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2章 放下屠刀(1 / 2)

加入书签

雨还在下,雨水浇在香积寺钟楼的屋檐上,顺着滴水瓦淌下。

远处的树林在雨中愈显青翠,山色空蒙,若非叛军还驻扎在此地、生火烤肉,香积寺仿佛已回到了过去的宁静当中。

“报!元帅,唐军遣使来了。”

崔乾佑听得禀报,抬起头来,一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显得十分空洞,已失了往日的锐气。

他原是想决一死战的,结果天不遂人愿,一场大雨耽误了战机。这几日士卒们或逃窜、或叛投,眼下已是军心散乱,随时有崩散的可能。

事实证明,再凶狠的人,被逼到没办法了也有妥协的可能。崔乾佑偏了偏头,道:“带到天王殿来见我。”

天王殿,一尊弥勒佛正笑呵呵地居中而坐,八大金刚分列于两侧怒目而视。

崔乾佑走进殿内时,只见一名身披红色官袍的中年官员烧了三柱香,正在敬佛。

“敬佛有用?”崔乾佑讥诮道。

“信则有,不信则无。”

中年官员不慌不忙地把香插好,回过身来,一丝不苟地叉手行礼,幸道:“大唐御史中丞、户部郎中、度支副使、京畿道转运使,元载,幸会。”

说话间,有叛军士卒搬上了两个案几,就在这佛殿内摆开,并端上了酒肉。

崔乾佑径直在主位坐下,哈哈大笑道:“元中丞,请吧!”

“恭敬不如从命。”

元载心中为难,但还是坐下,目光看去,只见盘中摆着两块烤得半生不熟的肉,上面还沁着血,杯子里摆着鲜红色的葡萄酒。

崔乾佑用手捉起肉便吃,吃得嘴边都沾了血色。之后,见元载不吃,他抹着嘴回头看了一眼,问道:“可是在佛祖面前,你不敢吃肉?”

元载脸色亲切,道:“我有好消息想先与崔将军说。”

“我认识一个得道高僧。”崔乾佑自顾自道:“他法号觉怀,与我说了一个他师父劝屠夫成佛的故事,你听过吗?”

“高宗皇帝永隆二年,香积寺的善导禅师劝长安百姓吃素。当时有个姓京的屠夫,眼看肉日渐难卖,顿生忿恨,提刀闯到香积寺,欲杀善导禅师。”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崔乾佑感慨道。

元载起身,在殿中站定,道:“就在你我此时所在的天王殿,京屠进来,扬刀便要杀善导禅师,猛一抬眼,却见到一副慈悲庄严的德相,摄人心魄。京屠猛然心头一震,凶戾之心如冰遇日,手中刀落地,跪倒顶礼。善导禅师抬手一指西方,空中立现极乐净土之景象,告诉京屠,他多年来卖肉杀生无数,造罪无穷,死后当堕地狱,唯有念佛才能往生净土。”

他回身一指,指向殿外一棵高高的柳树,道:“京屠惭愧不已,当即发愿往生。遂爬上那棵柳树,合掌,高声唱佛,堕地往生。此事,后来便成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佳话。”

“哈哈哈哈。”崔乾佑拍手大笑,道:“元中丞很会说故事,同样的故事,你说得比觉怀生动多了。以后留在我军中为我逗闷吧?”

元载顿时露出苦笑之色,不敢应声。

崔乾佑有意吓他,看他难堪,得意地笑了笑,道:“与你说笑,坐下,喝酒吃肉。”

元载无奈,只好再次落座,端起酒杯浅尝了一口,意外地发现这酒还不错。

他遂拿起一块肉,说道:“朝廷深知崔将军是被迫跟着安禄山,实属无奈,打算赦免将军。”

“觉怀也是这么劝我的。”崔乾佑道:“他说,仗再打下去,得害死多少生灵啊,不如归顺朝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这是让我也像京屠一样去死啊。”

元载忙道:“不同的。”

“那便问问觉怀和尚。”崔乾佑道:“你知他在何处吗?”

元载问道:“何处?”

崔乾佑抬手一指他手里的那块肉,咧着嘴,笑道:“不就在你嘴边吗?”

元载大惊,手中的肉落在案几上,他脸色惨白,连忙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至此,崔乾佑的气势完全压过元载,脸上浮起了疯狂之态。

“哈哈哈,元中丞,敢问你还有什么话想与我说吗?!”

这意思是,上一個劝崔乾佑的觉怀已经成了盘中餐,元载若是还敢继续劝,崔乾佑就要把他烤得与觉怀一样半生不熟。

“殿下很快要登基了。”元载低着头,以微颤的声音道:“崔将军,难道就不想当元从之臣吗?”

其实,他是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他早都听说过叛军最近在吃和尚了,因这事,李光弼还杖责了一个乱说话的将领。但是,由此可见叛军已经没粮了,更有被说服的可能。

“登基?”

崔乾佑倒是有些出乎意料,李琮要登基,便意味着与李隆基撕破脸了,那么短期内必然要倚仗他来对付李隆基、李亨,那必然不会对他下手,还会给他一定的权力。

元载道:“崔将军,伱猜,是谁让我来当说客的?”

“不是李氏那个失散多年的孙子?”

