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2 / 2)

加入书签

想到此处,他已经决定,上表举荐庾琛为司隶校尉,专管汲、魏、顿丘等地的招抚工作,为下一次进攻打下基础。

******

十一月中旬,枋头一带的大军陆续撤离,第一批回到南岸的是许昌世兵。

出征时五千,回来时差不多三千。经历了血战洗礼的他们,从内到外发生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看着外表没什么两样,但气质就是不同了。

其实这也正常。

残酷的战场上,他们直面敌人锋刃,被击溃过,被追杀过,收容起来之后,又被逼着上前守御,然后再打,再死人,再溃,再被收容……

说什么古代战争伤亡率不能超过5%、10%什么,那并不准确。

在攻城战与守城战中,伤亡远远超过这个数据,战死一半人以后还在打的比比皆是。

就连野战,也不是战死十分之一的人就崩溃,那也要看人,看当时的情形。

溃散的军阵撤到后方后,被收容起来,整顿一番后,再度派上一线结阵非常常见。

在这个过程中,士兵们的心理状态外人难以细究。

大抵是从恐惧、绝望,慢慢过渡到麻木不仁、死了拉倒。

战争结束后,这些从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士兵,在沉淀一段时间后,心理素质都会有一个蜕变。

从枋头撤下来的三千许昌世兵就是了。

六十多个日日夜夜的煎熬,让他们对死亡的承受能力大增,相对应的,战斗力也大大提升了。

这样的部队,值得优待。

十一月十三日,当他们行到东燕县的时候,接到命令,就地停驻,集体转为府兵。

为了落实这件事情,帐下督刘善之子刘宾亲自赶来,负责府兵的安置工作,完成之后,就地出任胙亭部曲督。

十四日,风雪稍稍有些大,但濮阳国、东燕县、白马县都派出了官吏,清理丈量土地。

士兵们在旁边看着,神色间有些振奋。

严格来说,府兵仍然是世兵,但世兵与世兵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府兵可以与民户结亲,世兵不行。

府兵无需服徭役,税负也轻,世兵则需要把大部分收入贡献出来,形同奴隶。

府兵可以被选举当官,世兵不行。

府兵田地私有,世兵不是。

府兵田地多,有部曲,世兵田地少,无部曲。

总之,除了世代当兵这一点不变外,其他方面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士气大振是必然的。

刘宾默默看着这些人,心中感慨。

他也是世兵家庭出身,对世兵的遭遇感同身受。看到这些人脱离苦海了,那是由衷地高兴。

“吴贵,胙亭西二渠北段,田百四十六亩又三十步。”县吏将地契送到一名士兵手中,大声说道。

“谢陈公,陈公实乃我再生父母。”吴贵激动地跪倒于地,朝许昌方向磕了好几个头,然后把地契小心收好,喜笑颜开。

“钱黑炭,胙亭西二渠中段,田百四十七亩又二步。”县吏继续喊道。

“谢陈公。”钱黑炭接过地契,亦朝许昌方向磕了几个头。

起身之时,泪流满面,不枉枋头城下的昼夜拼杀了。

“李狗郎……”

刘宾则在田间走了一圈,回来时感叹道:“都是上好的田地,就是杂草有点多,年前让家里的懒婆娘好好收拾下。”

众皆大笑。

濮阳这个地方,没人说不好。

地极平旷,又不缺水,还很肥沃。若非处于前线,屡次被人渡河抄掠的话,也不至于混成如今这副人烟稀少的模样。

东燕、白马二县安置三千府兵,当他们的家人从许昌周边迁来后,就是足足三千户人。

枋头筑城后,至少东燕县是非常安全了,白马县也相对安全,现在可以卯足劲发展生产。

如此两年后,这些府兵家庭便可自给自足,有相对充足的粮、肉、奶给自己和子侄辈提供营养,勤加训练。

数年后,他们甚至可以找工匠定制器械、装具,乃至饲养马匹。

最多五年,一个合格耐战的步兵就诞生了。而且,这还不是一锤子买卖,他们的儿子也会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被征发入伍,上阵厮杀,战斗力还不会太差。

这就是枋头之战所带来的红利。

如今唯一的麻烦之处,在于极度缺乏部曲。

枋头之战俘获了两千多名河北俘虏,即便全分发下去,也是不够的。

在这件事上,或许只能找囤积了大量人口的坞堡庄园想办法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