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7章 燕京文学(1 / 2)

加入书签

短暂的十一假期过后,该上学的上学了,该上班的也上班了,不过除了上班摸鱼,林朝阳最近又握起了笔,写的正是前两天讲给李拓和冯济才的那个故事。

故事的脉络和细节已经在林朝阳心里了,不过因为是要写梵高,要写到十九世纪的欧洲,他对那个时期的欧洲并不了解,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查阅当时的资料。

这时候在图书馆工作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作为如今国内硬件条件最好、图书收藏数量最多的图书馆之一,燕大图书馆的藏书给林朝阳的创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周六晚上,林朝阳夫妻俩回陶家吃饭。

陶玉成说起了燕京城里最近比较热闹的新闻,《今天》被取缔,第二届星星画展,还有最近刚刚发的全国第一张个体经营营业执照。

十一期间,燕京城老百姓最关注的新闻莫过于在9月30日东城区开了一家悦宾餐馆。

这是燕京城里第一家获得了政府发放营业执照的個体餐馆,也是全国第一家,《燕京日报》特地进行了报道。

所有人都明白,悦宾餐馆是改革开放政策在燕京落地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因而老百姓们也都对这家餐馆有着浓厚的兴趣。

据说悦宾餐馆开业当天,看热闹的人比食客多了几十倍,将餐馆原本不大的门脸围的水泄不通。

“爸,明天咱们进城也去悦宾吃顿饭吧,咱们也体验体验私人开的餐馆。”陶玉成建议道。

本来陶父对于吃吃喝喝这种事并不感兴趣,一般陶家人进城改善生活要么是碰上了节假日,要么是家里有喜事。

但陶父觉得悦宾餐馆的出现是有着历史意义的,他愉快的说道:“好,明天大家一起去,我请客!”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汇合一起进城,想到要去的悦宾餐馆,陶玉墨这个大学生有股见证历史的骄傲。

可等到了东城的翠花胡同,她的表情写满了失望。

“就这么点儿地方啊?”

眼前的悦宾餐馆,门脸也就两米见宽,红色的门头上挂着“悦宾”二字。灰墙窄门,那门甚至无法容纳两个人并排进出。

“你还以为能是新侨饭店那种门面?”陶玉成调侃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陶父念了一句,施施然走进了饭店。一家人见状,也跟上了脚步。

结果大部队刚走到一半,就被堵了回来。

原来是悦宾餐馆内部地方小,总共只有四桌餐位,这会儿已经坐满了食客。

屋内空间狭小,连站着等位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出来。

而且老板娘还说,在他们前面还有两桌客人等着。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