“名义上是北平王派我来的。”元载道:“实则,殿下有秘旨给崔将军。”

崔乾佑眼睛一亮,终于是来了兴趣,他接过元载递来的秘信看了一眼,思忖着。

李琮在信上说想要封他为归义王,镇守范阳,可惜目前李琮还没有实权,且暂时还得靠薛白,深盼他能来投,先攻李亨、再除薛白,往后君臣共享富贵。

崔乾佑还留意到,李琮在信上的称呼是“薛白”而非“李倩”。

“崔将军。”元载不安地往殿外看了一眼,道:“此事万不可让北平王得知。”

崔乾佑讥笑一声,把信放进酒水里,用手指揉碎,仰头便一口吞入肚中,道:“这条件,我答应了。”

元载反而为难起来,沉吟道:“殿下的许诺必然兑现,只是……北平王的条件有些苛刻。”

“是吗?”

“他要崔将军归降之后,归他调遣。”

崔乾佑面露怒色,道:“你若早这般说,此时已在我肚中。”

“崔将军若愿意谈,明日在樊川桃溪,与北平王一晤,如何?”

元载说了,又连忙补充道:“放心,北平王必不会带太多人到。且他一定不敢对将军动手,否则范阳将士们岂不认为他并无招降的诚意?”

崔乾佑并不怕薛白,道:“那便见他一面。”

元载大喜,长揖一礼退出去。田承嗣从钟楼下来,亲自送他离开。

~~

桃溪处于樊川中部,潏水北岸,杜曲镇东南,桃园连片,景色秀美。如今是夏季,莫说桃花,连日的大雨之后,连旁的野花也都被打落了。

崔乾佑派哨马打探过,确认了薛白并未在桃溪设伏,遂亲自前往赴约。

他心中已打定主意,可以归顺于李琮,却绝不能归顺于薛白。今日相谈,暂时不封王可以,至少要让他独领一军。这是底线,也是他往后自成藩镇、不受朝廷约束的前提,不容任何退让。

大雨影响了视线,直到近处,才能看到薛白领着寥寥几人正等在一间村舍前。

桃溪原有一个美丽的村落,如今已然荒废了,因为村民全都被叛军们杀光了。一场大雨之后,残留的血液与骸骨也随着落花一起被溪水带走。

“潼关一战后,我本想与北平王一晤!不想,北平王弃洛阳而去,未曾交手,引为憾事!”

随着这狂傲的声音,崔乾佑到了薛白面前,翻身下马,大步走去,颇显豪壮。

薛白道:“长安城下,你我已交过手了。”

“不够。”崔乾佑大笑道:“还未分出胜负。”

“将军撤逃,不是自认为败了吗?”

“你若如此以为,何不在香积寺摆开阵仗痛痛快快厮杀一场?!”

崔乾佑笃定了薛白想招降他。

在他看来,元载自以为聪明,其实已经泄露了唐军的不利形势,也就是皇室内部的矛盾,这反而成了他占据谈判主动权的筹码。薛白敢决战吗?就算能赢,还有多少兵力再对付李隆基、李亨?

然而,薛白并没有如他预想的那般笑脸相迎,而是沉声道:“崔乾佑,我最后给你一个机会!”

“什么?”

“你若诚心忏悔,拜在我面前俯首听命,往昔的罪过,我便既往不咎!”

“又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蠢货。”

崔乾佑毫不犹豫翻了脸,看向了薛白身后的元载。元载与李琮还有秘密在他肚子里,他一开口就能要了元载的命,那么,元载必然是在场最害怕谈崩的人,马上就该急吼吼地出来说好话了。

可是,元载似乎走了神没听到,好整以暇地站在那,双手笼在袖子里。

崔乾佑不悦,叱道:“拿出你的条件来,若无诚意招抚,战便是。”

薛白道:“条件我已说过,交出兵权,俯首听命。”

崔乾佑突然间感到了强烈的杀机。

他眯起眼,在大雨中扫视着,没有看到更多的伏兵,只看到几间村舍中有人站在了窗口。显然,薛白不讲信用,想要伏杀他。

但无妨,事前他已打探过,唐军不可能有更多的骑兵过来。那以他的骁勇,就不可能有人能拦得住他。反过来,他却非常有把握杀了薛白,他带了二十余骑,且人人披甲执锐,何事不能做成?

“杀了他!”

崔乾佑当即踢了马肚子,向前驱马,扬起了刀,他的亲兵骁骑们也在雨幕中冲刺起来。

大雨中用不了弓箭,他懒得射杀薛白,干脆近前,也不害怕唐军有弩箭手。

“杀!”

薛白下了令,向后退去,避入那村舍。

几个唐军将领当即拦在门口,举起了几根笨重的长筒,一个面带刀疤的将领呼喝不已。

“赵余粮,贼首!”

“黄丁火,左一!”

“……”

崔乾佑听不懂那些命令的意思,他冲得很快,已离那些唐军只剩十余步了,而他们还在摆弄着那笨重长筒,点火,吹着火绳。

有一瞬间,崔乾佑想到,薛白莫非又要用炸药?于是,他当即拉住战马。

不对,薛白就在那屋中,怎么会不怕把自己一并炸死了?该果断杀过去。

“砰。”

一声响,崔乾佑能明显地看到那个黑黢黢的圆筒里亮起火光,腾起一团烟雾,可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