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9(1 / 2)

加入书签

夺权威的地步了。现在麻烦的是岩泉区,不过暂时还没到收拾他们的时候。”

“……”

“啧。”

大概是看勾文彦还没有理解,祁白川轻啧一声。

不过,他一向是不吝惜指导别人的,毕竟,他这么特殊,想法这么天才,普通人无法理解也是正常的。

“地穴区的要求是让山脚区的人搬出去,规划出新的绿洲。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增加作物产量。”祁白川道,“冰原星的经济模型太简单了,虽然星币的价值和其他星球是基本同步的,但是与星币真正挂钩的等价物,实际上是绿洲的粮食。戴威严这些年没少对外卖东西,但并没有买多少粮食回来补充消耗,就算买了,也集中在雪松区。”

人类生存的最底层需求就是吃饱喝足。冰原星的环境导致平常人无法种植粮食自给自足,仅仅靠打猎是无法维持生存的,这就导致绿洲的作物成了所有人的“生命线”。

在这种情况下,星币的价值其实就代表“你能买到多少粮食”。

山脚区的民众普遍是工匠,干的是加工的活,技术越好的工匠人工费也就收得越高。而地穴区那边,作为“原材料”供应商,他们能提供的产品附加值很低,甚至无法坐地起价,因为提高一些原材料的价格,那工匠们买了后,就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回给他们。

偏偏他们是四个区里,对各种工具需求最高的地方。

所谓的“实干派”,不过是无法大量屯星币,对存粮的体量感到不安,所以无心去研究其他的事情罢了。

说到底就是附加值的问题。

岩泉区虽然封闭,但是活水资源非常重要,他们不怕交易波动,总是能有足够的星币用来购买粮食。雪松区对外贸易繁华,粮食不够了就去外星买更便宜的粮食,也不会产生这种焦虑。

而地穴区,作为原材料产地,高度依赖工具来维持生产,又没有跟外星交易的渠道,就让他们成为了最容易因为食物而焦虑的地区。会提出把山脚区清空,全部用来种粮食的提议,实属正常。

但正常归正常,祁白川并不打算听。毕竟。底下的人可以目光短浅,他这个大头头可不行。

岩泉区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不信神明了,他们的方向已经走歪了,甚至已经有了要自成一方的节奏。从双胞胎的描述上来看,他们已经产生了对神庙的攻击意图,试图窃取神庙已有的果实。

两相比较,岩泉区的问题要更紧急一些。

听完祁白川的分析,勾文彦只觉得奇妙。

“你……为什么会这么熟?”

原谅他只能用这个形容词来描述。因为祁白川的分析太过信手拈来,看到了很多他没有看到的地方。做出的预测也让他觉得非常合理,有些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内里的弯弯绕绕很复杂,但是有些很复杂的事情,道理又都非常简单。

对于勾文彦的赞赏,祁白川露出了得意的表情。

“历史会告诉人们一切。”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