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3(1 / 2)

加入书签

格外可爱。

……

央视出品的绝大部分都是精品,在拍摄的过程中也会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和时间,争取将事情做到最好。

别看他们戏班子里的日子难过,可珍藏的几件戏服却价值不菲。

这还是老班主的师傅传承下来的,上面的绣花栩栩如生,经历岁月变迁却依旧漂亮非常。

看起来就像是一位历经风霜的美人,在散发它独一无二的魅力。

在绝大部分的演出中,吴父都舍不得把那三件戏服拿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央视要过来录制节目的话,它们应该会一直封存在柜子里。

看见这精致异常的戏服后,周轶有些好奇它背后的故事,还想找到当初那个做戏服的手艺人。

当初老班主在走之前,还让人把这几件戏服拿出来给他看了看,他认认真真跟吴父说了一下这个戏服的来历。

当初制作这几件戏服的绣娘早就已经去世了,不过好在她们的徒弟将这份手艺传承了下去。

一听说是国家电视台想要拍摄戏服的制作过程,几乎是毫不犹豫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那边在拍摄的同时,这边也开始了正式录制。

周轶工作能力没的说,做这种工作也不是头一回了,基本上能将导演组打算拍摄的内容准确无误传达给吴父。

戏班子这么多年都是由吴父来安排的,他说的话其他人都愿意听。

在拍摄的过程中,导演发现戏班子里其他几个人不同寻常之处后,开始深入挖掘起了他们身上不同常人之处。

台下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苍老,上了台开始唱戏眼波流转眉目含情,有一种说不上来的韵味。

戏班子里早些年没有音响,都是阿公在后面吹拉弹,各种乐器都有。

负责拍摄的导演经验丰富,各个尽头都充满了情感的同时,还会故意拍摄一些他们在台上台下的反差。

随着时间的流逝,村子里面那些原本外出务工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回来了。

听说他们这个小地方的戏班子居然要上央视,纷纷都想过来看看热闹。

唱戏台下本来就应该有观众,导演在拍摄的时候也没有阻拦其他想进来的人,只是提前跟他们沟通了一下,由于现在他们正在拍摄的原因,他们很有可能会被录进去。

这个小村子里不说全部,最起码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没念过什么书,对肖像权更是没有任何概念。

一听说可能会上电视,本来对于听戏这件事情不怎么感兴趣的人也都纷纷凑了上来。

吴父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长时间没看见台下有这么多观众了,阿公看见有那么多观众后,在后面配乐都觉得有劲儿了不少。

安安隐约意识到了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改变戏班子处境的好机会,在他们开始唱戏的时候,安安就到处忙活查看情况。

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监督他们一定要认真好好工作。

导演发现这只小玳瑁猫的聪明之处后,还特意让一个摄影师专门拍他。

拍摄陆陆续续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腊月二十几才从他们这个村子离开。

在拍摄的这段时间里,周轶一直在都在他们家里借住,临走时吴父还让他捎了些村里的特产走。

那件事忙活完,就到了他们该准备过年的时候了,今年有许多东西都没有来得及去准备。

节目组给了吴父一笔非常丰厚的报酬,戏班子里面的人唱了这么长时间的戏。

奔着上电视来,几乎每一场戏台下都座无虚席,对于戏班子里大部分人来说,这都是一件非常让他们高兴的事情。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