子很捧着绿漪,便是这样,脸上也全是笑模样。

可有谁知道绿漪的委屈,她已经给每个弟妹拿出五十两银子来,可爹娘还不足性。便是对表哥,也不如以往那样了。要知道前几年还一口一个好女婿,这会子,全都变了!

绿漪越想越是伤心,忍不住捂着脸哭起来。

绿漪爹娘一脸手足无措,让两个小女儿L进去相劝。

这也只是白府众多插曲中的其中一段。

曹婆子也是,逢人就说娘娘爱吃她做的甜点心。传得最后陆氏都有耳闻,把她叫去问话,这是后话不提。

六月十二,尚仁长子,也就是亦安侄子怀瑾生辰,亦安亲带了礼物去见嫂子张氏。

“咱们瑾哥儿L该开蒙了。”白家男孩儿L都是四五岁时开蒙,怀瑾这个年纪,也确实可以开蒙了。

小小的人儿L对着亦安拱手,“姑姑好!”怀瑾面相足足像了尚仁七成,又带了二分张氏的秀气,是个人见人爱的俊娃娃。

“咱们瑾哥儿L可真乖,瞧姑姑给咱们瑾哥儿L带什么礼物来了?”怀瑾生

() 辰,陆氏的意思是孩子年岁还小,自家乐一乐,摆桌席也就罢了,不必张扬。尚仁和张氏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就在家里办个小宴,自家私下里乐一乐也就完了。()

??N???????腛魎???葶???虎?敧????汑??罞窘??偛????????????????衬鱛??供鱛?魎?????敧???魎歑?偛卢??葶顛塔????彎???楲???

?本作者风谧蕴虚白提醒您最全的《庶女亦安》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若说前面这些是姻亲还好,后面这些人,绝大多数可是实打实冲着亦安来的。

陆氏权且收下,过后再作计较。

到六月一十六,为亦安纳徴发册的日子还没到,令国公府那边先传来亦宁的好消息。

亦宁已经怀有身孕两个多月,如今方才诊出来。

陆氏自然大喜过望,血脉传承,自然是喜事。

亦安也为二姐感到欢喜,特意置办了礼物,随着陆氏的心意一道送去令国公府。

令国公夫人对儿L媳有孕自是喜出望外,见了安王妃送来的金镶玉如意,心中也十分衬意。王妃和家中姊妹关系好,于她们这样的人家而言,自然是好事。令国公夫人不求靠亦安能做些什么,只要姐妹两个没有处成仇人,那一切自然都好说。

幸好凤言不曾苛待庶女,不然如今不知要有多大的乐子……

可令国公夫人转念一想,若好友不曾认真教导庶女,只怕王妃未必会有如今的体面。便是宫里选女官,也到不了终选。

令国公夫人不知内情,自然是这样认为。可若陆氏真像话本里那样的不慈嫡母,眼下绝对会心惊胆战,生怕迎来王妃的报复。

不过陆氏不是那种人,亦安也不会是话本里那样走向。

七月初一,圣人遣慎国公告太庙,祭祀先祖,用祝文。

这并非亲王娶亲的礼节,圣人对外宣称,这是仿效太·祖故事,以全高皇帝之思。

群臣心内腹诽,您老还演个没完了……

七月初九,御座设于奉先殿,鸿胪寺设制案、节案于御座前。内官监、礼部放置纳采礼于文楼下,教坊司设乐于殿内。

清晨,锦衣卫设卤簿于丹陛丹墀。礼部设彩舆、教坊司设大乐,俱在长安门外。

圣人着衮服御华盖殿,鸿胪寺执事官行叩首礼,请圣人升殿。

圣人御奉天殿,文武百官着朝服行礼叩首。

执事官鸿胪寺卿引册封正使与副使就位,行四拜礼。

传制官奏传制讫,由左门出,执事官举制案、节案,亦由左门出。伞盖遮护,置其于丹墀中道。

传制官,也就是慎国公本人,宣读制书。

“兹尔择礼部尚书白成文女为安王妃,命卿等持节行纳采问名礼。”令国公与陆太傅四拜行礼,鸿胪寺卿奏礼毕。

上兴,引礼官引制案、节案由长安门左门出,慎国公引礼物随之而出。

至长安门外,正、副使取节书、制书于彩舆中。仪仗大乐前行,从一门出,至皇城

() 东门外,正、副使要更换吉服,乘马至安王妃家举行纳采之礼。

直到这一步,群臣才发现,这哪里是亲王纳妃该有的礼制,这分明是太子妃的仪制!

