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二百五十四匠作剑诀传奇剑主求月票(2 / 2)

加入书签

星子坊那边大都是底层百姓与穷酸士人,类似贫民窟。

整个星子坊已经在琴音下、现实意义上宣告安全,但是因为佛首还在安装,所以还是处于外紧内更紧的状态。

卫少奇、秦长史等人也在带人清理尸骸,搜寻那一口传说中的神话鼎剑。

“此诗,是时人称为文坛宗主的袁大家所作。后两句,大周文坛至今无人超越,小女子私以为,此乃《饮酒》后的第二咏菊诗……”

放在以前,她是不会在意这些无关痛痒的形象之事,毫不在乎他人看法的。

但是真到了这个时候,她却索然无味……也不是索然无味,就是突然觉得,这事已经不是对她最重要的了。

此事已然成为了浔阳城文坛近期的最热焦点。

“众所周知,陶渊明独爱菊,也正是因为他,才将菊花抬到了很高的文坛地位。也因为诞生过如此耀眼名士,浔阳城又有菊都之称。

而今日这场举办在浔阳楼的诗会,不仅是“不咏雪反而咏菊”的缘故,

阴沉天空落下的稀疏小雨,也没影响整条长街的群众热情。

楼外,还有不少人文人墨客聚众围观,路过百姓驻足看热闹。

一件更想去做的事,抑或说一个更想去见的人……

容真停步街头,低头看了看宫裙上遗留的血迹,某刻,抬起手轻轻嗅了嗅衣袖。

“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数百年来脍炙人口。

星子坊那边的戒严封锁并没有太多影响到浔阳坊的生活氛围,两座里坊生活的主要人群,贫富差距还是很大的。

心底无缘由的涌出一股新的强烈冲动。

放眼望去,长街尽头有一座繁华的浔阳楼屹立。

容真默默朝浔阳楼方向走去,一路上,浔阳坊的街道热闹不少。

此刻,正有不少人影出入其中,都是浔阳城的名士文客、飞流才子,还有达官富商、士族子弟。

“古今文坛公认的咏菊第一诗,出自东晋名士陶渊明,他曾在本州治下的龙城县担任过八十一天县令,后辞官归隐……此诗也作于归隐之后,名为《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容真久久顿足。

浔阳楼大厅内,离裹儿芙蓉小脸面蒙一方浅紫薄纱,伸手指了下身前桌上一盘初冬依旧傲立不凋的菊花,嗓音清脆的点评。

离闲、离大郎,还有周围的一众名士文人们,皆屏息倾听这位小公主殿下黄莺般的嗓音。

不少年轻才子们暗地里依旧摩拳擦掌,目光有些憧憬热烈的看向离裹儿身后的那一面贴有白纸的题诗墙。

这正是今日这场菊花诗会的最重要环节,也是最高潮——最优秀的前三首咏菊诗,才能被题在墙上,并且得到浔阳楼东家的保证,能被这座江南名楼所保留。

离裹儿口齿清晰,点评完毕,周围一众担任评委的名士们,又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一阵,嗯,无非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相互夸捧。

终于,题诗环节开始,才子们纷纷挥墨做诗,气氛热闹了起来,不时有稍微不错的两眼诗词,被传阅开来。

不过有心人发现,高台上那位小公主殿下浏览诗词时,虽不时颔首,朦胧紫纱下似挂微笑,但那一双清亮眸子深处,却古井无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