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3章 平凉对策(2 / 2)

加入书签

他之所以答应薛白来出使,首先便是如方才他说的,李亨惮于他的声望,必不会杀他;其次,平凉、灵武必然比长安要安全;另一方面,他的家小却也都还在长安,那他既然来了,也得为守住长安做点什么,除了传旨之外,他还偷偷派人给安西节度判官岑参递了一封信,这才是陈希烈真正的作用。

薛白显然也不指望他能说服李亨救长安,能联络到岑参,进而联络到封常清,也就足够了。

至于广平王的那个侍妾沈氏,则是用来掩人耳目的。

依计划,高参也已经完成了护送的使命,只需与陈希烈一起等着即可。也许等到安西军救长安的消息,也许等到长安失守…

“我不能在这干等着。”

高参向窗外看着,低声道:“忠王父子可以不救,我却得回长安去。”

陈希烈道:“那你为何来啊?”

“我,我对他们抱了期望。”高参给了自己一巴掌。

这人看起来是一个意气用事的莽撞人,其实心思却很细,早已留意到这两日,行辕里守卫少了非常多,广平王似乎不在。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其实观察着窗外的地形。…

待到傍晚,有人来给他们送饭了,高参倏地爆起,将手里的碗摔碎,拾起一块碎瓷…之后,突然挟持了陈希烈。

“你!伱做什么?”

“别过来,不然我杀了他,陈希烈这种老臣死在平凉,你们能交代得了吗?”

守卫们一时也是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次日上午,李俶带着李泌回到了平凉,却发现城门紧闭,城中正在搜捕逃犯。

“出了何事?”

“回殿下,逆贼派来的禁军校将高参从看押处逃了,但一定还在城中,城门没打开过。”

“知道了。”

这对于李俶而言是小事,他分派人继续搜捕,便请李泌入城,每日询问勘乱定兴之策,同食同住。

如此,过了数日,李亨召他回灵武,起行之前,李俶却再次听闻了一桩怪事。

“殿下,一直没找到高参。”

“这般小的一个平凉城,人若没逃出城,还能在哪?”

“末将无能,思来想去,当是有人藏匿了高参,请殿下再给末将一些时日。”

李俶想了想,转身,往自己的住所走去,绕过主屋,一直走到后厢,却见沈珍珠正在收拾行李。

见他来了,沈珍珠十分惊喜,笑问道:“殿下,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人呢?”

沈珍珠一愣,疑惑道:“殿下问的是谁?”

“护送你来的那个附逆禁军,你将他藏到哪去了?”

“什么?”沈珍珠依旧茫然。

李俶没再与她多说话,挥挥手,便有一队壮妇径直进了她的屋子,翻箱倒柜地找起来。

“殿下,这是在找什么?怀疑妾身不成?”

不一会儿,便有壮妇举着一个瓷瓶出来,道:“殿下,是伤药!”

李俶这才看向沈珍珠那双满是无辜的眼睛,以目光质问。

“不是,是妾身自用的,妾身在长安受了些伤。”

“伤呢?”

“殿下,你听我说…”

“伤呢?”李俶不耐烦道。

沈珍珠眼里很快便流下泪来,双手摆在身前,哀求道:“殿下容妾身私下与你解释可好?”

李俶没有这个时间精力,吩咐道:“看看她伤在何处?”

遂马上有仆妇上前按住沈珍珠便解她的衣裙,她挣扎不已,请求李俶不要在此当众查验她,可任她如何哭求也没用,

有侍女慌忙跑上前,跪倒乞求道:“殿下,沈氏毕竟是奉节王的生母,恳请殿下看在小郎君的面子上,给她留些颜面。”

“真有伤。”

李俶顺着壮妇们所指的地方看去,见到沈珍珠大腿上赫然还带着被抓破的指痕。

“殿下,不是的。”沈珍珠哭着蜷起身子,抱住衫裙,努力掩着腿,抽泣道:“不是那样的…我没有给…”

“是…薛白?”