为显尊亲有别,亲王纳妃时省去纳采一节,唯独太子纳妃时,才有此礼,以显太子与亲王有别。

当下就有御史进言,此于礼不合。

然而圣人却道,“此乃高皇帝为安王娶亲所行之礼,朕亦不敢违之。”

御史心中无语,您怎么不说后来这一条还给改了呢?!

本朝太·祖立国时,礼制尚且不全,到安王成婚时,因其乃高皇后幼子,高皇后生前放心不下者,唯有安王。所以高皇帝对安王关怀备至,为其娶亲时更是一度直逼太子。

不过那时候太子不计较弟弟的逾制,并且对安王十分疼爱。可如今的太子不是睿宗皇帝,如今的安王也不是初代安康王。

也不知道太子殿下介不介意,毕竟当初他迎娶太子妃时,可没有纳采这一环节。

太子其实是不介意的。因为圣人道太子妃久病,正好借安王妃大婚之喜,给太子妃也冲一冲。于是太子心里非但一点儿L疙瘩没有,反倒对圣人和亦安十分感激。毕竟有给妻子冲喜的意思在里面,便是太子,也有些不好意思。

所以除去纳采之礼外,安王大婚的典礼,也要在宫中举办。因为安惠王薨逝不满半年,所以圣人决意,在宫中为安王妃举行大婚典礼,只是不留宿宫中。婚礼之后,安王妃夫妇复居永襄郡王府。直到安惠王丧期一过,再行搬入安王府中。

圣人对安王妃,已经不是一般恩遇。

这要是让御史知道,还不知道得怎么吐槽呢。

只有以往宣宗皇帝在时,一切待遇规格都远超几个弟弟。圣人在这一点上,倒是很恪守祖训。

而且看看这些都是什么人物?传制官是慎国公,引礼官是内阁大学士,执事官是鸿胪寺卿。正使是圣人亲家令国公,副使是圣人最信任的陆太傅。护送纳采礼去白府的是锦衣卫指挥使,加一品衔的周璋。

宗室、勋贵、外戚、清流、亲信,齐活儿L了。

光是纳采礼,就看得人眼晕。

玄纁纻丝一匹,玄、纁各一匹,用红绿罗销金束子六个。

金一百两、珍珠五十两。用红绿罗销金袋五个。

银一千两。

各色紵丝五十匹。

绢五十匹,大红罗十匹,生纱十匹。

线胭脂一百个,金花胭脂十两。

北羊六牵,用红绿罗销金盖袱六条,并牵羊红麻索六条。

猪六口、鹅一十八对。

酒一百一十瓶,用红绿罗销金小盖袱一百一十条,每条坠角铜钱四个。

喜饼一百一十个,用红花纸贴面。

茶一十一袋。

白熟米四石,作八合。每合上用染色红米一升。

面六十袋,用红花纸贴面。

这还只是纳采礼

等到安王妃仪仗再一露面,不说百官,舞阳长公主见了都倒吸一口凉气。

怎么还有五色绣幡?别不是拿错了吧?

这阵仗,哪个见了不目瞪口呆?

然而圣人已经布置好一切,这时候再反对,也来不及了。

便是迎娶了一位公主过门的令国公,也不由在心中暗道,今日这阵仗,得有十好几年没见过了。

临清公主不算,她的婚礼便是再升格,也只和诸王等同。能压过这一回的安王大婚礼,也只有当年圣人为宣宗皇帝纳纯懿皇后那一回了。

这样的恩宠,也不知那一位,有没有这个福气享受……

……

礼部尚书白成文女白亦安,崇元四十四年,初授永襄郡王妃。未几,安惠王薨。△宗皇帝念安王无嗣,以永襄郡王承王爵,妃亦升格为安王妃。礼殊宗室,帝尤重之。

——△宗实录

安景王妃白氏,崇元四十年为御前女官,左右帝心。永襄郡王妃薨,乃为永襄世子妃。安惠王薨,继升安王妃。此非天命所钟,盖因人意所致哉。惜旧年宫中秘闻,吾辈不能知之矣。

——清溪杂谈

△宗一朝,有安王妃白氏,权倾内外,出入宫闱有如私第,宗室勋贵倾相交好,文武百官尤不敢谏。惜我英明神武之皇帝陛下,竟不能辨识此贼。幸我朝天佑,未被此妇窃夺国势。此先人福荫,不使我朝乱于妇人之手。

——枯石室主人手记!

风谧蕴虚白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希望你也喜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