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6(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村子里面有些子孙出息了的,家里要办喜事的话,都非常乐意把他们请过来唱上几场。

家里条件一好,安安的待遇也直线上升。

毕竟吴盛运是戏班子里唯一的孩子,几个大人都拿他当自家的孩子看待,对他疼的不行。

只要兜里有点钱,就想给吴盛运买糖。

吴盛运压根儿就不爱吃糖,他觉得那是幼稚小朋友才喜欢做的事情,像是他这样成熟的小朋友,已经开始攒钱给猫猫买大鱼了。

在家里一般是他们吃什么,安安就跟着吃什么,还额外有晒好的小鱼干给他加餐。

阿公阿婆虽然对这只会抓老鼠的猫猫很有好感,但是在他们的认知观念里面,只要给猫吃饱喝足就算是对得起他。

一天吃三顿,在他们这个村子的猫猫里面绝对能算得上是顶级的待遇,奈何吴盛运是把猫猫当成自己的儿子养。

不管是姑姑还是叔叔,又或者是阿公阿婆塞给他买糖吃的零花钱,吴盛运都会收到自己的存钱罐里去。

等存够了买一条鱼的钱,再央求爸爸带自己一起去买一条大的回来给安安晒成小鱼干加餐。

一年到头除了别人家做喜事外,其他需要戏班子过去唱戏的也就只有那么几天。

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就像是这个村子里面其他人一样,靠着田地过日子。

吴盛运现在还小,漫山遍野的跟在爸爸身后跑。

安安本来打小就是一只被放养的小猫咪,再加上是抓老鼠的一把好手,在外面压根就用不着任何的适应,自己就能跟在吴盛运屁股后面跑。

时间转瞬即逝,第二年夏季天气炎热时,地里面需要他们做的活非常有限,他们倒是闲了下来。

也刚好就是在这个暑假,央视录制的那一档节目正式开始播出。

第一季就是他们这个藏在深山里的戏班子,从演出时身上要穿到的戏服拍起,一针一线逐渐构成精美无比栩栩如生的图案。

再到幕后人员为了能展现一出完整的戏,背后到底花费了多少心思。

前面漫长的准备环节过去后,才终于到了登台演出的时候。

虽然他们压根儿就算不上是正规的戏班子,但是好歹也是唱了这么多年的,多少都有些经验在,唱了这么多遍后,就算是熟能生巧,也足以让他们的演出看起来精彩无比。

央视负责这个栏目的导演在如何拍摄民间文化这件事情上有着非常充沛的经验,他非常清楚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展现更加美的场景。

一场戏现场听起来或许有些枯燥乏味,但在导演的镜头下面就有一种岁月悠久的厚重感。

包括戏曲中的那些方言,都有一种特别的韵味。

戏班子里的确大部分情况下都在唱黄梅戏,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只会这一种,只是黄梅戏大部分人的接受度比较高。

还有其他的戏,当初跟在老班主身边的时候他们也都有学过,奈何那些戏比起黄梅戏要更加晦涩,声音也要更尖利。

除非是那些专门的戏曲爱好者,否则的话很难接受。

导演在录制节目的时候就完全没有这个顾虑,毕竟他们报酬给了不少,台下的观众也足够。

再加上剪辑后一期的节目看起来时长并没有多长,可实际上背后不知道要拍多少的素材,才能凑上来这么一期。

有大众更好接受的戏曲,当然也有专业人士才能欣赏的特殊民宿。

在正经的节目流程走过了一遍后,导演还专门给安安也剪出来了十几分钟的视频。

导演的整个团队都非常优秀,他们擅长的并不止一种拍摄手法,他们的镜头下面也并不只有人类才是主角。

本身小猫就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