突然听到这个名字,沈珍珠错愕万分,抬头愣愣看着李俶。…。

之后,她摇了摇头。

她在长安,也就仅见过薛白一两面罢了,实不知他为何会这般问。

李俶似乎从她的表情中看出自己冤枉她了,又见确是没搜出什么,遂皱了皱眉,道:“好了,没事了。”

他的语气已恢复了平和,说罢,他便走了出去。

沈珍珠反而更是懵住了,她以为他会发怒,甚至会打她、骂她。可独独没想到,他只是这般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像是看到出现痕迹的是某样无足轻重的物件。

之所以来搜,他是担心这里藏匿了危险人物,却是完全没有吃她的醋。

归根结底,他就是不在乎她罢了。

李俶出了院落,依旧是皱着眉,喃喃自语道:“那还能藏匿到哪呢?”

他思来想去,只能认为高参是翻城墙逃出去了。当日下午,便带着李泌去往灵武,他却没留意到,李泌眼神中,更多了一份思虑之色。

陇右古道风沙漫漫,后方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李泌回过头看去,见到了有哨马狂奔而来。他遂沉吟道:“看来是紧要消息,这哨马是从关中来的,想必是长安消息?”

“该是长安已失守了。”

李俶应着,驱马上前,离开李泌身边,单独去迎了那哨马,倾耳听其禀报。

“如何?”

“长安犹在坚守,守军甚至一度夺下了叛军营地。”

“怎么会?”李俶讶然不已,下意识地转头往李泌的方向看了一眼。

李泌见此一幕,回想起了两日前听说的事。

他一进城就意识到城中“搜捕叛逆”一事蹊跷,叛军既未攻到陇右,平凉如何有叛逆?遂抢先一步找到了高参,得知长安城中的圣人是真的,忠王才是叛逆。

“圣人若是假的,岂会下旨封忠王为朔方节度使?圣旨便在广平王手中,他却将其藏匿,其心可诛!”

高参的一番话,李泌没有表态是信还是不信。

自从他辞官以后,已成了化外山人,不再管朝争。他不在乎诸王当中谁忠孝、谁谋逆,此番出山,只求平定祸乱。

“我带了一箱书,你藏进去。”

“然后呢?”

“我与广平王对谈,你大可在箱子里听着。待我出城那日,设法放你离开,你自回长安,告诉薛白…守住,等着。”

长安。

崔乾佑被摆了一道之后,火冒三丈,攻势愈发凶猛了起来。

面对如此攻势,长安城中每日都有人心生摇摆。

如此,薛白则不得不透露出他的计划,以求安定人心。

“此事是机密,你必须保密。”

第一个听的人是元载,忙不迭地点了点头,道:“北平王不信旁人,还能不信我吗?我的嘴是最严的。”

“你的立场也是最不定的。”

“北平王误会了,我只是从不参与党争,一心做实事罢了。”元载正色,起誓道:“但从今日起,我为北平王马首是瞻。”

“好,闲话少叙。”薛白指点着地图,道:“你莫看叛军数万人攻城,声势浩大,它最大的弱点在何处?在战线拉得太长,对付这战线,该如何?”

“切。”元载道,“截断其战线?”

“不错,我们的计划,以封常清率安西军入关中;再使李光弼取临晋,逼潼关;最关键是,命郭子仪出井径,直逼范阳,如何?”

元载道:“若如此,长安之围自是可解,但忠王不是已经称帝,如何会?”

“假的。”

“假的?”元载一愣。

薛白道:“你以为我到陈仓是去做什么?”

元载张了张嘴,道:“忠王莫非是?”

“嘘。”薛白道,“此事我只告诉你一人,我与李亨已商定,齐力破贼,再谈其它。大军业已在路上,如今不过是放出假消息,使叛军掉以轻心。”

一番话听罢,元载心中大定,道:“北平王放心,此事我必守口如瓶。”

“去吧。”

待元载走后,薛白又让人招过下一位,这次来的是工部尚书徐安贞。

说过了破敌的计划,面对徐安贞的疑惑,薛白再次道:“徐尚书,此事我只告诉你一人。”

“北平王放心,此事绝不传入第三人之耳…”

(本章完)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