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8章 中国文学(2 / 2)

加入书签

他的最新短篇小说《丹凤眼发表在八月的《燕京文艺上,这篇小说耗费了他不少心力,寄予厚望。

“这是要庆祝庆祝?那你得请客!”林朝阳调侃道。

“请客可轮不到我。”陈健功说了一句,把眼神看向旁边的人,透着几分神秘。

林朝阳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们几人一起跑过来,想必是有原因的。

他问道:“这是有什么好事?”

李拓笑着,从包里掏出一份杂志。

林朝阳接过看了一眼封面,全英文的,他下意识的以为是一份外国杂志。

定睛细看封面上的单词,才有些恍然的念道:“《中国文学?”

“听过没?”李拓问道。

林朝阳点点头,“燕大图书馆别的没有,就期刊杂志多。”

李拓递过来的这本英文版的《中国文学创刊于1951年,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对外译介中国文学文化的官方刊物,归外文局管理。

早些年刊物推介的都是一些带有明显命性的作品和伟大领袖的作品,到了这两年,国内文学界风气一变,《中国文学推介的文学作品也变得多元了起来,对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等国内文学界的新风气都进行了介绍。

创刊至今,《中国文学已有近三十年历史,在国内名声不显,但因为是国内唯一一份对外翻译、推介中国文学作品杂志,在国内文学界一直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地位。

陶玉成这时终于开口将跟在他们身后,从进门就一直没说话的老者介绍给了林朝阳。

“这位是外文局的杨献益先生,《中国文学的副主编。这次来是想跟你沟通一下,将《赖子的夏天翻译、发表到《中国文学上,介绍给国外的读者。”

听着大舅哥的介绍,林朝阳面露惊讶,握住了老者的手,“杨先生,久仰大名!”

“朝阳同志你好,我也久闻伱的大名啊!”

杨献益跟林朝阳握了握手,笑声很爽朗。

他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之一,但与许多翻译家是将外国作品翻译成中文不同,杨献益一生立志于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老先生最牛逼的一件事便是与夫人花了十多年时间翻译完成了《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因为横跨了嗡嗡嗡时期,翻译《红楼梦的过程历尽波折。

最后英文版《红楼梦终于由外文出版社成功出版,在国外汉学研究领域广受好评。

两人聊了一会儿,林朝阳才知道,最近这段时间《赖子的夏天在文学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中国文学对于这部小说的兴趣。

恰好朱光遣与杨献益认识,两人聊天时无意间说起,杨献益才知道小说作者竟然是燕大教授陶敬法的女婿,他便让朱光遣帮忙引荐一下,于是才有了今天陶玉成带着杨献益过来这回事。

《中国文学致力于向外推介中国文学作品,目的是宣传和塑造中国形象,向外国读者展现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

杨献益跟林朝阳简单交流了一番,说道:“你最新的那部《赖子的夏天写的很好,既继承了意识流文学的优点,又开创性的融入了中国文化,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我们杂志打算连载。”

《中国文学是月刊杂志,每期都会向海外读者推介多部中国文学作品,但大多是简要介绍,只有重量级作品才会选择以连载的形式推介。

刚才李拓递给林朝阳的便是今年的第八期《中国文学,在这一期被重点翻译推介的是沈丛文的短篇名篇之一《萧萧。

《中国文学想把他的作品推向海外,林朝阳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而且他特意问了一下稿费,杨献益说是千字八块。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