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6(2 / 2)

加入书签

“有什么不可能的,朝廷发下来的银钱虽多,可对于我等,依旧是杯水车薪,再者,家中已无劳动力的,他们唯有等死的份,或者流落在外成为流民。”

“而那些有劳动力的,自家的都顾及不上,哪还会官他人死活,想当初啊,有多少人背井离乡,最后在路上活活饿死的。”

这一番话给顾韶音极大的冲击,圆瞪着眼睛,想要反驳又看着面前头发苍白的老爷子,喉咙紧涩,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薛岫喉咙微动,压下声线中的凝噎,他柔和着声调道:“会好的。”

三老也高兴得笑道:“是啊,会好的。”

又抬起头,漆黑的眼珠紧紧盯着薛岫的面容,像是要把薛岫的面容牢牢记在心里:“贵人可是姓薛名岫。”

薛岫抿唇,微颔首道:“是。”

“即使我等身在桃源,也曾听闻贵人的名声,果真如传闻中那般,是少年英才,有你的存在,是国之幸,亦是我等百姓之幸。”

“言重了,岫亦是芸芸众生中一员,我也只是想尽一份绵薄之力,诸位才是身怀大义之人,若非乡亲们愿意以桃源积水,挽救下县,桃源不会被大水淹没,不会使乡亲们无家可归。”

薛岫说完后,他向棚内的众人微微一礼,这是百姓应得的,顾韶音见后,立马学着薛岫向那群老人见礼。

三老的眼中含有泪光,他们的家在桃源,看着桃源被摧毁,只能背井离乡流落在外的酸楚,涌上心头后,宛如打翻的调料瓶,五味杂陈。

扣心自问,他们做的一切都值得吗?毁桃源救十县,可有人记着桃源的大义,可有人会瞧不起他们桃源的人。

直到这一刻,看着薛岫弯下来的脊背,三老眼中泪光闪烁,一切都是值得的,会有人记住的。

曾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不离开桃源,前往别处。

那时的三老没有回答,望着满目苍夷的桃源,心底回答着,他们热爱着这片土地,他们的根在这,老话说的好,落叶归根,落叶归根,即使是死,他们也要回到桃源。

等薛岫的身影缓缓离开后,三老瞧着那年轻又清瘦的背影后,眼底弥漫着一层水雾。

他缓缓转过身,对着身后亦双眼含着雾气的老弱妇孺。

他声音不大却又响亮:“乡亲们,这就是我们要的答案,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们没有说话,却在心底认可着薛岫,想起那个年轻的后生。

有人叹道:“后生可畏啊。”

“他不一样,和从前赈灾的官不一样,虽然我没有念过书,识不得几个字,但我看人是很准的,他是真的心中有我们,有他在,我们的日子定会有奔头的。”

“三老,还是你说的对,不过我们也不能待在这里什么事情不干,方才那后生还说会下雨呢,我们还是要在棚子前头挖条沟出来,可别水淹了棚子。”

话音刚落,还有几分力气的人连忙起身,拿着锄具在外头挖了一条沟壑放水。

等到了半夜,小雨哗啦啦的落下,百姓盖着棉被,听着外头的雨声,心里更是对薛岫高看几分。

“没想到那后生竟真的能看懂天象。”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