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4(2 / 2)

加入书签

百姓们慢慢散去,里正也向薛岫点头后,开始缓缓离开。

薛岫看着满目苍夷的桃源,他随着县官走到衙门处,衙门虽已被大水泡过,但还能住人。

薛岫任由着县官安排,住进自己的院子后,他立马走进书房里头,起草着以工代赈的章程。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章程自然也会乱成一团。

而他已经来到桃源,若他没有草拟好章程发下去,县官也不敢多做什么。

薛岫一心二用,拿出两张宣纸,在上面写着不同的字。

唯有这般,更能节省点时间。

等他落下最后一笔的时候,顾韶音也推开门,急匆匆地走到他的面前,手撑着案桌上问道:“薛岫,已到响午,可要施斋布粥。”

顾韶音有点拿不定主意,他虽然知道顾家也曾参与过赈灾的事里,可他从前那是听闻,可从未像现在这般。

薛岫皱眉:“还未准备斋饭?”

“没啊,”顾韶音眨巴两下眼,看着薛岫冷下来的脸色,他瞬间明悟,立马撒丫子跑,边跑边喊:“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办。”

薛岫垂眸看着自己写的章程,微微叹口气,等墨干了后,他卷起拿在手里。

向外头走去,走过抄手游廊时,正好碰到刚要进门的县官。

薛岫将章程递给县官道:“这是我起草的章程,可按照上面的去办。”

县官额头冒着大汗,神色急迫,被薛岫拦下后,他惊慌地面容慢慢稳定下来,看着递到眼前的宣纸,他连忙用双手接过章程。

他这么匆忙的跑回来,也是想要询问薛佑后面该如何办,若是在没有个定论,那群乡亲可就要闹了。

县官连额头的汗都来不及擦,他匆忙中又带有几分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毁坏了纸张。

映入眼帘的是那工整的行文,字迹清晰,无一处涂改,县官不由得叹道:不愧是薛公子。

随后,县官认真的一字一句地看下去后,如获至宝,他未曾想到,不过是一个时辰,薛公子心中已有成算,连同那以工换物,换取多少,都列得分明。

像是捧着金山银山般,县官面上带着笑容,恭维地说上几句:“多谢薛公子,有了薛公子草拟的章程,这场水患也不过是小难,一定会有惊无险的度过去的。”

“下官在此替桃源县所有的百姓谢过薛公子。”

“不必多礼,”薛岫淡然道:“快去吧。”

县官哎的一声,连忙转身向外头跑去,他可要把这东西张贴在告示那,以便全城的百姓都知晓。

捧着粥正喝着的百姓,看着县官老爷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跑到告示牌那处,张贴着东西。

张贴好后,县官转身道:“乡亲们,薛公子已起草了章程,大家都可以过来看一看。”

百姓端着碗护着食小心翼翼地上前,识字的看清楚上面的字后,高兴不已。

端着碗回到人群中,乐呵道:“大家伙,赈灾的大人真的没有骗我们,我们的工钱真的有两倍多,而且,多得多劳。”

“真的是这样的吗?”神情麻木的脸上都有了喜色,他们互相看望一眼,空洞的眼神逐渐有了光彩。

只要能够有钱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