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5(1 / 2)

加入书签

,从不直接考书本上的内容。

这天,樊小余给林寻讲了个故事,是关于她的过去:“我曾经有个朋友因为我而遇害,我很后悔。”

初听故事,林寻只是感到惊讶,她不惊讶樊小余有朋友,也不惊讶有朋友遇害,只惊讶是因为樊小余。

林寻好奇地追问,樊小余说,是因为她遇到一些棘手的事解决不了,和这个朋友提了几次,这个朋友出于仗义要帮她,没想到因此赔上自己一条命。

林寻正在消化故事经过,没想到樊小余话锋一转,又道:“那个朋友的家人怪我,也有一些朋友替我说话。其实我心里也不想这样,我不希望她受到伤害。”

直到这最后一句话出来,林寻生出警觉,似乎明白了樊小余的用意。

樊小余这时问:“如果你是我的朋友,在知道这件事之后你会站在哪一边?”

林寻想了想说:“我会哪边都不站,我还会疏远你。”

接着林寻又补了一句:“这也不是你的故事,这是随堂考试。你不是‘忽悠’朋友去送死,自己却在背后自我美化装好人的性格。”

樊小余又笑着问:“那如果你是遇害的朋友呢,你会帮我吗?”

林寻:“我会先问清楚,衡量这个事情是否危险。我想如果她预先知道后果,一定不会迈出这一步,主要原因是出于侥幸心理,认为不至于发生惨剧,又或者是描述事情的人骗了她,她因为信任这个人而没有怀疑。”

樊小余:“你现在是旁观者,自然可以这样冷静分析、判断准确,那么如果向你提出要求的人,或者那个让你心甘情愿伸出援手的恰好是你非常信任的人呢?你能做到像你说的这样吗?”

林寻迟疑了一秒,正要回答,樊小余又吐出一个名字:“比如许亦为。”

林寻毫不犹豫地反驳:“许亦为不是这种性格。”

樊小余:“凡事都不要太绝对,你见过的人不够多,见识过的任性种类不够丰富,见到的人性底线也不够极端。”

林寻没有接话,只是不由得生出疑惑:樊小余不会扯八竿子打不到的事儿,她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有的放矢,比较务实的。也就是说站在樊小余的角度,一定是预见到或者是担心她会犯这样的错误,才会有这次的对话。

但是许亦为……林寻怎么都想不到这种假设情况会发生在他身上,这根本与人设不符。

又过了一段时间,樊小余再没提过这茬儿,给林寻安排的考试大多围绕着人性故事和如何建立队友之间的信任感。

说白了,这两个方向是矛盾的,因人性故事大多是提醒大家要有防人之心,不要轻易测试人性深浅,要对人的恶和坏保持警惕。而队友之间的信任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毫无条件、毫无保留的,因有时候事发突然,根本来不及问清楚来龙去脉。

最矛盾的是,樊小余说的那个背叛者,曾经是逆行者中大家都很喜欢的一个人,当事情发生后,有人不相信,不仅为他说话,还试图帮他澄清。直到证据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更有甚者那个牺牲的队友也是因背叛者而死。

樊小余这样说道:“我现在教你的,都是规定范围内的,我在履行我的职责。可是有那件事摆在前面,我都不知道现在给你灌输的这些,将来会不会害了你。”

林寻没有想到将来那么遥远,她只好奇一个问题:“那件事发生之后,你们之间有没有产生信任危机?在需要交付信任,将自己的后背交给队友的刹那,你的脑子里有没有闪过那件事?”

樊小余:“实话,有。但这种想法只是一瞬间的,是我的身体做出的本能反应,并不会因此就改变我要做的事,我依然会选择相信。”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